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0章 論道

但是他們很快就發現自己的努力是徒勞的。姜牧的劍氣如同無形的利刃,切開了他們的衣服和面板,讓他們鮮血淋漓。他們慘叫著倒在地上,再也爬不起來。

姜牧看著那些倒在地上的僧人,沒有絲毫的憐憫之情。他說道:“你們還想擋住我嗎?你們還有誰敢出來?”說著,他向前走去,沒有人敢阻攔他。

甯中則看到這一幕,不由得為姜牧驕傲。她知道姜牧是天下第一劍客,並非浪得虛名。她跟在姜牧後面,也走進了寺內。

少林寺內此時已經亂成了一團。那些倒在地上的僧人的慘叫聲傳遍了整個寺院,引來了更多的僧人前來檢視。他們看到姜牧和甯中則走在寺內,手持長劍,身後跟著一片血跡,都驚恐萬分。他們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這是少林寺啊,武林的聖地,怎麼會有人敢如此放肆地闖入呢?

他們中有些人是出於義憤,有些人是出於好奇,有些人是出於無奈,都紛紛拿起自己的兵器,向姜牧和甯中則圍了過來。他們有的用拳打,有的用腳踢,有的用棍打,有的用刀砍,有的用掌劈,有的用指戳,各種各樣的少林功夫都使了出來。他們想要把姜牧和甯中則困住,然後請出少林寺的高僧來對付他們。

但是他們很快就發現自己的行動是多麼的愚蠢和可笑。姜牧根本不把他們放在眼裡,只是隨意地揮動著玉冰劍,發出一道道劍氣,將他們的攻擊全部化解了。他甚至不用動手動腳,只是輕輕一揮袖子,就能讓那些僧人失去平衡,跌倒在地。他的劍法高超無比,簡直是神乎其神。

甯中則也不示弱,她雖然沒有姜牧那樣的無敵劍法,但是她也是華山派的弟子,也精通華山派的劍法。她手持一柄短劍,與姜牧配合默契,左右開弓,將那些僧人擋在外面。她的短劍靈活如蛇,咬向那些僧人的要害部位。她雖然不像姜牧那樣殺伐果斷,但是她也不會手軟。她只要一劍刺中對方,就會讓對方受傷不輕。

姜牧和甯中則就這樣一路殺進了少林寺內。他們所到之處,無人能擋。他們彷彿是兩道閃電,在黑暗中劃出一道道耀眼的光芒。他們彷彿是兩把利刃,在麥田中切開一條條通路。他們彷彿是兩隻鳳凰,在天空中展現著自己的威嚴和美麗。

少林寺內很快就傳開了一個訊息:華山派掌門人姜牧帶著妻子甯中則闖入了少林寺,並且以一敵百,殺傷了無數少林寺的弟子。這個訊息讓所有聽到的人都感到震驚和恐懼。他們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他們都不明白姜牧為什麼要這樣做。他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少林寺內最先得知這個訊息的,就是少林寺的方丈——達摩祖師。他是少林寺的最高領導人,也是少林寺的最高武功大師。他已經修煉了數十年的佛法和武功,已經達到了人間極致的境界。他的功夫之高,無人能及。他的智慧之深,無人能比。他的威望之高,無人能敵。

達摩祖師正在自己的禪房內打坐,突然聽到外面傳來一陣陣的慘叫聲和喊殺聲。他微微皺了皺眉頭,心道:“這是怎麼回事?難道有人敢來犯我少林寺不成?”他緩緩地睜開了眼睛,只見一個小沙彌跑了進來,滿臉驚恐地說道:“方丈,方丈,不好了,有人闖入了寺內,殺傷了許多師兄弟!”

達摩祖師冷冷地看了小沙彌一眼,說道:“誰敢如此膽大妄為?”

小沙彌顫抖著說道:“是華山派掌門人姜牧和他的妻子甯中則!”

達摩祖師聽到這個名字,不由得一驚。他心道:“姜牧?華山派掌門人?天下第一劍客?難道他是來挑戰我少林寺的嗎?他不知道我少林寺的利害嗎?”

達摩祖師雖然對姜牧有所耳聞,但是卻從未見過面。他也不知道姜牧的劍法究竟有多高明。他只知道姜牧是一個年輕氣盛,志向遠大的武林豪傑。他曾經在江湖上打敗過許多名門正派和邪魔外道的高手,聲名鵲起。他曾經在華山論劍上一劍問鼎,成為天下第一劍客。他曾經在武林盟主大會上挑戰過武林盟主王重陽,雖然敗北,但也贏得了王重陽的讚賞和尊重。

達摩祖師對姜牧有些敬佩,也有些忌憚。他知道姜牧是一個不可小覷的對手。但是他也不怕姜牧。他相信自己的佛法和武功,能夠戰勝任何敵人。他決定親自出馬,與姜牧一決高下。

達摩祖師對小沙彌說道:“你去通知羅漢堂、五行陣、十八銅人陣等各處關卡的師兄弟們,都要做好準備,迎接這位華山派掌門人的到來。”

小沙彌應聲而去。

達摩祖師站起身來,穿上了一件金色的袈裟,繫上了一條紅色的腰帶。他從牆上取下一根鐵棒,握在手中。那根鐵棒長約六尺,粗細如臂,重達百斤。那是達摩祖師平時用來修煉功夫的法器,也是少林寺的鎮寺之寶——金金剛杵。

達摩祖師拿著金剛杵,緩緩地走出了禪房。他向著少林寺的大殿走去。他一路上沒有說話,也沒有看任何人。他只是沉著臉,目光如電,氣勢如山。他的身後跟著十幾個少林寺的高僧,都是少林寺的長老和大師。他們都是少林寺的精英中的精英,都是少林寺的七十二絕技的傳人。他們都是達摩祖師的得意弟子,都是達摩祖師的親信。他們都拿著各種各樣的兵器,都穿著各種各樣的袈裟,都有著各種各樣的表情。有的是憤怒,有的是好奇,有的是憂慮,有的是冷靜。

他們跟在達摩祖師後面,向著少林寺的大殿走去。他們一路上也沒有說話,也沒有看任何人。他們只是緊緊地跟隨著達摩祖師,準備著迎接即將到來的戰鬥。

姜牧和甯中則此時已經殺到了少林寺的大殿前。他們看到大殿上掛著一幅巨大的佛像,上面寫著“南無阿彌陀佛”的字樣。姜牧冷笑一聲,說道:“這就是你們少林寺所信奉的佛祖嗎?你們不覺得這樣做是對佛祖的褻瀆嗎?”

甯中則也不屑地說道:“你們少林寺口口聲聲說自己是佛門弟子,卻又行惡無數。你們不覺得這樣做是對佛法的背叛嗎?”

姜牧和甯中則說完這些話,就一起衝進了大殿。他們想要找到少林寺的方丈達摩祖師,與他一決生死。

但是他們剛進入大殿,就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陷阱。他們看到大殿內站滿了數百個身穿黃色袈裟的僧人,手持各種兵器,排成了一個密密麻麻的陣型。那些僧人都是少林寺的羅漢堂弟子,都是修煉了少林寺七十二絕技之一的“羅漢拳”的高手。他們都盯著姜牧和甯中則,殺氣騰騰。

姜牧和甯中則一看到這些僧人,就知道自己遇到了麻煩。他們心道:“原來這些僧人是達摩祖師的手下,是他安排在這裡的埋伏。看來他是想用這些僧人來消耗我們的體力和精力,然後再親自出手,給我們致命一擊。”

姜牧和甯中則雖然明白了達摩祖師的計謀,但是卻沒有退縮。他們都是豪氣干雲,不甘示弱的人。他們都想要打敗達摩祖師,證明自己的武功。他們都想要打破少林寺的威名,震懾天下武林。

姜牧對甯中則說道:“你跟緊我,我們一起殺出去。”

甯中則點了點頭,說道:“好。”

姜牧和甯中則就這樣揮舞著劍,向著那些僧人衝了過去。他們不管對方有多少人,也不管對方有多強大。他們只管一路殺,一路前進。他們的劍法如同風雨雷電,無堅不摧。他們的氣勢如同火山爆發,無可阻擋。

那些僧人見姜牧和甯中則殺過來,也不敢怠慢。他們都發出了一聲聲的佛號,然後一起向姜牧和甯中則攻擊過去。他們的拳法如同泰山壓頂,無孔不入。他們的陣法如同鐵桶一般,無懈可擊。

姜牧和甯中則與那些僧人在大殿內展開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他們的劍光和拳影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片的光芒和影子。他們的劍聲和佛號交響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曲的樂章和歌聲。他們的血液和汗水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滴滴的珠子和雨點。

這場大戰持續了半個時辰,雙方都沒有分出勝負。姜牧和甯中則雖然殺傷了許多僧人,但是也受了不少傷。那些僧人雖然抵擋住了姜牧和甯中則的攻勢,但是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就在這時,達摩祖師帶著十幾個高僧走到了大殿前。他看到大殿內的慘狀,不由得皺了皺眉頭。他心道:“這兩個華山派的人還真是厲害,竟然能夠與我少林寺的羅漢堂弟子打得如此激烈。看來我不能再讓他們繼續下去了,否則會影響我少林寺的威望。”

達摩祖師對身後的高僧說道:“你們都退下吧,讓我來對付這兩個人。”

那些高僧都恭敬地說道:“是,方丈。”

達摩祖師拿著金剛杵,緩緩地走進了大殿。他向著姜牧和甯中則走去。他一路上沒有說話,也沒有看任何人。他只是沉著臉,目光如電,氣勢如山。姜牧的眼神清澈如水,注視著達摩祖師,彷彿要從他的眼中窺探出更多的智慧。達摩祖師則閉目沉思,似乎在默默地品味著時間的流轉,如同一潭寧靜的湖水。

寂靜中,姜牧緩緩開口:“祖師,多年來,我一直追求劍道的極致,卻總覺得似乎有一種境界,我始終無法觸及。”

達摩祖師微微抬眸,露出淡淡的笑容:“劍道,亦如人生,追求無極限。不過,你既然能夠在華山之巔感受到劍意的飄逸,也已是少有人能及之境。”

姜牧輕輕點頭,默默吸納著達摩祖師的教益。此時,遠處的夕陽如血染,映照在兩人的身上,彷彿將他們籠罩在一片溫暖的光芒之中。

達摩祖師緩緩開口,語氣深遠:“華山之巔,天地交匯之地,人心也在此匯聚。劍道,不僅是刀劍交錯,更是人性的抉擇。年輕人,你以華山劍法為基,若想更上一層樓,不妨將心意融入其中。”

姜牧微微一愣,隨即心中豁然開朗,彷彿明白了什麼。他閉上眼睛,開始靜心感悟,將自己的心境與劍意相融合,漸漸地,劍意在他心中生動起舞,宛如江河奔流,風雷激盪。

時間似乎靜止,過了良久,姜牧緩緩睜開雙眼,神采奕奕。他微笑著看向達摩祖師:“祖師,我似乎領悟到了一些東西,劍意在心,心在劍意,二者相生相融。”

達摩祖師點點頭,滿意地笑了笑:“不錯,劍法只是一種技術,而劍意乃是內涵。能夠明白這一點,已是難能可貴。”

就在這時,山風輕拂而過,將兩人的衣袍飄揚。達摩祖師忽然撫須一笑:“年輕人,你對劍道的領悟已然深刻,我倒是想試試你對人生的看法。”

姜牧微微一愣,他知道這是達摩祖師的一種考驗。他鄭重地道:“祖師,人生如同武道,需要堅韌不拔的意志,才能超越困難,達到內心的平和。”

達摩祖師點頭微笑:“不錯,人生道路坎坷不平,但也正因如此才顯得生動有趣。年輕人,你我交談甚歡,我卻有一事想問。”

姜牧恭敬地道:“請祖師問話。”

達摩祖師笑容更深:“你可知我此行江湖,乃是為何?”

姜牧思索片刻,然後道:“聽聞祖師乃是為了傳授佛法,淨化眾生,才走出少林寺,行走江湖。”

達摩祖師點點頭,頓了頓,突然放聲大笑起來。那笑聲如鍾磐,如涓涓流水,充滿了從容和釋然。姜牧愣住了,不知道這位傳說中的祖師為何會如此大笑。

笑聲漸漸平息,達摩祖師凝視著遠方,道:“年輕人,你的回答無可挑剔。我走遍天下,傳授佛法,本是希望能夠淨化人心,幫助眾生。然而,今日與你相談,卻讓我明白一個道理。”

姜牧心中一動,神色虔誠地注視著達摩祖師。

達摩祖師望向遠方的夕陽,語氣淡然:“人心難測,紛繁複雜。我雖然傳授佛法,但也不能改變每個人的選擇和抉擇。修行之路,需靠個人的領悟和堅持。今日,你讓我明白,或許真正的淨化,不在於改變他人,而在於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