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5章 開道!開道!!開道!!!

昔日的伏羲洞天,如今已經變成一方幽靜的混沌,沒有質量,沒有時空,亦無色彩,茫茫混沌一片虛無。

在這無邊無際的混沌之中,一朵青蓮紮根其中,緩緩搖曳,蓮花徐徐綻放,一點靈光猶如混元寶珠,被託舉在青蓮之上。

象徵元始,大道之先,大道生一。

混沌青蓮根鬚舞動,汲取混沌炁為養分,滋養那一點靈識。

那一點靈光在青蓮之上,圓滿無瑕,如燭火,卻又有照亮宇宙之姿,散發著神聖之光,汲取萬道規則演化道境八景,壯大著靈光。

而靈光所散發的神光也在反過來滋養著青蓮,令青蓮越發玄奧,構成了完美的平衡。

混沌不記年,不知道過去,那一點靈識終於孕育而出,秦天宛若尚在母胎中的嬰兒,又好似渾渾噩噩的凡人,混混沌沌,最終一點神光亮起,猶如十二明光一般,頓時令秦天靈性開啟,智慧大增。

蓮葉輕顫,一道璀璨的刀光落下,混沌被撕裂一角,衍生出先天造化本源氣,與那一點靈識相合,塑造出形體,再現秦天的身影。

不過這一具身軀並非秦天本來的形體,並不算太強,只是相當於苦海境界的修士。

秦天閉目,心海一片黑暗,那是他的迷茫所化。

當他決定開道的那一刻,這茫茫黑暗就找上了他,是劫,是難,亦是機緣。

“何為修行體系?”秦天自問自答,一點點驅散心中的黑暗,梳理知識與心得。

“進化之路,超凡階梯!”

“修行路即為進化路,是生靈昇華自身本源層次的工具。”

伴隨著秦天解開一個問題,他的心海中升起一道金光,掀起漣漪,一朵青蓮自金光中抽芽萌發。

“修行體系內求與外求!”

“二者孰強孰弱?”

“以身為種開發人體小宇宙就一定強過外求嗎?”

“不,道無高下,體系亦是如此。”

伴隨著秦天自問自答,心海中的青蓮開始茁壯成長,所掀起的金色漣漪規模越加宏大。

“所謂體系的差距,只是開道者的差距。”

哪怕是以身為種,也要尋求外界的大道,汲取外界精氣,以此來進化生命層次,從而令人體始終有潛力可以挖掘。

所謂的人體潛能無限只是相對的,不可能每一個人都有無窮無盡的潛能,天地可孕育不出這樣的生靈。

人體是有極限的,這一點毋庸置疑,人類即便將體內的潛能完全挖掘出來也不可能比得上一方宇宙。

所謂的人體小宇宙,只是一種代指,是指在修行者在進化路上一步步前行,不斷汲取外界精氣昇華著自身生命層次。

這一過程既是挖掘自身潛能,也在增強人體的潛能。

故此,人體潛能又是無限的。

只要生命層次進化的足夠快,那人體就始終有潛能挖掘。

聖人、準帝都是一種生命層次的進化,進化後的生命層次遠超過去,唯有如此才能保證,體內始終有潛能可以挖掘。

準帝境界的修士,都會在突破準帝后將五大秘境重修一遍。

為何要重修?

因為過去在聖道層次已經將人體內五大秘境的潛能挖掘的差不多了。

如今晉升為準帝,生命層次得到進化,五大秘境中又有相當一部分的潛能等待挖掘了。

所以才會再度重修,挖掘更深層次的潛能,從而令修為進步。

事實上修士每突破一個境界都會或多或少重新淬鍊一遍過去的境界。

例如輪海境界修士的苦海只有巴掌大小,而大帝的苦海卻足以淹沒星河,浩浩蕩蕩,無邊無際。

二者都是苦海,但前者遠不如後者,這是生命層次的差距,也是潛能挖掘的不同。

每突破一層境界,苦海就會擴大一定規模,直至比肩星河。

這就是修行!

修行路即是汲取外界造化,來進化自身的道路。

外求道也是如此,花粉路,講究內外達到一種平衡,以花粉的靈韻啟迪生靈神藏,從而汲取外界造化,開啟逆天的進化之路。

而仙古道則更加依仗天地外物,有時候一個修士能取得什麼樣的成就,在他種下那一枚道種之時就已經決定了。

所以,仙古道更像是花粉道的退化版本。

“內求與外求實際上都是相對的。”秦天心中漣漪不斷,照耀心中的黑暗與迷茫。

“內求道終有一日會走向外求。”

“外求之道也總有一天會挖掘自身的潛能。”

“二者交織,互相平衡!”

“不過有先有後罷了。”

心海中的青蓮綻放一十二朵花瓣,並且隨著心中的疑惑被解開,開出的花瓣越多,金色漣漪的影響範圍也就越廣。

那一朵仙葩也就越發絢爛。

“一道走到盡頭,再跳轉到另外一條道路上,汲取造化、養分,提升自己……”

“待到汲取足夠多的養分後,再度跳轉回另一條大道上,挖掘潛能,開發自身,如此走下去。”秦天露出一絲笑意:“呈現螺旋上升狀態。”

哪怕是號稱人體小宇宙的秘境法,也要求外天地。

或者是一切修行法皆是外求道。

汲取天地靈機而昇華己身。

失去天地靈機後,無論何種道,不論何種法皆要失去根基,自真法跌落成偽法,再難以修行。

一切法皆外求法,不過這外求具有偏向性罷了,秘境法偏向於挖掘自身肉身潛能,而仙古法偏向掌控外界大道。

二者皆無高下,不過是開道的人有高下罷了。

一個個問題被解開,一瓣瓣仙葩綻放……

“那麼我的道起始是內求還是外求!”秦天叩問己身,叩問大道。

“內求!”秦天堅定不移的吐出兩個字,心海中的青蓮徹底盛開,蓮生二十四品,瓣瓣仙葩華貴而又神聖。

“我學的法為以身為種,本身就是內求法中的極品,自然要發揮自身的長處。”

不過內求亦分為挖掘肉身潛能寶藏與開拓元神神藏。

絕大多數體系都是自肉身而起,秘境法也不例外,以苦海命泉為起始。

因為人體肉身清晰可見,而元神卻難以捉摸。

“而我的道路,從一開始就選好了。”

“我的體系,應當自元神而起!”混沌青蓮上端坐的凡人,氣息不強,唯有眉心祖竅半開半闔,隱約有浩瀚無垠的元神力流轉而出。

這一刻,秦天彷彿置身於道的海洋中,被混沌法則所淹沒,過去這一方天地所承載的道與理皆在這一刻所烙印在秦天心間。

一枚締結萬道的混沌烙印在他心頭落下,為他提供一切他所需要的大道法則,如同一臺電腦一樣,秦天輸入想要的資訊,混沌烙印就會自動顯現出相應的知識。

這一刻他感覺自己彷彿化作混沌青蓮,汲取混沌而生長,納萬道而凝形,滋養己身,勃發萬物。

“石昊的秘境法第一步即是挖掘自身生死潛能,開闢下丹田,塑造輪海秘境。”

“而我的道路自元神而始,自泥丸宮而始,以開闢眉心祖竅為成就。”

“但元神無實無質,難以把控,該如何去尋找這一點超越凡體的見識呢?”

秦天沉思片刻後,繼續道:“人體有五感,耳鼻眼口觸。”

“宇宙中任何種族都有感知外界的能力,認知世界的方式。”

“我之進化路的起始就是強化這一方面的能力,於五感之上衍生出第六感,元神或者說神魂。”秦天的話語一字一句響徹心海,金色的漣漪擴散,撕裂黑暗,那一朵仙葩越發清晰。

修行第一步即是塑造神魂,進一步感受天地玄奧,日升月落,風雨雷電,都有潛藏的規律在其中,認識到所有表象之下的規律。

以此真正踏足……修行!

大道唯一,且至高無上。

所謂的三千大道,萬道都是虛指,是後人感悟、拼湊出來的零星碎片,僅僅只是冰山一角。

是有形之道的一部分,大道無涯,高不可測,數之不盡,近乎無窮無盡,所謂大道三千、萬道之類的說法,都是後人強命名的結果。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秦天語氣輕柔,訴說先賢的智慧。

所謂自然規律,人體誕生與存在皆是有形之道。

而除去有形之道外,世間仍有無形之道,更加蒼茫,更加磅礴,但也更加難以被修士所把握。

有形之道與無形之道迭加,二者相合,共同組成了所謂的“道”,充斥天地間,即為乾坤運轉的道理,又是高深莫測的法則,無處不在,卻又難以尋覓。

而秦天想要做的便是以有形之道,去容納無形之道,令二者相合,從而能夠更加清晰的認識大道規則。

“以神魂感悟天地之規律,觀天之道,執天之行,從而構築心相世界,反哺自身,直至最後天人合一!”

過去秦天所學的種種道與法,對於修行體系的體悟,在這一刻化作資糧,推動他開闢建立進化之路。

秦天一步步推敲構築第一秘境的法門:“於眉心祖竅塑造心相世界,啟用代表己身的有形之道,在闢地開天之時,令內外天地交匯,從而以眉心天地的有形之道,去捕獲無形之道。”

“二者相合,即可為修行者奠定基礎,拼湊出“道”之一角。”

秦天的野心極大,第一秘境就要叩問大道,捕捉存世有形無形之道,納道之一角,為自身奠定堅不可摧的道基。

“心氣不高一點不行啊!”秦天在心呢喃:“立道的第一步就是立意,所立之意越高,未來道路所能抵達的盡頭也才越高。”

“秘境法的立意即是人體小宇宙。”

“而我之法的立意即是掌握有形無形之道。”

秦天目光直視茫茫混沌,心中情緒激盪:“至於最終目標……自然是掌握茫茫宇宙的“道”然後“超脫”而出,自成一“道”,為祭道之上。”

修行法、進化路就是要透過不斷實現生命層次的進化,從而跳出宇宙自然規律的桎梏,日月朽而我不朽,天地滅而我不滅,永生不死,永恆長存!

這是諸天萬界修士的共同目標,也是來自生命本能的最大欲望。

“我的道路,一開始就已經準備好了。”

秦天摸了摸眉心祖竅處,那裡是他早些年開闢出的神藏地,蘊含無比磅礴的元神力,甚至隱約勝過仙台。

“既然決定要開闢泥丸宮,自然要找其他體系參照借鑑一二。”

“洪荒流體系,雖然版本各不相同,但普遍遵守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返虛,煉虛合道,這十六字真言。”

“其中一世之尊的道法最具有參考性。”

“都是內外景交匯,都是開闢眉心祖竅。”秦天在心中呢喃:“且我一開始也是受此影響才選擇開闢眉心祖竅的。”

“蓄氣、開竅,外景,這三步即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的過程。”

“而我另闢奇徑,先煉神再煉氣。”秦天呢喃:“雖不是正統,但誰能說偏門就弱於正統。”

“一世之法,晉升外景之前,需開闢九大穴竅,以分散眉心祖竅開闢時,內外景交匯所產生的壓力。”

“但我不需要。”秦天透過對比一世法與自己的想法,漸漸梳理出一條道路。

“一來,我所開闢的是精神神藏並非構築諸天萬界,固然有內外景交匯,但反噬並不強烈。”

“二來,我們遮天人體質牛逼,哪怕如今沒了搬血境,也有的是人天賦異稟,就算不修行,單臂一晃萬斤巨力只是尋常,區區泥丸宮開闢時產生的餘波而已,硬抗起來輕輕鬆鬆。”

“可不比一世之尊娘們唧唧的,哪怕不修行,天賦異稟者也能痛扁開闢竅穴的一世之尊武者。”秦天對此頗為自豪。

一世之尊前期跟普通武俠世界沒什麼區別,萬斤巨力就足以橫掃絕大多數開竅期修士了。

秦天沉默片刻,吐出一口濁氣,眸光深邃:“整體框架已經搭建完畢了。”

“接下來,就該將框架變為真實了。”秦天重新閉目,進入心靈世界。

一朵青蓮在秦天心頭綻放,無垠黑暗中,唯有此物綻放大光明,通天徹地,金色漣漪照徹黑暗。

心中的道蓮與外界的青蓮產生共鳴,愈加的栩栩如生,每一片蓮葉都青翠欲滴,甚至還有晨間的露水在葉片上積蓄。

“第一境——觀想!”

秦天選擇一步步開闢小境界,最終將小境界整合成大境界,以此開道。

而非跟石昊一樣選擇一步登天,不是生就是死,剛烈至極,直接炸開輪海秘境。

要知道,那一處輪海秘境關乎生命之輪,稍一不留神就要灰飛煙滅,完全是在以命相搏。

來賭自己的命運,開闢成功則走上無敵路,失敗了,神魂俱滅也無所謂,無法超脫那一世的體系,就註定無法力挽狂瀾,戰死也只是時間問題。

與現在的秦天想法類似,不過石昊更加激進。

如果可以,他也想一點點推進秘境法的開闢,但無奈時不待我,只能兵行險招。

此刻的秦天彷彿化作一方凡人,觀想道圖,透過觀想趨近於大道物與境,從而逐步道染自身。

在這個過程中,會磨礪自身精神,錘鍛自身意志,適應天地規則。

眉心祖竅裡的神魂力在積攢,在被挖掘而出,三魂七魄凝聚成形,每觀想一次都會加速三魂七魄的凝實。

直到最後,神魂自這觀想圖中體悟到了混沌青蓮的真諦,絲絲縷縷混沌炁纏繞在三魂七魄間。

一個個混沌符號在三魂七魄間流轉,令神魂朦朧上一層薄薄的混沌法則。

這法則一出,神魂堅固不朽,遠超同境界任何修士。

第一境界即可驅動大道之力,

這一種體系在前期強的令人髮指,對於尚且在錘鍊肉身的修士有著絕對的壓制力。

錘鍊自身力量的武夫怎麼可能比得上無窮無盡的天地之力。

當然有得必有失,精神力強悍也就意味著前期肉身不是很強,一旦被近身,會很糟糕。

這一條有別於遮天莽夫的道路,類似於一世之尊,是講究細緻操作,技巧流法師。

掌天控道!

這個目標在秦天開道之前就已經決定。

他要兼修秘境法與自身之法。

蠻力遮天法已經足夠,他需要一種精細的體系去輔佐秘境法。

所謂的體系,唯有自己開闢的才是最合適的。

因為自己會專門朝著自己的長處去發展,去彌補自身的弱勢。

這一門修行體系,第一境即可執掌大道之力。

當然這種事情註定只有少數天驕才能做到。

一般人生靈,只能仿照大道圖,提升精神力,感知出自身的三魂七魄。

“觀想凝聚三魂七魄,鞏固神魂,甚至到最後以大道之力洗禮神魂,堅固不屈。”

“這就是我的體系根基嗎?”秦天:“屬於精神層次的神藏。”

看秘境法就是知道了。

作為荒天帝以以身為種為根基創造的修行體系,妥妥的肉身流,莽夫中的莽夫,在諸天萬界的莽夫中也能夠排的上號。

可這樣的修行體系,人道層次,總計五大秘境。

前四大秘境一個秘境只能算一個大境界。

而一處仙台秘境,卻足足有七八個大境界。

一個仙台秘境,就比得上四大秘境的兩倍還要多。

由可見精神神藏是多麼的富足。

所以秦天創法,從一開始就直指精神神藏,要挖掘出這一份潛能。

“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精神神藏一開,即可汲取外界精氣滋養三魂七魄。”伴隨著秦天的話語,三魂七魄開始不斷汲取天之靈機,壯大己身的同時也在昇華著泥丸宮,挖掘著眉心祖竅的潛能。

“三魂凝形:一曰爽靈,二曰胎元,三曰幽精!”

秦天一聲落下,滋養完畢的三魂一一自泥丸宮中衝出,代表著智慧、靈性、慾望。

“有七魄,各有名目。第一魄名屍狗,第二魄名伏矢,第三魄名雀陰,第四魄名吞賊,第五魄名非毒,第六魄名除穢,第七魄名臭肺。”秦天話音剛落,七魄也隨之現世,各有其形,看上去奇形怪狀的。

此刻,秦天心間響起無上經文的聲音,來自青蓮道圖,隆隆不絕,那是規則,化成了光,化成了汪洋,在心間照徹乾坤,輝煌絕世。

經文規則之音,一點點錘鍊三魂七魄,他的三魂七魄本就無比強大,之前半開闢眉心祖竅時已經將這一部分潛能給挖掘出來了。

伴隨著秦天生命層次的進化,那一份潛能也日漸增強。

此時,三魂七魄愈加的耀眼,神魂之光刺目不已,昔日那千變萬化的元神力一點點匯聚成一團,終化作一點純陰落於觀想而出的青蓮之中。

“三魂七魄合一化陰神。”

伴隨著秦天的話語。

花開花落,花開見我!

一尊陰神自蓮花中端坐,手捏一枚如意寶珠,重重迭迭,混混沌沌,猶如無始無極,先天之前,散發著清靜自在的寶光。

陰神身形虛幻,可出泥丸宮,夜遊千里,可調動天地元氣為己用,施展各種玄妙殺術。

“此神為自我之神,亦為精神層面的神祇。”

“是為…陰神!”秦天清朗的聲音響起,周天混沌都因此掀起浪潮,聲音穿透混沌,隱隱在外界響起。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陰神有了,那麼下一步,自然是孕育出陽神了!”

“陰陽轉換,化虛為實,更進一步開拓潛能。”秦天一步步實現自己的想法:“陽神一出,虛無縹緲的精神有了依憑,可以干涉宇宙運轉,擷取宇宙造化洪流,走到這一步即可汲取天外精氣淬鍊己身,為內外景交匯奠定基礎。”

之前的話都是開玩笑的,秦天不可能真的不淬鍊體魄就讓人直面內外天地交匯。

不是每一個人都天賦異稟,可以硬抗內外景交匯而不死不傷。

進化路總的有普適性。

前期,遮天修士不需要單獨開闢一方秘境磨礪肉身,只需要足夠多的生命精氣,即可令肉身增強到一個令人髮指的地步。

“第三個小境界,轉陰為陽,若以天雷為引無疑是最好的了。”

雷霆為陰陽之樞紐,天地間最純正,最陽剛的氣機,以此為根基轉換陰陽,自然是最上乘的一種法門。

秦天作為開道者,修為已然抵達化境,自然可以調動天雷來蛻變陽神。

但其他人不行,若是他們看到這一體系第二步就要硬抗天雷,估計會嚇得立刻轉修他途。

“這一境界的修士還扛不住天雷的威能,陰神正面接觸陽雷,只會落得灰飛煙滅的下場。”

“如何彌補這一漏洞?!”

秦天在沉思,過去所學的秘術一一浮現。

“源術!”

秦天眼中閃過明悟之色,將源術知識融入到修行法中:“藉助純陰地勢,在初春雷雨天,一道陽雷劃破天際之時。”

“於陰地感受一點純陽打破極陰的韻律,以此為契機,褪去陰渣,得一點純陽。”

“而後再入青冥,汲取雷雨過後天地間散落的至陽至剛的氣機,徹底蛻變為陽神。”

“至此,第三境,陽神成!”

推演出普通人修行陽神的法門後,秦天開始自己轉陰為陽的修行。

伴隨著秦天的念頭一動,混沌開闢,先天陰陽二氣流轉,演化陰陽樞紐,一道混沌神雷顯現。

那幾如實質的陰神直接汲取雷霆氣機,蛻變出一絲純陽。

伴隨著混沌神雷不斷融入到陰神中,那一點純陽迅速蔓延至整個陰神上,褪去陰渣。

下一刻,一道白茫茫,光燦燦的神魂出現在青蓮混沌之上。

金燦燦,白茫茫,聚散無形,日升月落陽神轉,自有龜蛇相盤旋,看似虛幻,實則凝實,宛如神人臨凡,綻放億萬毫光。

“孤陰不生,獨陽不長,是太極演化,陰陽轉換,正合大道之理!”秦天看著玄奧無比的陽神,格外滿意道。

“那麼接下來該是真正開天闢地了。”

“眉心祖竅開闢,內外景交匯,從而搭建橋樑,引天地之力洗禮己身,藉助萬道靈機,實現修行路上第一次生命層次進化。”秦天長出一口濁氣。

這是最後一步,亦是最關鍵的一步。

走通這一步,才能整合前三小境,化為一方秘境,真真正正開闢出屬於自己的進化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