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雲召在投奔河北鳳鳴王李子通的途中,路經陀螺寨,巧遇伍天錫大戰雄闊海,三位英雄相聚,意氣相投,最後結為異姓兄弟。
雄闊海也不在陀螺寨落草了,集合所有願意跟隨自已的手下,和伍雲召、伍天錫兄弟二人,一起去了河北,投靠了鳳鳴王李子通。
李子通本來是在夾縫中求生存,面對官府的圍剿,還有其他各路義軍為了爭奪地盤,互相爭鬥,弄得李子通狼狽不堪。李子通雖然自立鳳鳴王,但是此人優柔寡斷,生性多疑,伍雲召初到之時,李子通形勢並不樂觀。
危難之際,李子通得到伍氏兄弟和雄闊海的加盟,簡直如虎添翼。尤其伍雲召,不但武藝高強,驍勇善戰,而且領兵打仗更是深得其父伍建章的言傳身教,足智多謀,善於用兵。正是靠著他的領導,還有伍天錫和雄闊海的協助,很快就擊潰了官府的圍剿,掃平了河北和山東北部的戰亂,鞏固了李子通的根基。
伍雲召見局勢已定,便向李子通建議,逐漸將自已的勢力範圍,往西擴充套件推進,進攻山西。山西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地形險要,拿下山西,對鳳鳴王李子通獨霸一方,甚至稱霸天下,都十分有利。
可是這位目光短淺的鳳鳴王,見自已眼前的威脅已經掃除,立刻就懈怠下來,隨便應付伍雲召,說是連續征戰,三軍疲態盡顯,需要休整個一兩年,再圖發展。伍雲召初來不久,只得作罷。
李子通封伍雲召為三軍大都督,雄闊海、伍天錫為左右鳳翔大將軍。伍雲召到任之後,招兵買馬,日夜操練,就等有一天率領人馬,直指洛陽,為父親報仇。李子通有了表弟伍雲召相助,則再無擔憂,整天美女相伴,歡歌宴飲,逍遙快活,再也不提西進之事。
伍雲召這一日,正在府中想著為父報仇之事,鬱鬱寡歡,借酒消愁。忽有手下前來稟報,說是府門前有三位遊方道士,自稱從河南南陽而來,求見大都督。“
伍雲召一聽從南陽而來,靈機一動,便說道,“快請進來。”
少頃,便有三位道長,恭恭敬敬的來到了伍雲召面前。伍雲召打量三人,但見這三位雖然都是一身道袍,頭戴道冠,但是隻有中間一位,仙風道骨,儒雅飄逸,像是修道之人,左邊之人,雖相貌俊朗,但是眉宇之間,有殺氣隱現,右邊道士,則身材瘦小,一雙眼睛滴溜溜亂轉,看上去十分狡黠。
中間這位道長,向伍雲召說道,“貧道青雲,見過大都督。”
伍雲召略一抱拳,說道,“道長要見在下,不知有何指教?”
青雲道長從懷裡掏出一塊玉佩,放在伍雲召面前。伍雲召拿起來一看,不由大驚,說道,“這玉佩道長從何處得來?”
伍雲召說道,“大都督不必著急,這是我的一位好友,託我帶來,作為信物,交付大都督的。”
伍雲召強作鎮定,說道,“那你這位好友,和佩戴這玉佩之人,可一切安好?”
青雲道長說道,“目前他們都安然無恙,不過,日後怎樣,恐怕很難說啊。”
“什麼?”伍雲召霍然站起,說道,“到底怎麼啦?還請道長明言。”
於是,青雲道長便把朱燦如何被抓入獄,如何被宇文成都捉去的經過,詳細說了一遍。伍雲召聽後,看著面前這三位道長,說道,“恐怕三位,並不是什麼遊方道長吧?”
青雲道長微微一笑,說道,“大都督好眼力,實不相瞞,在下徐世勣是也,這兩位是勇三郎王伯當,還有小白猿侯君集。”
伍雲召微微點頭,說道,“原來是瓦崗寨的三位頭領,既然事情挑明,請先生有事只管明言。”
徐世勣說道,“咱們既然都是朱燦兄弟的朋友,那我們也算是朋友啦,那就恕在下直言相告,我瓦崗軍本想率領大軍,殺到齊州城下,救出朱燦將軍,無奈並肩王楊林早就做好準備,囤積重兵於齊州,敵眾我寡,難有勝算,但是兄弟有難,不能坐視不理,所以才不遠千里,來請大都督相助。如果大都督發兵齊州,咱們兩路夾擊,並可擊敗隋軍,救出朱燦將軍。”
伍雲召陷入思忖之中,心道,“你既然知道我與朱燦的交情,再加上我兒子在你瓦崗山,我不出兵看來是不行了。”於是,說道,“我雖為三軍都督,但是真要調動大隊人馬,還需要向鳳鳴王請示才行。明日一早,我立刻去見鳳鳴王如何?”
徐世勣說道,“我們靜候大都督佳音就是。”
伍雲召來找李子通,請求鳳鳴王允許自已i率領人馬,殺奔齊州城,解救好友朱燦,並說明,如果和瓦崗軍合作,大破並肩王的三十萬大軍,那我們就可以佔據大半個山東地區,而且還可以重創隋軍,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啊。
李子通卻膽小懦弱,害怕此舉招來隋軍大肆圍剿,引火燒身。伍雲召給他講明當前隋軍形勢,已經如風中殘燭,不足為懼,此時不趁機舉事,稱其霸業,恐怕就會失去機遇。
伍雲召一番苦勸,說的李子通無言以對,卻還是不敢答應,於是敷衍道,”待本王仔細思考一番,再做答覆。“
誰知李子通一拖再拖,伍雲召去王府求見,李子通竟然避而不見,急得伍雲召又氣又惱,卻無計可施。
這下可惹惱了雄闊海和伍天錫,兩人直接闖進王府,衝入後宮,將正在飲酒作樂的李子通嚇得夠嗆,侍衛上前阻攔,被兩人三拳兩腳都打翻在地。李子通大駭,返身就跑,被伍天錫一個箭步衝過去,揪住脖領子,舉拳就打,這時忽然有人大喝,”住手,不得無禮。\"
這正是:智勇雙全大將軍,卻遇無志平庸人。
小富即安不思進, 有仇難報冤難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