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楊虎臣入宮面聖,本來打算藉助宇文化及強搶崔君綽之女,懇請皇上以史為鑑,曉以利害,並藉機打擊一下宇文化及。不曾想皇上楊廣貪戀女色,不但不聽,對楊林的喋喋不休和對此事揪著不放,很是反感,最終叔侄兩個鬧翻,大吵一通之後,不歡而散。
備受打擊的楊虎臣,回府之後,呆坐片刻,心情煩悶,便起身出了客廳,一邊踱步走動,一邊苦思冥想。他始終想不明白,宇文化及和他的父親宇文述,北周時期就和他們兄弟解不開的仇恨,一度到了你死我活,不共戴天的地步。後來大哥登基稱帝,宇文化及依然是尋找各種機會與大隋朝為敵。
正是自已在五臺山一戰,活捉了宇文化及,本以為宇文化及罪孽深重,難逃一死。誰知道就憑著一顆傳國玉璽,他就鹹魚翻身,投靠楊廣,重新東山再起。宇文化及這樣一個反覆無常的小人,偽君子,到底憑著什麼本事?就能讓皇上,自已的親侄子楊廣,如此信任依賴他,寧願和自已這個叔叔鬧翻,也不捨得動這個大隋的禍害,難道大隋就要毀在這個奸賊宇文化及手中嗎?
楊林越想,心裡越是難過,不知不覺,鬼使神差的,竟然走到了秦瓊所住的院落門前。楊林抬頭一看,也是一愣,自已怎麼來到這裡了?既然來了,不妨看看這位名門之後,後起之秀的小孟嘗秦叔寶,看他在幹嘛呢?
於是楊林一推院門,就進入院中,看到了秦瓊、翟讓、王伯當、王君可四人,正在院中涼亭的石桌前談話。楊林自行觀看其他三人,覺得他們各個相貌不俗,絕非等閒之輩,於是便說道,”叔寶,他們是什麼人?”
秦瓊一見,趕緊起身向楊林施禮,並一一做了引見。
翟讓等人聽秦瓊說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並肩王楊林,趕緊起身施禮相見。
楊林說道,“各位不必多禮,既是叔寶的朋友,那也不是外人。我看你們三位,氣度不凡,雙目有神,必是有些本事的人,你們聚在一起,高談闊論,在談什麼啊?說來也讓本王聽聽。”
秦瓊上前說道,“義父,實不相瞞,我們正在為解救崔芙蓉姑娘的事情大傷腦筋呢。”
楊林聽了,坐了下來,長嘆一聲,一時不知如何回覆秦瓊。秦瓊一見並肩王這副模樣,也猜到事情的結果不理想,就不好開口再問了,眾人一時都陷入沉默。
過了片刻,楊林說道,“唉,本王三次進宮去見皇上,結果都被......,唉,真是想不到啊,皇上被宇文化及矇騙,已經迷途難返啦。不過,大丈夫豈可為兒女情長所困,影響作一番大事呢?我有一言,不知各位願意聽否?”
秦瓊等人說道,“請王爺明言,我們洗耳恭聽王爺教誨。”
楊林說道,“我思來想去,宇文化及不除,必導致大隋不穩,社稷難安,此人陰險狡詐,如今大隋各地盜匪橫行,烽煙四起,皆是因此人在皇上面前,妖言惑眾,皇上偏聽偏信所致,本王絕不能讓大隋江山斷送在他的手裡,所以,本王想除掉這個奸賊,不知各位英雄可願意幫我?此事若是成功,本王保證,一定將崔君綽之女救出,交給你們,如何?”
秦瓊說道,“宇文成都武功高強,時刻在其父親左右保護,若是刺殺,必然要速戰速決,有他在,我們未必能夠得手啊?”
楊林說道,“一人之力,本事再大,又有何用?如果我們調虎離山,那麼他宇文化及豈不就必死無疑啦?”
秦瓊說道,“如此,倒是一條妙計,可以一試。”
於是楊林仔細向他們說了具體的行動計劃。
恰好這一天,是齊國公長孫晟的忌辰。長孫晟生前立下奇功無數,尤其坐鎮雁門關,令北方突厥臣服,史書曾記載,“突厥之內,大畏長孫總管,聞其弓聲,謂為霹靂,見其走馬,稱為閃電。長孫晟面對突厥鐵騎,頗有奇才謀略,奔波塞上,懷柔突厥,塞垣絕鳴鏑之旅,渭橋有單于之拜,恩威並用,剛柔相濟,常以不戰制勝,實為安邦定國之功臣。”
孫晟去世,年僅五十八歲。煬帝深表惋惜。後來突厥圍攻雁門,皇上楊廣才因之前未重用長孫晟而深感惋惜,慨嘆說:“假使長孫晟在,不令匈奴至此。”長孫晟致死之時,也不過是個武衛將軍,唐朝貞觀年間,長孫晟被李世民追贈司空、上柱國、齊國公,諡曰“獻”。
皇上楊廣對失去長孫晟倍感痛惜,於是每年長孫晟的忌辰,都會親自前去祭拜,希望長孫晟忠魂不散,依舊可以保衛大隋不被突厥侵犯。萬一有重要之事脫不開身,也會委任一位重臣,代自已前去祭拜。
這次長孫晟的祭拜,皇上楊廣於是就委派宇文化及代替自已,前去祭拜長孫晟。長孫晟的墳墓在咸陽城西八十六里處的永壽縣。既然是代替皇上出行拜祭,宇文化及自然弄得十分排場,儀仗隊伍浩浩蕩蕩,宇文成都披掛整齊,帶著一千精兵,保護著宇文化及,來到永壽縣,在長孫晟墓前,草草祭拜一番之後,宇文化及就率隊返回了。
這一日中午時分,宇文化及的車帳隊伍,在經過一處兩山夾一溝的險要路段之時,宇文成都率隊走在前面,眼看就要走出這段險路,忽然前面一棒銅鑼響處,幾百名山匪攔住去路,他們各個服飾各異,都帶著形色各異的面具,手裡握著刀槍,攔住去路。為首兩人,白馬長槍,頭戴銀色雷公面具,殺氣騰騰,立在大路中間。
自南北朝時期,就有戲曲臉譜的記載,到了大隋,更是燕樂盛行,戲劇歌舞臉譜面具更是很常見。不過,今日的山匪,竟然以此來隱藏真容,攔路搶劫,實屬有些罕見。
宇文成都一見,一抬鳳翅鎏金鏜,止住身後前進的隊伍,凝視著兩位頭戴雷公面具的漢子,厲聲喝道,“你們是什麼人?敢攔住我宇文成都的去路?”
正是: 普化天尊轉世間,竟有雷神攔身前。
而且一次來兩個,勝負尚在兩可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