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5章 堆肥是啥肥?

王管事有點懵,等他收完了所有的租子,更加懵圈。

王員外在綠竹村,包括趙清虎三兄弟,一共有九家佃戶。

租借出去的旱地,一共是七十八畝。

趙清虎三兄弟,上交的租子是七成,其餘六家上交的佃租是五成。

即便如此,這一次收上來的麥子,比往年多多了。

就算是剔除趙清虎三兄弟的十八畝,今年王員外剛剛購入的旱地。

另外六十畝,今年也多少了將近八百斤租子。

這可不是小數目啊。

第一時間,王管事就馬不停蹄回到了清水鎮,跟王員外說了這件事情。

“增產了?”

王員外也有些懵,不是說今年小麥產量下降了嗎?

隔壁府還遭了災,糧價已經迎風而漲。

好傢伙,綠竹村的小麥竟然增產了,怎麼增產的?

“老王你先別急,慢慢說,到底是怎麼回事?”

“說是施肥了,好像是趙老爺傳授的辦法,讓綠竹村的村民學會了堆肥,肥了小麥,才有了增產。”

“堆肥是什麼肥?”

王管事搖了搖頭,他也不知道堆肥是什麼肥啊。

“套馬車,老爺要去綠竹村一趟。”

什麼肥料,能讓小麥增產將近兩成啊?

這要是大淵朝所有農戶都掌握了,全國旱地、水田都增產,豈不是要出大事?

王員外馬不停蹄趕到了綠竹村,直奔趙清虎家而來。

趙清虎正在考慮,晚上吃什麼好呢,見王員外來了,也十分好奇。

“王老爺,什麼風把你吹來了啊。”

進了茶室,趙清虎給王老爺倒了一杯茶水,金銀花泡的。

一杯茶下肚,王老爺才緩了過來。

一路著急趕過來,馬車太顛簸,他都有些受不了。

“王管事說老弟有堆肥之法,讓今年的冬小麥增收將近兩成,我這一激動就駕著馬車過來了。”

趙清虎眉峰一挑,不愧是王員外啊,有些事情就是很靈敏。來村上收稅的那些官差衙役,可沒留意到這些。

不過,堆肥之法不是什麼秘密,也沒必要藏著掖著。

趙清虎帶著王員外來到了自家預留的果園,就是豬圈後面一大片地。

掀開竹蓆,露出了下面一個大的堆肥坑。

“王老爺你看,這就是堆肥。”

這一處堆肥,是趙清虎準備用來種果樹的,弄得都是野草、竹葉,已經一個多月,算是半成功了,裡面的草木竹葉都開始長白毛了。

王員外看了一眼,不是太懂,畢竟農事他也是一知半解,沒有親自下過田。

“這是堆肥一個多月的,我再帶你去看看兩個月、三個月的。”

不用去別處,王三爺家裡面的肥堆就堆了三個月,已經徹底變成了黑泥,是有機肥。

兩個月的,老四趙清牛屋後的肥堆就兩個月了,已經腐爛的差不多了。

先後看了三個肥堆,王老爺這才相信了。

別的他看不出來,可是那溼潤的黑土,絕對是肥土,他這點眼力勁都沒有,就白活這四十年了。

“清虎老弟,你這堆肥之法能詳細跟我說說嗎?”

“自然可以。”

王員外很滿意,回到家,他立馬就找人在院子裡面弄了起來。

同時,讓王管事帶著崖蜜再次啟程前往京城,也帶去了堆肥之法。

能讓小麥增產兩成的堆肥之法,絕對是大事情,要往上報的。

綠竹村,趙清虎也忙碌了起來。

該種豆子了,他們家用來種豆的旱地可不少,除了山坳裡面的九十畝梯田,還有之前開荒的十一畝旱地種棉花蔬菜後剩下的四五分地,還有佃種的兩畝旱地。

巧就巧在,農忙了,農戶們都忙碌起來了,他們家的豆腐坊生意也往上走了。農忙太累,農戶人家也捨得拿銀錢出來買些好的犒勞自己。

又要農忙,又要賣豆腐,他們家的“挑夫”們,那是忙的腳不沾地。

這段時間,全家臉色最差的就是餘老頭。

沒辦法,農家日常好好養著大牲口,就是需要它們在農忙的時候下苦力。

趙清虎家旱地不少,所以,兩頭牛、四頭驢也就是晚上能休息下。

好在,大郎他們在收麥之前,就開始犁地,一場雨水之後,開荒的土地雖然溼潤了,卻沒有再次板結,只需要用耙犁走一遍,打碎表面的泥塊,就能種豆了。

種豆可不是天女散花,透過細篩選出圓潤飽滿的黃豆種子,剔除癟犢子,辦法也簡單,就是把細篩斜靠在懷裡面,不停用手嘩啦,圓滾滾的自然就朝下滾,至於癟犢子,坑坑窪窪的,一般都會留在裡面。

這就是簡單的選種,當然了,你要是精細些,可以一顆一顆挑選。

趙清虎想著自家有九十畝旱地用來種大豆,不用太精細,直接就用細篩過一遍,選好了種子,就往旱地送。

種豆,有專業工具。

當然不是什麼神奇工具,就是豆鋤。

豆鋤跟豆鏟一樣,都是小一號的,對比正常的鋤頭,豆鋤大概只有三分之一大小,而且,鐵片的厚度也會薄一些。

豆鋤輕便,用來除草速度很快,也不費力。

旱地平整後,用豆鋤在前面託著,拉出一條淺淺的土溝,大概只有七八厘米深。

後面跟著播種的人,斜跨著長簸箕,抓過一把黃豆,直接往土溝裡面撒。

考驗的就是播種之人的手感,這大豆,密集一些、稀疏一些,影響不大。

畢竟,這傢伙是可以點種的,十幾顆種子待在一個小坑內,也能全部發芽成長,最後也能長成結豆子。

這就說明,大豆的根系是頗為發達的,周圍泥土之中的養分它都能吸收。

大豆地裡面是忌諱有雜草的,畢竟,一整片地,大豆都能汲取裡面的養分為自己所用。

長一棵草,大豆就少一些養分。

當然了,播種之人的後面,還有一個人,跟著平土,把土溝埋起來。

三個人走一遍,一壟大豆算是種好了,跟種花生幾乎一模一樣。

就是花生在開花的時候,需要起壟,小壟,大豆不需要。

種下之後,等著它發芽成長就好,接下來就是除草,施肥,其他都不用管。

九十畝旱地很多,但是,他們家人也多。

早上趙清虎就能下地,種大豆不算是重勞力,就是需要經驗。

前面的人,倒提著豆鋤,託著往前走就是,地都是翻過犁過的,沒什麼阻力。

後面人播種,再後面的平溝,用的也是輕便工具。

平溝的工具就是木推子,很簡單,一塊長方形木板,在中間扣一個洞,按上木柄,輕輕推著過一遍,原本就不深的土溝立馬就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