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1章 準備靶場練習弓箭

前院,站在曬場上,趙清虎用眼睛丈量了一番。

距離足夠,可以用來練習弓箭。

前院整片空地,實際上是切割兩部分的,一部分是曬場,一部分是菜園,各自有半畝地。

這算是福利,趙清虎家的建築群,實際上已經佔了六畝地,院子這一畝地,是他多吃多佔的。

村裡面的人,大部分都是這麼幹的,這再正常不過。

而且,趙清虎多吃多佔可不僅僅是這些。

豆腐坊,就是鑲嵌在他家這磚瓦房上的。

豆腐坊前面,比鄰院子的地方,也有將近一畝地,趙清虎讓鄭師傅帶著工人們給他夯實了,當做自家的副曬場。

關鍵是,兩畝地的豆腐坊後面,跟他家後院平齊的區域,有兩畝多地,毋庸置疑,這也是屬於他們家的。

他們家的宅基地,地契房契上只有八畝,卻多吃多佔了將近五畝地。

這就是村上給的福利,反正都是荒地,他們家房子建造在這裡,房前屋後,自然就是屬於他們家的。

旁人若是在旁邊建房,也會主動避開這些區域。

趙清虎對豆腐坊後面的地也有安排,他打算種上一些果樹。

所以,這片地,跟院子裡面的五分菜地,都是等著開荒平整,施肥養地的。

趙清虎現在就等著鄭師傅他們幹完三弟、四弟家的房子。

等他們全都搬走,剩下的那些竹籬笆,就能直接移過來,把他們家的果園預留地給圍起來,宣示主權。

去了一趟王木匠家裡,趙清虎找他定製了四個木板標靶。

又去了三弟、四弟的宅基地看了看,工地都在忙碌。

趙清狗、趙清牛出去賣豆腐了,只有錢氏跟小李氏在。

不過,她們各自都請了自家孃家的兄弟來,除了幫工的同時,也幫著監工。

倒是趙清虎,因為是外來者,對這些不怎麼在乎,家裡蓋房子的時候,都沒通知小舅子跟大姨夫。

好在是岳父岳母都不在了,否則,這是要被老兩口唸叨的。

難怪兩個小舅子上了重禮,這是彌補沒來幫忙的。

跟鄭師傅打了個招呼,趙清虎又上了石隆山。

類似石隆山這種,有人活動的地方,就會形成山路。村裡人上山,都是帶著柴刀的,走過的地方都會砍出一條路來。

趙清虎為了保住崖蜜這個聚寶盆,這一片的上山路,他們沒有開出來,反正就是一路荊棘,並不好走。

好在,這一片的蛇都被抓完了,敲敲打打之下,不會有什麼危險。

蜂群還在,這讓趙清虎鬆了口氣。

檢視了下崖壁之下的碎石堆,白眉蝮蛇沒找到,倒是那捕熊的陷阱還在,裡面已經積了一層水。

下山的時候,趙清虎的注意力都在草木之上。

他就帶了個柴刀,空間內也就只有弓箭跟匕首,狩獵是不可能的。

見到了野雞野兔,也最多是挖個陷阱,企圖誘捕,扔石頭打野雞的手段他可沒有。

倒是被他發現了一窩野雞蛋,有九枚,算是意外收穫。

抓了幾條蛇,還真的被趙清虎遇到了好東西。

也是他認識的一種藥材,黃精!

一片灌木叢裡面,一共有五株。

黃精這東西,植株是筆直一根不分叉的,葉片之下倒吊著花朵,一叢一叢的,至少都有四五個花骨朵,很好認的。

趙清虎之所以認識,還是在網上看人炫技,傳聞之中給黃精來一個九蒸九曬。

好傢伙,那費時費力的。

拿出尖嘴鋤頭,吭哧吭哧全給挖了,得了十幾斤黃精。

趙清虎可沒閒心思九蒸九曬,他打算直接賣給董大夫。

連根帶葉,囫圇著拿回家,趙清虎要讓兒子女兒都認一認,黃精這種藥材可不便宜,是屬於上等藥材。

今天上山一趟,收穫寥寥。

除了黃精,就是九條蛇,一條毒蛇都沒有。

晚上吃飯的時候,趙清虎拿出了黃精,讓家人都認一認。

“這是黃精,是一種名貴藥材,你們好好認認,別見了寶貝當雜草。”

“黃精?”

眾人莫名其妙,可還是認真看了看,把這黃精的模樣記了下來。

之後,趙清虎又拿出了錢箱子,跟秦氏對了賬。

今天“挑夫”們拿走了八百斤豆腐,村上來買了幾十斤豆腐,三郎兩個拉走了一百斤豆腐。

今天是第一天,也沒有黃豆、稻穀回收,全都是銅板。

一千三百二十六個銅板,這是豆腐坊一天的營收。

“對了爹,村上有人來定豆漿、豆腐腦了。”

“啊!”

聽秦氏如此說,趙清虎一愣,隨即恍然大悟。

這豆漿、豆腐腦可是好東西,老人小孩都愛喝。

“那明天我讓王木匠弄幾個小桌子小凳子,就擺在豆腐坊外面,你們有空搭個竹棚子,遮陽避雨。早上賣些豆漿豆腐花,願意在這吃的在這吃,願意拿回家的就拿回家,豆漿一文錢一海碗,豆腐花兩文錢。”

“爹,大哥,今天我們在鎮上,豆腐賣的很快,而且還有人定了豆腐說是擺酒席的,要了一百多斤,我還出私房錢弄回來五百斤黃豆呢,家裡的豆子不夠了。”趙三郎趁機道。

趙清虎一拍腦門,差點忘了,之前他就買了五百斤黃豆。

“老三幹得不錯。”

說著,從錢箱裡面拿出了八錢銀子、兩百個銅板給他。

之後,又把秦氏孃家給的一兩銀子禮金給了秦氏,這份禮,是日後大郎跟秦氏要還的。

最後,他把錢箱給了秦氏保管。

“這錢箱,豆腐坊的收入先放裡面,也算是咱們家日常的公用,你們有正經理由要花錢,要麼找爹要,要麼找你們大嫂,就從這錢箱裡面出,咱們一個月整理一次。”

三郎、四郎賺了差價,大郎幾個在豆腐坊忙碌,趙清虎也不能虧待了他們,打算一個月給他們多發一些零花錢,當做獎勵。

當然,這件事情要提前說好。

三郎、四郎拉牛車出門賣豆腐之前,也是會在豆腐坊幫忙的,也有工錢。

豆腐坊就這樣正式開了起來,當然了,保障措施,臭豆腐產業鏈也同時上線。

賣不掉剩下的豆腐,他可是承諾了回收的,總不能餵豬餵雞,或是家裡面消化吧,做成臭豆腐才是正途。

第二天,趙清虎跟著三郎他們的牛車一起去了鎮上。

“哎呦趙老弟,最近少見你啊。”董大夫笑道。

“嗨,村裡旁邊的蛇抓的差不多了,再往山上深處走危險,我這吃不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