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6章 消停不了

翰林院消停了,三問翰林,他們愣是一個答案都沒討論出來。

所有翰林,都思考了這三個問題,甚至他們從微言大義方面,給出了一些答案。

但是,《大淵日報》上刊登出答案後,他們私下裡也做了實驗。

面對這顛覆性的知識,誰都不敢造次。

全部消停了下去。

三個問題,第一個沒人敢輕易接觸,私下裡雖然都有思考,可宣之於口,寫下來的,這些當官的,誰都沒有這個膽子,還不如國子監的學生。

至於後面兩個問題,他們是真的沒有找到答案。

格物致知這方面,他們比不了工匠院,比不了趙清虎。

丟臉丟大發了!等到宋夷遠回來,翰林院也徹底老實了。

畢竟,這位可是在《大淵日報》上發表了答案文章,而且,將趙清虎放在了第一名。

翰林清貴,但是,誰能比翰林大學士更加清貴?

趙清虎他的確不會辯經,人根本就沒有跟翰林辯經的想法。

他直接跳出了辯經的範圍,重開一個賽場,完全碾壓他們。

“無需懊惱,第一問我們還是可以討論的。”宋夷遠道。

一眾翰林抬頭,眼神都有些躲閃,也有些震驚。

這個問題可以討論嗎?

皇朝週期更迭,國運不足三百年,這是魔咒啊。

皇家不會介意?皇帝陛下不會震怒,這怎麼討論啊!

宋夷遠笑了,“爾等放心討論便是,若是心有所得,可上奏摺,陛下在等著。”

宏豐帝的確在等,不僅是朝臣的,皇族的奏摺他也在等。

旁人有沒有議論,宏豐帝不知道。

這幾日,暖身殿內,他跟左右丞相,禮部尚書,還有一些朝廷大員,可是議論了不少。

他也發現了,文武大臣,沒有一個是蠢貨,大家都想到了土地兼併。

但是,關於這方面的討論,誰都沒有主動開啟。

即便是左相,也只是點到為止。

畢竟,土地兼併這方面,牽扯到的問題太大,得罪的人太多。

甚至他們自己,沒有一個不是大地主。

而大淵皇朝最大的地主,最大的世家,就在上面坐著,誰敢造次啊?

你能說,大淵皇朝,國運不足三百年,是皇室害的嗎?

這不是自請九族消消樂嗎?

------

“父親,土地兼併當真如此恐怖?”

左相府,除了老丞相外,六個兒子都在。

左相年紀不小了,兒子們也早早都成年。

只是他在朝中擔任丞相,兒子們即便科舉出來,有了進士及第的功名,也都沒有參與朝政,入朝為官,這是避嫌。

“咱們家有多少土地?”左相看向二兒子。

二兒子掌管家中庶務,這些事情他最瞭解。

“父親,咱們家乃是兩河望族,都是祖上傳下來的土地,當初太祖起勢,咱們家可是出了大力氣的,有從龍之功。”

左相笑了笑,出了多大的力氣?

無非是見到太祖有望登頂,再造乾坤,給錢給糧而已,送一了些族中弟子去幫忙處理文書。

甚至,連一個武將都沒有出,開國勳貴之中,他們家是文臣,也就是一個象徵性的爵位而已。

“老夫若是沒記錯,開國之初,加上太祖賞賜,咱們家的土地也才四萬多畝,如今有多少?”

面對老父親的問話,二兒子額頭見汗。

“有---有十一萬兩千多。”

這個答案,包括左相在內,所有人都有些震驚。

才五十年而已,他們家的土地,直接翻了將近兩倍啊。

見左相沉默,老二忍不住了,“父親,這些可都是我們家省吃儉用攢下來的。”

左相笑了,“省吃儉用?咱家的生活比不了皇家,但是整個大淵皇朝,有幾家能比得上咱們家?”

“父親,即便如此,咱們總不能自廢武功,這些乃是傳家根基啊。”

一大家子人,都是靠著這些土地養活的。

若是隻依賴左相那點俸祿,全家都要餓死。

左相嘆了口氣,太平盛世,這土地兼併也太快了吧?

他們家,自己掌家將近二十年,從來沒有主動吩咐過去兼併土地,壯大家業。

但是,不知不覺之中,他們家的土地,竟然多了這麼多?

難怪,皇帝要拿攤丁入畝出來,威脅右相,讓他們江南同意發兵安南。

看來,陛下有生之年,這攤丁入畝是一定要推行下去的。

“你們可有隱瞞土地,咱家的免稅土地是多少?”

“父親,您是朝中一品大員,咱們家有五千畝免稅土地!”

“隱瞞的土地、佃戶呢?”

見老二沉默,左相臉色有了一些變化。

“父親,並非孩兒有意隱瞞,咱們家的土地大部分在老家,下面的人也不敢來咱家收稅啊。”

自家父親可是當朝丞相,下面的縣令、知府,誰敢派人上門收稅?

還不是他們家送多少稅糧,就是多少?

“父親,這土地兼併,可是全天下士族、地主、豪紳、富戶的根基,朝廷不會動吧?”

“百姓還是皇朝根基呢,富戶再多,能有百姓多?”

動不動的,就看宏豐帝的決心了。

這一次的翰林三問,宏豐帝放任輿論,自由討論,其中深意,值得深思。

前朝末年,北方破碎,他們家是兩河望族,尚且如此。

那南方呢?那可是盤根錯節,數百年的地主豪紳,甚至有千年世家,其根深蒂固的龐大關係網,想要動,怕是困難重重。

難怪,攤丁入畝這等大政方針,宏豐帝一直捏在手中,反而是推廣了煤炭、雪花鹽、銀行。

潛移默化,等朝廷有了足夠的錢財,兵甲刀兵齊備,就是要動手的時候了。

“且再看看吧。”

左相也是左右為難,總不能,為了朝廷把自家狠狠砍一刀吧?如此死了他都無法下去見祖宗!

“父親,陛下不是籌備南下嗎,這開疆拓土,不是能得到新的土地?”此時,大兒子開口了。

左相雙眼一亮,安南嗎?

“父親,之前工匠院派人南下,去找橡膠樹,兒子也派人去了,安南絕對有開發價值,稻米都能一年三熟。”

“一年三熟?”

“他們的耕種辦法,根本比不了我們大淵皇朝,這些土地納入大淵皇朝版圖,更新耕種辦法,每年必定增產不少糧食。”

“安南之地,畢竟是化外蠻夷,不通教化,反覆無常,難以持久。”

“父親,何須持久,只要咱們大淵皇朝挺過了小冰河期,一切都來得及。”

左相腦海中有了一個想法。

要不,咱們家去安南發展?

天高皇帝遠啊!誰先佈局誰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