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5章 尋根溯源

“陛下,這糧種是我家三郎從南方尋來!糧種傳入我炎黃已經有一段時間,臣不敢竊據如此滔天之功,請陛下派人尋根溯源,正本清源,當表彰將此糧種帶回炎黃之人。”

“愛卿之言有理,但是愛卿之功勞也不可抹滅,朕自有考量。”

皇帝帶著人離開,不僅帶走了一車土豆,還有一大盤土豆燉牛肉。

而且,讓趙清虎把土豆推廣、種植辦法、儲存辦法、食用辦法,寫成章程遞上去。

趙清虎扶額,咋還有這麼多彎彎繞?

好在不用他親自動筆,小管家能代勞。

莊子上人多,收土豆一天就完成了,處理好後,快速送入地窖庫藏。

二十四畝地,一共收了將近九萬斤土豆。

趙清虎在內心算了算,土豆這東西,肯定是先北方後南方推廣。

重點放在遼東等地,畢竟,小冰河期的影響,也是從南到北越發嚴重的。

炸了薯片,給孩子們解解饞後,趙清虎帶著兩筐土豆回到了府邸。

“老爺,土豆推廣的事情,你有想法嗎?”

趙清虎點頭,“這件事情讓工匠院的人來做。”

“啊?”

“工匠院不都是工匠嗎?”

“擅長農事,也能算是工匠之一吧。”

“工匠院裡面可沒有莊戶漢。”

“老爺讓他有,他自然就有了。”

大淵朝,除了直隸外,一共三十六路。

東西南北都有,偏北方一共十三路,還有西南方向,都是重點照顧範圍。

分配糧種的時候,先送去南方耕種。

等南方春季的土豆收了,再分配一次,主要是供給北方。選址很重要,要足夠南方,確保能在春三月、四月的時候,收穫土豆。

而且,這個地方一定要交通便利,最好是走水路,能直達運河,方便往北方、西南、西北反向運輸,爭取能在夏季種下,入冬之前再收穫一次。

土豆、紅薯,終究不能徹底取代五穀。

水稻、小麥,依舊是南北主糧。

趙清虎是看著地圖開始安排的,顧凌軒則是奮筆疾書。

土豆、紅薯,都是春秋兩季都能栽種的。

南方,甚至一年能做到三熟。

就算是遼東,一年也能種植一次。

趙清虎主要介紹的是如何栽種土豆,什麼時候施肥,什麼時候增水,如何儲存,可以做成什麼農副食品。

土豆做成農副產品,主要就是土豆粉、土豆粉條,可以提升保質期。

當然了,用古老的踩踏辦法,讓土豆內纖維破碎,隨後風乾儲存,也是辦法之一,可以儲存兩三年。

北方儲存土豆,直接挖地窖就行。

至於土豆的烹飪,趙清虎也簡單介紹了一下。

目前土豆少,烹飪還不急。

等明年推廣後,大概秋收第二批土豆的時候,就能有一部分端上餐桌。

趙清虎很快把章程遞了上去。

皇帝的行動效率很高,大冬天的,就讓工匠院派人開始學習,準備運送糧種去南方。

大淵日報上,更是連續幾天時間宣傳土豆。

至於宏豐帝自己,趙清虎聽說,他已經連續吃了三天土豆燉牛肉,也不怕上火。不僅如此,還讓人在宮中御花園開闢了一片地,打算來年耕種土豆。

臘月十五,趙清虎在家悠閒貓冬。

冬天,是農耕社會最清閒的時候。

大淵皇家銀行、皇家煤炭商會、雪花鹽業,都沒什麼大事,他都不用去天天點卯,讓小管家三天去一趟就行。

顧凌軒倒是任勞任怨,不過今日,趙清虎也沒能閒著。

杜真帶著賬本來了。

一整年,家裡面的賬目,也應該讓趙清虎看一看。

趙大老爺有錢了,許多事情,就是掃一眼,不甚在乎。

他就看個總數,反正,家裡面的生意,有兒子們盯著,一般不會出問題。

香皂作坊是真的賺錢,加上玻璃作坊,莊子上的暖棚出產,還真的不少。

他家存摺上,多了將近兩百萬兩白銀。

家裡麵人多了,開銷也不小。

自己院子裡面的花銷,也跟公中合賬了,所有花銷,都走杜真這裡。

家裡面生活條件今年是大大提升,來了京城,吃穿住行的花費多了不少,不僅如此,可供選擇的花銷也多了。

以往在綠竹村,能吃能用,最多也就是方圓數十里地內的產出。

來了京城可不一樣,南北乾貨,西域瓜果,遼東皮毛,甚至還有海外來的一些貨物,都在可供選擇範圍內。

趙清虎的生活質量是直線上升,他可不會沒苦硬吃,委屈了自己。

金銀躺在存摺裡面,也就是吃些利息,花銷出去了,用在自己以及家人身上,才是享受。

“等明年,朝廷的事情步上正軌,老爺我也能抽身,享受享受生活!”

杜真笑了,老爺您還不享受啊?

“老爺,今年要給各房分些銀錢嗎?”

趙清虎點頭,“兒子各自一萬兩,女兒一樣,給我房裡面也增添五千兩。過年前,莊子上,還有家裡面的僕人,各自發三倍工錢,年貨多多準備。對了,大郎他們的月錢也漲上來,年前一樣發三倍的。”

“知道了老爺!”

家裡有錢有糧,就是踏實。

臘月二十,趙清虎在封印歇朝之前進宮了一趟,是宏豐帝派了孫公公過來邀請的。

暖身殿內,趙清虎見到了整個大淵皇朝的高層。

皇帝陛下,還有南王、北王,左右兩位丞相,連陸幀也在,除此之外,便是幾個老將,還有欽天監的監正。

“陛下,遼東的情況不太好,凍死了不少冬小麥,今年的溫度更低了!”北王道。

“哎!”

宏豐帝嘆了口氣,擺了擺手,雖然早有安排,年前就從南方大量調撥糧食北上,可看到這實打實的災害跡象,還是讓人揪心。

“南方如何?”

“還算好,就是有六府七十四縣今年報上來不同程度災害,西南發了一次洪災,一次病疫。”右相道。

“咱們的速度要加快,監正你來說說。”

監正上前,開始講述一些災害的事情。

許多災害是聯動的,大災之後,往往有大疫。

而洪澇災害之後,很可能就是大旱,大旱又會引起蝗災。

北方今年降溫嚴重,而且風雪很大,明年很可能會有乾旱。

趙清虎也不得不佩服,古人也是有智慧的,擅長總結歷史。

自從自己說了五百年天氣變化規律後,監正就像是開啟了新世界大門,總結了不少災害輪替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