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鹽鹼地,毋庸置疑,趙清虎想要煉製白鹽。
細鹽在大淵朝絕對是暴利行業。
以如今他的身份、地位,以及接觸的權力階層,完全可以把這條來錢路抓在手中。
哪怕只能拿一成,每年的盈利都是驚人的。
他的計劃,包括送三郎出海,去海外跑馬圈地,沒錢可不行。
等王三爺到了總會,兩人便上了馬車,往京郊的鹽鹼地去了。
這東西還是很好找的,畢竟,鹽鹼地種不了莊稼,連草木都很難在這存活。
京津冀這片地界,常年少雨多幹旱,形成鹽鹼地很容易。
“老弟,你看上這片不毛之地了?這裡啥都沒有,連建房子都夠嗆。”
趙清虎卻十分滿意,“三爺別急,凌軒,這片鹽鹼地有多大?”
“老爺,這裡一共有八百多畝,還有一座小山丘。”
“這地是誰家的?”
“這裡是皇莊。”
皇莊?那就是屬於宏豐帝的,皇帝陛下的確不挑食,鹽鹼地也要?
既然是皇莊,那天然皇帝就能插一腳過來。
有了宏豐帝當靠山,自己的鹽業公司,便無懼任何人。
“三爺,你的打井隊準備的如何了?”
小冰河期,除了寒冷之外,很容易出現的就是大面積乾旱。
要解決這個問題,除了挖掘水庫,疏理河道外,唯一的辦法就是打井。
宏豐帝讓王三爺籌建幾個打井隊,打算派遣出去,從北到南,如天女散花一樣撒出去,讓他們去打井。
朝廷花點錢,養著他們就是。
只要他們掌握了打井技術,不管是去縣城還是走鄉村,勞動力不會缺。
“有三百多人了,已經派出去兩百,還剩下一百多人,在幾個老師傅的帶領下正在直隸區域內活動。”
“讓他們來這裡打井。”
“打井,打多少?”王三爺一臉疑惑,在鹽鹼地打井榦啥?
“鹽鹼地的井出的可是滷水。”
“這我知道,可鹽鹼地的滷水煮出來的鹽有毒。”
趙清虎看了一眼王三爺。
王三爺一愣,隨即眼中滿是驚喜。
趙清虎又不是傻子,他要在鹽鹼地打井,又提到了滷水。
那他肯定有辦法,把鹽鹼地的滷水變成鹽,而且是沒毒的鹽。
這---
一時間,王三爺感覺渾身火熱,激動難耐。
若是能把毒鹽變成沒毒的,那不僅是這一片鹽鹼地,還有一些毒鹽礦,都能開採啊。
大淵朝的鹽鐵是朝廷專營,但是,並非是朝廷直接開採鹽田,大部分還是鹽商開採鹽田。
只是朝廷會發放鹽引,拿到了鹽引的鹽商,才可以販賣食鹽。
朝廷就是用這種辦法,把食鹽掌控在手中,從食鹽豐厚的利潤中鯨吞一口。
若是朝廷能自己掌控鹽礦,開採食鹽,那賺的肯定更多。
“咱們皇家煤炭商會下面的供銷社內,糧食、布匹、食鹽是關鍵,必須有充足供應,才能穩住一方,這鹽能否充足供應,就看腳下這片鹽鹼地了。”
大不了,就採取破壞性挖掘,多打一些井。
趙清虎要的就是鹽。
“老弟,你給哥一句準話,你是不是能把毒鹽消毒?就跟無煙煤驅除毒煙一樣?”
這種事情,要跟王三爺合作,自然不能藏著掖著。
趙清虎點頭,“可以。”
“太好了!”
手裡面掌握了鹽,那他們就掌握了一張底牌啊。
王三爺馬不停蹄,直接往皇宮去了。
這件事情,一定要好好籌劃籌劃。
趙清虎知道,鹽對於古代王朝的重要性,這是能引發戰爭暴動的利器。
江南之所以能成為經濟中心,除了歷史上幾次三番衣冠南渡外,這南方的鹽業發達也是一大原因。
鹽對於趙清虎來說,不是什麼稀罕東西。
除了鹽鹼地,鹽礦山外,汪洋大海之中還有大淵朝所有百姓吃不完的鹽。
一旦鹽業公司規模擴大,人多了,就能派人去海邊曬鹽、煮鹽。
到時候,才是真正的無窮無盡。
反正工部已經把焦炭燒製了出來,給毒鹽提純是利器。
------
皇宮之中,聽了王三爺的敘述,宏豐帝拍案而起,眼神之中滿是震驚跟激動。
“趙愛卿真如此說?”
“姐夫,我還能騙你不成?”
宏豐帝只感覺自己有些口乾舌燥。
鹽這種東西,不好弄啊。
依託可食用的鹽礦、鹽井,早就形成了犬牙交錯的勢力。
這些鹽商,誰家裡面不是金銀滿倉,奴僕數萬,田連阡陌?
朝廷都不好隨便動刀子。
畢竟,牽一髮而動全身嗎,江南派系的官員,跟這些大鹽商有千絲萬縷的聯絡。
朝廷想要在鹽上面賺錢,除了自己發現可食用鹽礦外,就只能依靠鹽引,還有律令,嚴厲打擊私鹽。
可嚴厲打擊就行了嗎?
升斗小民,畏懼朝廷虎威,自然不敢犯禁。
但是誰都知道,大淵朝全國各地,私鹽買賣十分猖獗。
甚至,不少大鹽商,會組織商隊,往國外運送食鹽,賺取暴利。
若是自己手中能掌握大量食鹽,那這件事情,很有搞頭。
“讓太子去負責這件事情。”宏豐帝有了決斷。
“有了食鹽這利器,那全國糧倉,打井取水的政令可以頒佈了。”
怎麼讓全國範圍內,大面積出現水井?
趙清虎給了宏豐帝兩個建議。
其一,朝廷出面,培養大量打井的工匠,撒出去;其二,那就是把水井增加的數量,納入官員每年的考核之中。
有了這個,才有可能,在官僚系統內,得到各級官員重視,願意投入人力物力,大面積打井。
唯有將龐大的官僚系統運轉起來,才能達到他們想要的目的。
古人飲水吃水,可沒有那麼多的講究。
河水、湖水,都是直接取水飲用的,而且,大部分是飲用生水。
乾旱來臨,河水、湖水沒了,才會想辦法打井。
打上一口常年不斷水的井可不容易,耗費的銀錢也多。
尋常村子,怕是整個村都找不到一口井。
打井,提倡飲用燒過的熱水,這兩件事情是一起推進的。
有了食鹽這個利器,手裡面抓住了銀錢,宏豐帝才有底氣,去推廣全國新建糧倉,大面積儲存糧食,還有大量挖掘水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