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些時候,高湛向高洋請旨,說太子的武會上有賊人鬧事,希望能調動一些京畿兵去幫忙維持治安,抓捕賊人。
“你怎麼知道?太子知道嗎?”
高洋斜眼瞥視,高湛忙不迭回應道:“這是蘇寺正查出來的,和此前逃亡的逆賊劉向有關,我等懷疑有人藏匿他,想捉出幕後之人來,發現他逃向大都督府……”
高洋輕哼,高湛便伏於地上:“當然,臣弟知道太子不會做此事,可難保下面之人藏汙納垢,玷汙太子的清白,臣弟也是為太子著想。”
高洋不置可否:“蘇瓊也是這麼覺得的?”
高湛稱是,高洋想了想,同意他的請求。
等高湛走後,又有人求見,高洋沒有馬上搭理,飲酒作樂,過了一段時間猛然想起,才召進來,發現是太子的東宮府人李鶴。
……
感受到高殷的目光以及動作,早已有所準備的幾名府兵動手,猛衝過去把表現出眾的武人劉寵和其他幾名武人撲倒。
綁縛住後,他們將劉向扛到高殷身邊,高殷指著他:“蘇寺正請看,這是不是你要抓的劉向?”
“這就是劉向!”蘇瓊身邊一人大呼,又馬上道:“太子殿下聰明神睿,既然賊首已經就擒,可否交給我們大理寺審訊?”
“噢,這時候我又聰明神睿了!”
高殷冷笑:“除了劉向,還有同黨要抓不是嗎?諸位看個清楚,還有哪些人是劉向同黨,要不連我一併捉了,給你們審個夠!”
這話太重了,大理寺的官員們直呼不敢,此時李鶴已經靠近了,他從馬上躍下,同樣舉著詔書讓眾人散開,將詔書呈於高殷身前。
“做得很好。”
高殷開啟詔書,宣佈裡面的命令,大意是他發現了劉向的蹤跡,於是故意引他入大都督府,想要一併揪出他的同黨,等今日武會結束,就會將他們抓捕審訊。
“怎、怎會如此?”
高湛額頭生汗,太子怎麼知道劉向的?為了改變他的體貌,這半年來讓劉向胡吃海喝,體型都大了一圈,又剃短他的頭髮,裝作還俗的僧人,膚色也和以前不一樣了,讓舊人相認,他們都認不出來。
所以不應該啊,難道是有人洩密?
他看向蘇瓊,蘇瓊卻不說話,站在那兒聽候高殷發落。
“長廣王,你還要捉人嗎?”
高睿高聲詢問,高湛下不來臺,於是大呼:“劉向雖然就擒,但同黨尚在,不徹底清查,怎能叫人安心?何況太子此前釋放了上百名死囚,既為死囚,便多有不法,誰知道他們這些日子,又做了哪些罪事!”
“好啊,長廣王想知道他們做了什麼事,就親自問他們好了。”
高殷讓人遞過去一份名單,高湛驚疑,念起其中一人:“馬炎!”
會場中馬上就有人回應:“稟長廣王,草民在此,這些日子在家耕種,只有這些日子出門參觀武會。”
“魏牛兒!”
“草民在!和前面那兄弟一樣,不過我是在家睡懶覺!”
場中揚起笑聲,讓高湛面紅耳赤,他不信邪,隨便翻找名單,還倒回去問了重複的人,可無論怎麼問,都有人回應他,內容絲毫不差。
他想不到,那四百名死囚犯,高殷其實一個沒落下,都有了安排。
在當初釋放的時候,就將他們劃為四等人,前兩等分為兇犯與有些才能的清白人,這些人留在東宮內使用,其中的兇犯被單獨列出,私下告知其他人,讓他們想辦法制造意外將前者殺死,這樣既磨練技巧,又能堅定他們的心性,更加離不開太子,而且懲罰的是真正有罪的人,能讓他們心中稍微好過一點。
後者則分為不良人與百姓。
百姓是純倒黴的普通良民,給些糧米放回去後,高殷也不對他們做要求,只要好好過日子就行,唯獨留給他們一些與不良人聯絡的渠道,如果他們收到什麼重要的訊息,可以透過這個來換取賞賜。
不良人則是最重要的一環,這個群體中的許多人是很難定義的,大惡不犯小惡不斷,站在善惡的灰色區間中。
例如有些人偷雞摸狗,算不算強盜?可他們所竊之物不多,只是拿來餬口而已,卻一時不慎被抓,又很幸運的成為了死刑犯。
反過來,也有些是為了他人出頭、失手犯了錯的,被騙替人定罪的,搶劫大戶劫富濟貧而失手的,乃至桀驁不馴衝撞上官被拘捕的,這類人殺了就太過,但又不好留,留下來又多生事端。
嚴格來說,早年的劉邦、劉備和高歡其實都算這類人,和他們比劉裕都算老實巴交的農民,尤其是劉備。
許多人以為劉備是隻會用哭來算計人的腹黑,然而劉備的真實底色是劉華強,族中人出錢供他讀書,但劉備的才能很明顯不在這兒,而是在混社會上,喜歡結交豪俠,少年們爭相依附,然後中山的大商人張世平、蘇雙經常在涿郡販馬,對劉備“見而異之”,就經常給他很多金銀珠寶,劉備因此得以聚攬部眾——這段描述反過來理解就是另一回事了。
很多人覺得劉備運氣好,剛上線就抽中了關羽和張飛兩個史詩武將,其實劉備身邊這種人一抓一大把,關羽張飛是運氣好沒死掉熬出來的骨幹,隊友死光觸發羈絆疊出來的光環,一群猛人裡帶頭的那個怎麼會不是猛人,能讓兩個雙花紅棍服氣的,只能是一個更厲害的黑社會大哥。
這種人,從戰國到明末,都是車載斗量、不可勝數,特別是燕趙河東這幾塊地方,很容易集團化,李波李秀都算這種群體。
高殷真要計較,能抓出一大把罪名來重懲,可這樣他在遊俠中的名聲就完了,完了就完了吧,他畢竟是太子,但沒有誠意,也無法再利用他們了。混遊俠的兒郎們講究的就是一個輕財重義,任俠有氣,所以高殷才寫《三國演義》,在中下層推廣他的影響力,讓遊俠們透過他的書仰慕太子,並認為太子能理解他們。
對這些人可以殺死,但關不住也管不住,要用財貨、地位來跟他們對話,再披上義氣的皮作為修飾,就能夠驅使他們做事——實際上朝堂也是如此,只是大家批的皮不一樣。
所以這些不良人,就作為高殷散播在鄉間民野的眼線,既承了他的救命之恩,又拿了他的錢,家庭住址妻兒性命都掌握在輯事廠手中,用恩義和權力牢牢控制著,江湖上有什麼事,都能第一時間為高殷通風報信。
反過來,這些人也會因為和太子搭上了線而感到慶幸,若是沒有太子,當時就被至尊殺死了,沒死也會被狗官和“鼠精”惡整,心中湧起對太子的感激。
“這、這些都是有罪之身,憑什麼釋放他們!”
高湛沒詞了,只能死扣這點,盡力表現自己行為的合理:“國家有法度,這些人豈能由太子一言而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