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4章 法經

高睿本官侍中,為正三品之班,但他是宗室郡王,因此同樣位列最前排,除了近側的重臣宗室們,其他官員看不得他的表情,只能對著他的背影歎服與敬仰。

此刻他春風得意,雖然憔悴的面容掛著碩大的黑眼圈,但嘴角幾乎要咧到天邊去。

太子找他商議齊律時,他是打算拒絕的,雖然他早有此意,但大都督府事務繁多,沒工夫多做一項無用功。

制定律法不是朝夕之功,要深切地體察國情才能得出結論,否則不是束之高閣的聖人之言,就是官吏鑽營取利、逼殺民人的利刃。

而且說句難聽的心裡話,高睿覺得只要高洋還活著,定再好的刑律也沒用。

所以他看見太子制訂的《齊律》時,一時沒回過味來,還想勸說太子。

可他的雙眼見到上面的文字,便挪不開了,雙手忍不住捧起律法,逐字逐句細細研讀起來。“太子天人也?!”

待通篇看完,高睿不禁交口稱讚,臉上滿是崇拜之色:“此律條理清晰,賞罰分明,既承魏朝舊制的精髓,又結合當下國情有所革新,若真能實行,實是我朝幸事!”

高睿是個懂行的,這些律法條文每一條都訂入了他心裡,簡直就是他理想中的國法。

這是當然的,因為這些齊律,都是他在七年後親自過手製訂的。

“叔父別忙著高興,這還只是齊律的一部分,我之後還打算繼續修訂,只是讓你看個框架,方向有誤就調節。”

“怎會有誤!”

高睿仔細翻看,雖然沒有特別細緻,但初擬的幾項法條已勾勒出藍圖,給高睿的頭腦注入了新的思路。

他對高殷深自佩服,再無疑慮,當日飯也不用,和高殷徹談定律之事,搞的高殷差點回不去東宮,連帶一起捱餓。若不是高殷還要找稽曄商議屯田政策、極力擺脫,高睿怕不是要讓他在大都督府住下,和他聊完再走。

第二日來時他特意問過值班吏員,高睿昨日還真未回府,燭光在長史房內徹夜未熄。

從這個角度來說,高睿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工具人,就像一把兵刃,不管正邪,誰贏他就幫誰。

戰國李悝的《法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成文法,雖然以往也有眾多律法,但流傳下來的封建刑法典,其結構都是以《法經》為藍本而發展的。

法經有六篇,漢朝擴為九篇,曹魏時期進行了改革,制定出《新律》十八篇,晉朝再擴為二十篇。

漢朝時期擴充了太多條文,導致律文煩廣,事比眾多,離本依末,造成了混亂,東漢末年的各種亂象,也都有漢律的一部分影響。

所以晉朝雖然篇目多了,但內容卻精簡了許多,比漢律減少了四千條,在篇章設定上更精細全面,晉後無論南北,篇目都為二十篇。

到如今的周齊,齊國在這方面完勝周國,甚至能說完勝此前所有朝代,歷史上的北齊將篇目省並十二篇,同時與《刑名》、《法例》合為《名例律》一篇,冠於律首,進一步突出了法典總則的性質和地位。此後歷朝歷代,其法典的首篇均為《名例律》。

而高殷所作齊律之所以有十五篇,是因為十二篇的齊律仍有瑕疵。

齊律製成後,還有一些不能確定成法令的情況,高睿制定成《權令》二卷。

後來平秦王高歸彥謀反,但尷尬的事法律上沒有正式判他罪的條文,所以又制定了《別條權格》,專為此種情況而設。

所以北齊一朝完整的律令,那就是十五篇。

北周在這方面的改革,就不盡人意了,周國的《大律》在《北魏律》的基礎上擴充為二十五篇,條文比《北齊律》多了近六百條,隋書對《大律》的評價是“大略滋章,條流苛密,比之齊法,煩而不要”,唐人是懂捧一踩一的。

高洋打起精神強看,遇到不懂的直接發問,高殷一一解答,偶然瞥見高睿躍躍欲試的模樣,便也讓他靠前答話。

高睿大喜,眾臣聽著他慷慨陳詞,高洋還時不時問向下面的臣子,無人能有異議,這場面,倒真有了些明君賢臣同治江山的意思。

後世所謂的“十惡不赦”,就是十種為常赦所不原的重大犯罪,一反逆,二謀大逆,三叛,四降,五惡逆,六不道,七不敬,八不孝,九不義,十內亂,這十惡古已有之,都是直接危害封建統治的嚴重犯罪,符合統治者的專制需要,因此它與儒家倫理綱常禮教的相性非常好,兩者融會貫通,在制度層面將儒家法律化。

將十惡在法律條文上規範化也是自北齊律始,這會進一步強化漢儒對齊國的影響力,所以它必然能得到漢族士人的支援,哪怕高殷只是一個普通臣子,光是這份奏疏就足以進入齊國循吏傳,何況他是太子,身份的尊貴更增幅了他所獲取的影響力。

除了王晞,還有些許漢臣支援高演,可這時他們卻起了別樣心思,覺得似乎支援太子也不錯。

因為高演的地位,一部分來源於皇弟關係,另一部分就是政務處理能力,原先的高殷無法成熟地處理政務,所以高洋才會讓高演負責一部分,不僅高洋本人的葬禮由高演住持,且高殷繼位後授任高演為太傅、錄尚書,朝中政事都由高演決斷。

如果高殷本人的政務能力強過高演,就不需要如此倚仗。

而政務無過於法,高殷這一手《齊律》,直接削砍掉了高演的一大政治意義,既自己不需要常山王叔輔佐,也能處理好國家政務,有這位王叔只是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二者的分量不一樣。

這可是在政務方面對高演本人進行的降維打擊。

高演心中升騰起深深的恐懼,似乎站立的磚板正片片碎裂,自己將要掉到那無底深淵去。

於是高演踏前一步,走出這片驚擾:

“此律條舉一綱而張萬目,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非得是太子這樣的天縱睿才,才可作之!律之諸款,鹹顯殿下安邦定國之卓識,恤民濟世之仁懷!”

高演拍了彩虹屁,其他臣子也不甘落後,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高殷還從未在朝堂這樣的正式場合,以才能受到這麼多的禮讚。

高洋麵上顯出笑容,作為對比,當事人高殷仍是沉穩的模樣,這畫面也落到不少有心人的眼中,心想太子溫裕實不是假說,還真有些君王的風度,心中湧出對太子的好感。

見高演還有話要說,高洋抬手製止奉承,高演便繼續道:“不知太子與趙郡王所制齊律,已有幾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