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m-noir!黑色電影與華納兄弟!
隨著《蝙蝠俠:開戰時刻》的熱映,在北美乃至全球又一次引發爭論,不管是北美影迷還是世界影迷,人們開始更多的把目光,投向了影片迷霧背後的導演,韋恩-格林伯格!
就在昨晚八點整,面向全球直播的CNN晚間節目中,播出了一檔特別欄目,主持人帶我們回顧了一段特別的影像,畫面從黑白到彩色,不同的電影色彩,卻有著相同強烈的光影對比。
從黑白色光影中的亨弗萊-鮑嘉、麗塔-海華絲,到彩色光影中的尼古拉斯-凱奇、娜奧米-沃茨,他們在夜色中是如此特立獨行,又充滿了強烈的對比,這些電影有一個特殊的名字:黑色電影!
1946年,兩位法國電影評論家注意到,在四十年代法國發行的許多美國犯罪片、強盜片和偵探片,都具有強烈的黑色或黑暗等主題情緒,他們給有這種“特質”的影片,命名為黑色電影(filmnoir)。
雖然至今黑色電影仍然被劃分到型別片中,在觀眾和媒體、影評人的眼中,一直都只能算是小眾影迷的狂歡。可好萊塢自從進入九十年代後,這個情況卻出現了很大的改變。
這就不得不提起一個年輕的大學生,1990年10月初,韋恩-格林伯格在沒人看好的情況下,向自己的父親拉來了120萬美元的投資,義無反顧的製作出了《忌日快樂》。
哪怕沒有任何發行公司肯發行這部電影,韋恩-格林伯格還是把它帶到了聖丹尼斯電影節上碰運氣,可經過聖丹尼斯電影節的觀眾熱捧後,影片的發行工作仍然是遙遙無期。
面對種種難題,這個還沒畢業的年輕大學生並沒有放棄努力,他的堅持也最終打動了上帝,二十世紀福克斯給他打去了電話,決定發行這部小成本另類恐怖片。
影片一經上映,立馬就收穫了無數年輕人的熱捧,輕輕鬆鬆就在全球砍下超過一億美元的票房,就是這部新手導演的處女座,徹底開啟了韋恩-格林伯格的導演生涯,也同時綻開了好萊塢一朵黑暗玫瑰。
創作精力無比旺盛的韋恩-格林伯格,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連續幾年時間用特有的拍攝風格,把黑色電影,從一個小眾的型別片,逐漸變成了大眾影迷的選擇之一,帶到了能和主流影片相比的地位。
隨後的好萊塢,每年都會出現一大批模仿者,成功豐富了這個型別的影片。
這就像是一場緣分,韋恩-格林伯格與華納兄弟合作後,第二部電影,就製作出了能夠影史留名的《小丑》。這部影片嚇唬現在院線市場上,短時間內就在全球颳起了黑暗旋風。
也不光是一部讓韋恩-格林伯格封神的影片,也是撞開海外很多市場的重錘,《小丑》第一次讓全世界影迷為黑色電影瘋狂,也第一次讓全世界影迷,見到了好萊塢電影工業的魅力。
所以在1994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過後,無數媒體和影迷們,為這部影片叫屈,所有人都不約而同的認為,哪怕只看對好萊塢電影推廣的功績,奧斯卡也欠了韋恩-格林伯格一座小金人。
現在這部《蝙蝠俠:開戰時刻》,雖然大尺度鏡頭被可以控制了,可其核心,仍然是一部格林伯格式的黑色電影,這點沒有任何人能夠否認。
也許這就是上帝的安排,最早的黑色電影,就出自華納兄弟公司三十年代的黑幫電影,剛剛出現時,就深受二十年代德國表現主義,和三十年代瀰漫於法國電影中的詩意寫實主義所影響。
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在1941年投資,由約翰-休斯頓拍攝的懸疑片《馬耳他之鷹》,是被公認的第一部黑色電影代表作,它奠定了黑色電影從敘事方法,到影像風格的一系列特徵,同時開創了黑色電影第一個時期。
隨後出現了一系列的經典,如《落日大道》、《雙重賠償》、《煤氣之下》等等影片。
韋恩-格林伯格的橫空出世,在上帝的安排下與華納兄弟的牽手,種種現象都在說明,黑色電影的另一個更大的時代,將由這個年輕人來開啟……”
看著手中《洛杉磯時報》娛樂板塊,整版就這一大篇的專欄報道,韋恩無奈的搖了搖頭,深深的嘬了一口香菸,把報紙扔在了茶几上。
“怎麼樣,我寫的不錯吧?”坐在沙發對面的,正是一大早就趕過來的貝拉-格蘭特,她和經紀人吉米同程一輛車,一起跑到了農場。
“你不清楚,華納兄弟這是自己搬起石頭,用力砸在自己的腳上,然後疼的發瘋,還要不聲不響的忍著。”
“what?發生了什麼?”
沒等韋恩開口,端著咖啡過來的安娜-格林伯格,和端著華夫餅的尼娜一起走了過來,放下手中的東西后,好奇的問著。
“謝謝。”
貝拉-格蘭特微笑著接過咖啡,客氣的道了聲謝。
她的影像很受韋恩父母的喜歡,面板很白是重點,長相精緻腰身纖細身材爆炸,再加上常年不變的職業套裙,盤起來的頭髮,一股女強人的精明強幹之氣撲面而來。
最重要的是,她不算是真正的圈內人,雖然從事與電影有關的媒體工作,卻沒有女明星的那種混亂私生活,這一點一下就博取了安娜-格林伯格的好感。
在韋恩母親的心中,雖然並不想幹涉孩子的私生活,可她自從今天早上看到美女主編,第一時間就能肯定,這是最適合兒子女友的人選。
看了韋恩一眼,見他沒有反對的意思,貝拉-格蘭特才開口說道:“前幾天有一家八卦小報,拍攝了一張角度奇特的照片,刊登出了韋恩即將與華納兄弟分手的傳聞,一時間引起了很多電影公司的反應。”
“沒錯。”吉米忽然苦笑著插了一句,看所有人都望著自己,他聳了聳肩,說道:“忽然間至少有二十幾家電影公司,把電話或者邀請送到了我這裡,可我和斯坦兩個人,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直到現在,很多不靠譜的邀請,還在往工作室傳送。”
“那些應該都是碰運氣的,或者是進行試探的小兵。”貝拉-格蘭特喝了一口咖啡,指著被韋恩剛剛扔下的報紙,說道:
“最後華納兄弟發現,炒作這條訊息的,竟然是自家母公司時代華納旗下的小報,他們只是想例行增加話題度而已。本來這種事就不該有人相信,這種小道訊息,幾乎每年韋恩電影上映,都會出現很多次,可他又正好退出了宣傳活動……
再加上昨天有媒體,拍到了湯森-羅斯曼跑到了農場拜訪的照片,這一下觸動了華納兄弟的心裡防線。這篇報道和CNN環球報道的那檔節目,就是華納兄弟緊急搞出來的,透過這種方式,向外界證明你們之間沒出現問題。”
在貝拉-格蘭特看來,華納兄弟覺不是緊張過度,湯森-羅斯曼那個老狐狸既然出手了,肯定有一定的把握來誘惑韋恩,他們現在不可能什麼都不做。
而華納兄弟的高管們,也不好因為八卦小報的新聞,就打電話詢問韋恩,那樣一來,就更顯得不信任他了,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這種表明立場的方式,雖然佔用了一些媒體渠道,花了一些小錢,卻能明確的告訴很多人,華納兄弟和韋恩之間沒有問題,一切都是空穴來風。
“韋恩。”
吉米揉著自己的腦袋兩側,頗有些頭疼的說道:“我建議你今天抽空,給傑夫打個電話聊聊,隨便聊點什麼都可以,不然,我怕華納兄弟ceo明天也會跑來莊園!你要讓他明白你的心裡並沒有另外的想法。”
“好吧,我會的!”
韋恩其實一點都不在乎這些鬧劇,他完全當成個樂子看了,只是覺得有點荒唐。
在他心裡面,那些電影公司高管們都是一個個人精,必然不會相信這種一眼假的訊息,沒想到還真有人給吉米那裡發邀請,試探自己的反應。
話說回來,就算韋恩真的與華納兄弟分道揚鑣,賣掉華納兄弟的股份抽身,也不可能選擇那些中小電影公司合作。
哪怕不拍攝DC電影宇宙,在他腦子裡適合自己的影片也有很多,這些影片中小公司可陪他玩不起,他們也給不出韋恩想要的媒體資源和天價酬勞,這就是現實。
“不怪華納兄弟緊張,《蝙蝠俠:開戰時刻》的票房走勢太堅挺了,韋恩。”吉米能夠理解華納兄弟患得患失的感受,這部DC宇宙的開篇之作,成績好的已經人沒法保持平靜了。
“你就一直沒關心過自己的影片嗎?不會回到農場後,真的把所有工作都扔下了吧?!”
“沒錯,基本上可以這麼說,我只要知道影片成績很好就夠了,現在很享受這種平靜的狀態,不過工作的事,並沒有完全都拋下。”
韋恩擺了擺手,拿起了他們帶來另外的報紙,這上面報道了《蝙蝠俠:開戰時刻》最新的票房走勢。
他這段時間在農場裡,還真就沒刻意去了解這方面,每天除了偶爾寫一寫專案計劃書,剩下的時間都在陪母親看電視,陪父親擦槍打獵,基本上徹底進入了休假狀態。
金毛芬迪的情況也越來越不好,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是緊挨著他不停的睡覺,韋恩心裡清楚,自己的這個好朋友的時間也不多了。
這段難得的平靜生活他很珍惜,明白真正讓他全身心放鬆的時間並不多,等到在外宣傳的劇組回來後,他就沒法像這樣什麼都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