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紫禁城。
大明皇帝朱由榘正在暖閣內批閱各地的奏報,幾位大學士則是坐在小桌前時不時的提出幾句建議,而收起朱由榘批閱好的奏摺,準備散會後分發各部。
“福建巡撫上奏,泉州府的遠洋商行的船隊與紅毛番在海面上發生了碰撞,遠洋商行的船隻被擊沉了兩艘,五艘貨物被紅毛番扣押......”
文淵閣大學士左樊第將一份奏摺呈遞給了坐在御案後邊的朱由榘,簡單的介紹了這一份奏摺的情況。
“遠洋商行的人可有損傷?”朱由榘皺起眉頭問。
“遠洋商行有三十餘人落水不知所蹤,據逃回的船說,紅毛番甚為囂張,一直追到港口,對方才作罷。”
“簡直欺人太甚!”
朱由榘也是重重地將奏摺拍在了御案上,臉上滿是憤怒。
“諸位愛卿,你們說說,該如何處置此事?”朱由榘望著眾大學士道。
武英殿大學士黃道周開口道:“陛下,紅毛番在海上一向驕狂,不足為奇。”
“以往也有不少的商船被紅毛番劫掠欺負,最終都是無疾而終......”
“不如讓福建巡撫好生的安撫一番遠洋商行,同時告誡各船隊,要他們不要和紅毛番發生摩擦,遇到了躲著點就是,以免折損我大國威嚴。”
“黃閣老,照你這麼說,我們就只能忍氣吞聲了不成?”文華殿大學士朱大典當即不滿的開口。
“這也是權宜之計嘛。”
黃道周訕訕地道:“我朝廷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剿滅李自成賊軍,孫可望,李定國賊軍。”
“現在一旦在海上和紅毛番發生衝突,恐怕難以應付。”
中極殿大學士王燮當即道:“此言差矣。”
“所謂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如今紅毛番屢次的欺負我大明商賈,我們朝廷不能坐視不管啊。”
東閣大學士嚴起恆也是點了點頭:“不如由朝廷向紅毛番發出通牒,要求他們歸還遠洋商行的貨物和船隻......”
面對紅毛番在海面上的挑釁,這些大學士們也都是意見不一。
有的人覺得紅毛番勢力強大,應該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要與他們發生衝突。
還有的人則是覺得不能忍氣吞聲,朝廷得出面為大明的商人做主。
一時間,雙方也是彼此爭論,誰也說服不了誰。
“萬曆二十三年,紅毛番竊占我澎湖,被我澎湖巡檢司擊退。”
“萬曆二十九年,紅毛番佔我澳門。”
“天啟二年,紅毛番復佔我澎湖。”
“天啟四年,紅毛番侵佔我臺南地區。”
“天啟六年,紅毛番侵佔我臺北地區。”
“崇禎十五年,紅毛番佔領我澎湖,臺灣全境。”
“現在紅毛番又屢次的襲擾我沿海城鎮,商隊。”
朱由榘氣呼呼的道:“你退一步,他進一尺!”
“倘若是朝廷再不站出來管一管的話,他日我大明疆土豈不是都要被紅毛番所竊據??”
面對朱由榘的質問,一眾大學士也都是紛紛的起身,跪下,神情嚴肅。
以往面對紅毛番的得寸進尺,大明朝廷內憂外患,實在是沒有能力去管,所以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可是現在朱由榘當了皇帝,斷然不會允許外人侵佔大明之疆土。
“紅毛番三番五次的侵佔我大明疆土,欺負我大明臣民,是可忍孰不可忍!”
朱由榘朗聲道:“以朝廷的名義向紅毛番下通牒,限令他們一個月內歸還遠洋商行船隻貨物,賠償白銀二十萬兩。”
“限令他們兩個月內退出所侵佔土地,否則後果自負!”
聽到朱由榘的話,黃道周也是直皺眉。
“陛下,紅毛番實力強大,如今我朝廷還在各處與賊軍作戰,倘若是戰端一開,恐怕不好收場啊。”
黃道周對於紅毛番是瞭解的,所以也擔心朱由榘衝動下,導致與紅毛番發生了大規模交戰。
“我大明數萬萬臣民,皆有保家衛國之責!”
“為了子孫後代,為了家國疆土,縱使與紅毛番打一百年,我大明也絕不退讓半步!”
“陛下英明!”
“祖宗疆土,不可退讓!”
“打就打,老夫也能披掛上陣!”
朱大典,張煌言,路振飛等人也都是紛紛的開口,支援朱由榘的強硬姿態。
“好,此事就這麼定下來了。”
“給皇家第一,第二艦隊下旨,要他們做好準備和紅毛番作戰的準備。”
當朱由榘準備對紅毛番採取強硬措施的時候,大內總管曹洪文出現在了暖閣的門口。
“有什麼事?”
朱由榘看到出現在門口張望的曹洪文,開口詢問。
“陛下,大捷啊。”
曹洪文當即邁步進入了暖閣,將一份軍報呈遞了上去。
“陛下,西南總督秦大人奏報,我大明皇家第四,第七,漠北軍團以及四川境內的楊展等部合力,已經在瀘縣境內全殲李自成賊軍。”
“此戰陣斬賊軍三萬餘人,俘虜十八萬人,大獲全勝。”
“賊酋李自成被楊展所部斬殺,首級已經星夜兼程,呈送京師。”
“......”
眾大學士聽了前線捷報後,也是一個個彈冠相慶。
“恭喜陛下!”
“賀喜陛下!”
“李自成賊軍全軍覆沒,天佑我大明啊!”
這些大學士可都是經歷了起義軍席捲各省的情況的,看到各省被荼毒得一片狼藉,生靈塗地,他們也是悲痛不已。
可是當時朝廷被清國所牽制,雙線作戰,壓根就無力控制局面。
如今李自成死了,路振飛更是喜極而泣,覺得這是天佑大明啊。
朱由榘聽李自成也死了,心裡也是鬆了一口氣。
前些天秦陽奏報張獻忠被殺,他也是高興了一陣。
如今李自成又覆滅了,也就意味著,大明境內成規模的敵人只有李定國,孫可望在湖廣的部隊了。
“傳朕的旨意。”
朱由榘在高興之餘,也是當即下旨嘉獎參戰各部。
“文淵閣大學士左樊第為欽差大臣,趕赴四川代朕嘉獎三軍。”
“讓秦陽從繳獲的金銀珠寶中,取出三成,作為三軍賞賜。”
“有功將士的名單儘快的呈送京師,另有升賞。”
“即日起,成立大明皇家第十軍團,任命楊展為皇家第十軍團總兵官,曾英為副總兵官。”
“皇家第四,皇家第十軍團留守四川,看管教育戰俘,同時做好進軍烏斯藏宣慰司的準備。”
“皇家第七軍團進貴州,進雲南,追剿賊軍殘部,協助當地官府清剿各地山匪,組建各級治安署,治安司。”
“漠北軍團調回陝西休整,與皇家第五軍團一道,準備向漠西進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