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現在是大順皇帝,早已經不是當初那個被追得四處逃竄的流寇了。
以往光腳不怕穿鞋的,所以敢於豁出命去和大明的軍隊廝殺鏖戰。
可是現在卻是不同了。
他在西京享受著榮華富貴,在這裡有成群的妻妾。
他的每一個決定,都關乎著成千上萬人的生死存亡。
面對宋獻策的建議,李自成一時間也是顧慮重重,難以決斷。
“此事容朕想一想,你且先回去。”李自成對宋獻策道。
“臣告退。”
宋獻策看李自成沒有定下決心,也是隻好告退。
李自成先前看大明和大清國打得難解難分,他是起了坐收漁翁之利的心思的。
只是他沒有想到的是,大明的軍隊如此的兇悍,竟然短時間內將清國給擊敗了,就連多爾袞就被殺了。
正如同宋獻策所言,大明如今擊敗了清國,那麼下一個目標極有可能就是他們大順。
面對大明的強兵勁旅,他們能擋得住嗎?
縱使他們有潼關天險,可是他的心裡依然是沒底的。
可要是按照宋獻策的建議,直接主動的去佔據江南,他也覺得是一招險棋。
江南對於他們而言,那是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他們能打下來嗎?
打下來能站穩腳跟嗎?
這一切都是未知數。
這一宿,李自成也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第二日朝會的時候,他也是提出了這個問題,讓文武大臣進行討論。
他們到底是該固守關中,還是東征江南。
“陛下,關中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如今我佔據關中,又據潼關天險,可以說是進可攻,退可守。”
“可是一旦我們放棄關中之地,那我們將連一個立足之地都沒了。”
丞相牛金星得知宋獻策提議東征奪取江南後,也是第一個跳出來持反對的意見。
他如今的豪宅別苑都在關中,又弄了數萬畝的良田,可以說他牛金星的家業已經在關中安頓好了。
現在要拋棄這些東西,去江南,他的心裡是不情願的。
也就意味著,他去了江南後,得重新的花費時間和精力去置辦自己的家業。
這還是順利的情況。
萬一沒有打下江南呢?
到時候他們豈不是要吃那四處轉戰之苦?
鬧不好會風餐露宿的。
在丞相牛金星看來,與其冒險的去打江南,不如加強黃河,潼關幾處險要之地的防禦。
縱使大明的軍隊打過來,他們也可高枕無憂。
“目光短淺!”
“以往關中的確是兵家必爭之地。”
“那是因為關中多精兵,多糧秣。”
宋獻策沒好氣的道:“可是如今你再看看關中!”
“民生凋敝,百姓食不果腹。”
“倘若是我們長期盤踞在此,將士們飯都吃不飽。”
“一旦明國軍隊猛攻過來,我們拿什麼抵擋?”
“可是江南地區人口眾多,糧秣充足,只要佔據了江南,那就可以和那朱由榘爭一爭,鬥一鬥!”
“說得倒是輕巧,你有十足的把握奪取江南嗎?”牛金星反問。
“別到時候偷雞不成蝕把米。”
“如今的我們元氣還未恢復,已經經不起折騰了。”
“一旦攻取江南失敗,那我們可能連關中之地都保不住。”
宋獻策和牛金星這兩位在朝堂上爭論,大順別的文武百官也都是紛紛的站隊。
有人支援宋獻策,他們大多數都是大順軍中的一些少壯派軍官。
他們在前期的戰鬥中沒有立下多少功勳,所以在李自成封侯拜將的時候,他們的收穫感不強。
他們渴望去征戰,去建功立業。
只要打下江南,他們不僅僅能撈取戰功,還能撈取大量的錢財美女和土地。
那些身居高位的文武官員則是支援牛金星,他們更加傾向防禦性的策略,以求穩為主。
反正他們已經瓜分了關中地區的田產土地,享受著榮華富貴,沒必要去冒險。
縱使有大明這個現實的威脅,可畢竟還有潼關天險嘛。
兩派人在朝廷上也是爭論不休,一時間也是誰也說服不了誰,李自成這位大順皇帝也是感覺到腦瓜疼。
“陛下,我願意率軍奪取江南。”
在李自成也糾結的時候,侄兒李過站出來主動的請纓。
“倘若是我率軍能奪取江南的話,那麼儘可以江南之財力招兵買馬,壯大我大順的實力。”
“倘若是不能奪取江南的話,也可退守關中,與明國形成分庭抗禮之勢。”
李過道:“我率一軍出江南,也可牽制明國軍隊,讓他們無法窺覬關中之地,確保我西京無憂。”
李過的一番話也是讓李自成眼睛一亮。
宋獻策想的是傾巢而出,全力去奪取江南。
牛金星則是要重兵屯駐在關中,採取防禦姿態。
李過的則是對他們這兩個想法進行了折中,那就是既不放棄關中,也可派兵去奪取江南。
反正大明的主力在北京地區,江南地區的明軍力量薄弱,李過領軍殺過去的話,完全有可能成功的。
縱使不成功,也可退回來嘛。
“好,此事就這麼定了。”
李自成也是大手一揮,決定就這麼幹了。
“即日起,你為我大順軍東征軍統帥,白旺為東征軍副帥,統領步騎十萬人,東征江南。”
李自成現在是大順皇帝,自然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為。
他將大軍交給自己的侄兒李過,也算是放心。
他們大順和清國當初幾次惡戰,實際上損失巨大,現在元氣都沒恢復。
如今各處兵馬滿打滿算加起來也才二十餘萬人。
他這一次抽調十萬步騎給李過組成東征軍,也算是下了重注了。
“臣領命!”
李過搖身一變成為了統領十萬大軍的統帥,自然心裡也是高興不已的。
“陛下,現在貿然分兵,臣覺得不妥......”
宋獻策怎麼也沒想到,好好的一個東征建議,竟然被李自成搞成了這般模樣。
他們傾巢而出的話,尚且有把握奪取江南。
可是現在這區區十萬人,能不能突破大明皇家第二軍團的防線都是一個問題。
況且現在一分兵的話,關中這邊兵力就被削弱。
無論是張獻忠的大西軍還是朱由榘的明軍誰進攻關中。
他們大順到時候就有可能陷入首尾不能相顧的局面。
“軍師,你放心吧。”
李過看宋獻策那憂心忡忡的樣子,也是寬慰道:“明國軍隊不過土雞瓦狗而已,對付這等手下敗將,用不了那麼多兵馬,十萬兵馬足矣。”
宋獻策看李過這麼說了,自然不好再多言。
李過在大順軍也是位高權重的人,又是皇帝的侄兒。
大軍出征在即,他總不能說一些喪氣話得罪李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