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阿濟格願不願意承認,多爾袞兵敗已經是既成事實。
他下令處斬了死裡逃生回來報信的祝世昌,可是殺了一個祝世昌,卻無濟於事。
陸續又有許多從大明騎兵封鎖線上逃回來的清軍騎兵的散兵遊勇。
他們一個個盔甲殘破,萎靡不振,那模樣宛如叫花子一樣。
“攝政王殿下當真兵敗了?”
“你們當真吃了敗仗?”
“明軍有多少人?”
清軍各部看到這些逃回來的散兵遊勇,也是紛紛的上前詢問,打探訊息。
“明軍的數量太多了,鋪天蓋地。”
“我躲避在一條水溝裡,親眼看到攝政王他們被圍殺。”
“數萬兵馬都完了。”
“......”
那些逃回來的潰兵們也是驚魂未定。
面對明軍的封鎖絞殺,他們也是費盡波折才逃回來的。
想到戰場上那屍橫遍野的情況,他們也是後怕不已。
隨著這些潰兵們的訴說,清軍各部也是震動不已。
多爾袞可是大清的攝政王,那可是擎天柱一般的存在。
有了多爾袞坐鎮,無論是遇到多強大的敵人,他們都穩如泰山,覺得多爾袞率領他們必定能擊敗強敵。
可是如今多爾袞死了,數萬精銳騎兵覆滅。
這對於清軍前線大營計程車兵而言,無疑是晴天霹靂。
隨著那些逃回來的散兵遊勇提供了戰敗的各種細節,讓他們也是不得不承認,多爾袞真的兵敗了。
“他們擾亂軍心,抓起來!”
阿濟格也很快得到了報告。
他也是第一時間派出了護軍營計程車兵去抓捕那些逃回的散兵遊勇,試圖穩定軍心。
可是卻已經晚了。
如今大營中已經是謠言四起,軍心浮動。
原本針對大明皇家第五軍團的進攻計劃,也沒有任何的動靜。
所有人都是憂心忡忡,派人四處的打探訊息。
阿濟格一邊派人抓捕那些逃回來計程車兵,同時也是親自的對幾名逃回的滿洲八旗軍官進行審問。
在聽了他們的訴說後,阿濟格這位靖遠大將軍也是面如土色。
“怎麼可能。”
“攝政王怎麼可能全軍覆沒。”
“......”
阿濟格這位靖遠大將軍難以接受這樣的事實,讓他的神情都有一些恍惚。
可是綜合各方面的情況表明,多爾袞統帥的騎兵部隊,的確是遭遇到失敗,只是失敗的程度如何,他的訊息太少,無法判斷。
“大將軍,諸位將軍求見。”
軍帳外響起了護軍士兵的聲音。
阿濟格也是強自打起精神,傳令眾將入軍帳。
相對於先前精神很好的阿濟格而言,現在聽聞多爾袞大軍覆滅,他整個人都宛如霜打了的茄子一樣,萎靡不振。
“大將軍,許多逃回的兵士說,攝政王殿下兵敗了。”
“我們多番的詢問,覺得應該八九不離十。”
有將領開口道:“如今大明的強兵勁旅正朝著我們開進,我們該何去何從,還請大將軍多做考慮。”
這將領說完後,眾將也都是齊刷刷的將目光投向了阿濟格,等待他做出決斷。
“你們以為如何?”阿濟格抬了抬眼皮,望著眾人道。
“立即撤回京城。”
有將領當即建議說:“京城有糧秣,又有堅固的城牆。”
“我們可依託城牆和明國的軍隊作戰,同時徵召蒙古騎兵助戰......”
“大將軍,我們雖然剛得到了一些糧秣的補充,可是也僅僅能堅持數日。”
“一旦糧秣耗盡,將不戰而潰。”
“不如趁著明國的軍隊沒有包圍過來,立即離開此處,撤回京師。”
“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啊。”
眾將也都是紛紛的勸說,希望阿濟格下令,馬上率軍撤回京師。
“如今攝政王兵敗的訊息都是一些散兵遊勇在傳,當不得真。”
阿濟格對眾人道:“我已經派出人去打探訊息了。”
“倘若是攝政王真的兵敗,我們再撤不遲。”
看到阿濟格不願意撤離,眾人也是心急。
“你們要將士們做好準備,一旦有攝政王的訊息,要隨時準備前往接應......”
阿濟格直到現在,都還對多爾袞抱有一些希望的。
他也知道,一旦打了敗仗,很容易出現以訛傳訛的情況。
他始終相信以多爾袞的能力,不會那麼輕而易舉的全軍覆沒的。
阿濟格不願意立即撤退,眾將也都不好再勸。
實際上他們也希望多爾袞不要出事。
畢竟多爾袞對於大清國而言,太重要了。
一旦多爾袞真的沒了,那大清國也就失去了擎天柱。
他們又等了幾個時辰,阿濟格派出去的探子也終於回來了。
帶回的訊息也是讓阿濟格心如死灰。
那就是如今大明的軍隊正浩浩蕩蕩的朝著他們這邊而來。
從捕獲的幾名大明斥候的審問中得知,多爾袞他們的確是兵敗了,被俘虜的都超過一萬人。
“傳令全軍,立即撤回京師!”
再三確認多爾袞他們全軍覆沒後,阿濟格也是顧不得心中的悲痛,也是果斷的下令軍隊撤回北京城。
他們這數萬兵馬撤回北京城的話,依託著堅固的城牆和城內充足的糧秣,尚且能夠和大明軍隊打的。
可是一旦在這裡被拖住了的話,一旦他們糧草通道被切斷,他們只有覆滅的份。
阿濟格他們數萬大軍,突然的要撤離,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他們僅僅傷兵就有一萬五千多人,還有那些剛運抵前線大營的大量輜重糧草,這些都是極大的負擔。
他們還在打點行裝的時候,斥候就報告,大明的騎兵已經出現在了他們前線大營的北面。
“每人攜帶兩日干糧,其他的輜重糧草全都不要了!”
“現在立即撤離大營,不能再耽誤了!”
得知明軍騎兵出現在大營北面,阿濟格也是著急了。
他下令拋棄難以帶走的輜重等物,準備以輕裝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跑掉。
不然等大明軍隊的步兵抵達,到時候就真的走不了了。
在阿濟格的命令下,八旗兵,綠營兵各部也都是紛紛的湧出了大營,向北突圍撤離。
“傳令下去,放開正面!”
“兩翼襲擾,遲滯他們的速度!”
看到浩浩蕩蕩的清軍部隊離開大營向北行軍,大明皇家騎兵軍團總兵官李青並沒有下令騎兵衝擊。
如今清軍還有數萬兵馬,依然保持著一定的戰鬥力。
他們騎兵貿然的衝擊,自身必定損失不小。
反正已經勝券在握了,沒必要拿士兵的性命去冒險。
為此,他準備採取的是疲敵戰術。
那就是放他們一條突圍的通道,可是卻讓騎兵不斷在周圍襲擾,遲滯他們。
與此同時,只要瞅準機會,就可以切割吃掉他們一部。
只要戰術得當,撤退的清軍很快就會被他們拖垮的。
一旦清軍露出了疲態,就是他們總攻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