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府境內的清軍在張存仁的命令下,也是紛紛向開封府城靠攏,以收縮防禦。
大明河南督師董文銳得知了清軍的動向後,也是露出了冷笑。
“現在韃虜的兵馬都集中到了開封府城,倒是省卻了我許多麻煩,可以一戰將他們全部消滅掉!”
這倒不是董文銳輕敵,而是事實如此。
縱使張存仁將兵馬都集中到了開封,可是頂多也就數千人而已,比起他數萬人的大軍,依然是實力相差懸殊。
“現在韃虜主動的放棄了許多的縣城,立即派兵去接收了!”
“告訴那些地方豪強士紳,現在本督師給他們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立即攜帶鄉兵,錢糧到開封助戰。”
“誰要是不珍惜這個將功贖罪的機會,將來清算起來,別怪我不客氣!”
清軍如今兵力單薄,實行了主動收縮防禦的策略,董文銳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光復各個縣城的機會。
他也是當即派出了數路兵馬,不費吹灰之力就佔領了開封府所屬的陳州,西華,太康等十多個縣城。
這些縣城計程車紳豪強田產家業都在當地,清軍可以撤,他們卻一時半會走不了。
面對督師董文銳的警告,他們也是不得不轉變自己的立場,改為支援督師董文銳。
他們派人攜帶錢糧,鄉兵等趕赴開封城下,以協助董文銳作戰。
短短數日的時間,這些聚集的地方武裝就多達一萬五千餘人。
此消彼長下,董文銳這位督師麾下的兵力也是大大的增強。
“讓那些鄉兵打頭陣,攻城!”
董文銳對於這些地方士紳豪強的武裝是不信任的。
清軍強大的時候,他們依附清軍。
如今看到形勢不妙,他們又當了牆頭草,轉投大明。
這些武裝留著始終是一個極大的隱患,為此,董文銳直接讓這些士紳豪強武裝打頭陣,以消耗他們的力量。
這些豪強武裝在當地雖然橫著走,可是面對手握數萬重兵的董文銳,卻不敢有絲毫的違逆。
一旦惹得這位督師不爽了,他們就得腦袋落地。
為此,這一萬五千餘鄉兵不得不硬著頭皮對開封府展開了猛攻。
可是守城的張存仁那可是遼東將領出身,跟著祖大壽投降清國後,也是立下了赫赫功勳。
他收縮兵力集結在開封,依託堅城固守。
雖然鄉兵們攻得兇猛,可是連城頭都沒摸到。
一連進攻了數日,鄉兵們除了撂下了千餘屍體外,一無所獲。
“命令鄉兵們繼續進攻!”
雖然鄉兵們有巨大的傷亡,可是董文銳卻表現的格外的冷酷無情,依然強令他們攻城。
面對督戰隊那明晃晃的大刀,鄉兵們雖然極其不情願,可是卻沒有任何的辦法,只能一次次的亡命攻城。
只是這一次董文銳除了讓鄉兵攀附攻城外,他也是調動了一些佛朗機炮對著城頭轟擊,以助戰。
在晝夜不停的進攻中,鄉兵雖然傷亡不小,卻也讓守軍疲憊不堪。
守軍的兵力本就不多,他們又要防守四面城牆。
鄉兵輪換著晝夜進攻,讓守軍壓根就沒喘息的功夫。
“時機差不多了!”
“換咱們的人上!”
董文銳用鄉兵消耗了守軍的體力和精力後,看到守軍疲憊,則是立即換上了自己的正規軍兵馬上。
“給那些鄉兵一些肉食,對作戰勇猛的,給予獎勵。”
“即日起,將他們編入我軍!”
董文銳也沒想將這些人還給那些士紳豪強,對於撤下來的鄉兵,又是慰問,又是安撫,準備強行的吞併了他們。
隨著董文銳換上了自己的部隊,各種火器輪番的上陣,打得城頭的清軍也是抬不起頭來。
他們的爆破隊則是趁機的突入到了城門洞中,按照老規矩對城門洞進行了爆破。
在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中,城門被炸開,城樓都震得坍塌了。
早有準備的大股正規軍魚貫而出,衝入了城內。
城內的守軍經過了數日的鏖戰,早已經疲憊不堪。
現在遇到董文銳麾下的生力軍,他們雖然竭力的抵擋,可是依然止不住潰敗的態勢。
“不能退!”
“殺退明軍!”
張存仁這位清軍大將也很清楚,他要是丟了開封的話,徵西大將軍多鐸不會饒恕他的。
為此他也是親自帶著親兵衝殺,試圖挽回敗局。
可是這一次他面對的不是那些烏合之眾般的明軍,反而是訓練有素的董文銳所部。
在經過了慘烈的巷戰後,大明的戰旗插上了開封的城頭。
張存仁這位清軍大將也在戰鬥中直接被勇猛的明軍陣斬殺。
“督師!”
“這一仗我們折損了一千多弟兄!”
“可是我們陣斬韃子一千五百,俘虜兩千餘人!”
這一場是董文銳出征以來的第一場硬仗,他們折損不小。
可是他們這一仗卻也直接消滅了清軍在開封府的絕大多數的綠營兵。
董文銳命令道:“將俘虜編為先鋒營,下一仗讓他們打頭陣!”
“凡是斬首一級的,可遣散回家!”
“斬首五級以上的,可授予官職!”
董文銳覺得這些俘虜單獨的看管還需要浪費不少的兵力,所以直接就地整編為他們的先鋒營,讓他們將功贖罪。
“向南京的陛下報捷!“
“就說我部已經奪回開封府城以及開封府十餘縣,陣斬殺韃子大將張存仁!”
“我部將繼續向衛輝府,懷慶府攻擊,懇請陛下派兵馳援!”
董文銳奪取了開封府後,也算是有了一個可以炫耀的戰績,他也是第一時間,讓快馬飛報南京,要讓皇帝朱由榘知曉此事。
報捷的戰馬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直奔南京城,很快朱由榘就得知了董文銳在河南的所作所為。
“這個董文銳時機把握的很好嘛。”
朱由榘得知董文銳突然的出兵奪取開封府,也是忍不住的笑了起來。
董文銳在歸德府當了這麼久的孫子,終於是可以揚眉吐氣一次了。
“告訴董文銳,即日起,所部整編為大明皇家第七軍團,由他改任軍團總兵官!”
“現在我大明皇家第四,第五軍團已經從安慶府北上,要他們三個軍團密切配合,兩個月內,收復河南全境!”
董文銳可是朱由榘麾下最初的大將,雖然能力比不上後起之秀劉鵬,秦陽等人,可是他卻一直是忠心耿耿。
多次執行朱由榘部署的秘密任務,為了大局,甘願一直像是釘子一般釘在歸德府,成為了山東,淮安等地的西部屏障。
這一次他又率部主動的出擊,並且擊敗了張存仁,奪取了開封,也算是大功一件。
所以朱由榘也是正式的要董文銳迴歸,將其所部納入了大明的新作戰體系,編為了大明皇家第七軍團,算是對他默默奉獻的一種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