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府,太倉州。
幾場大雨讓道路變得泥濘不堪,空氣中薄霧籠罩,瀰漫著潮溼的水汽。
徐家家主徐有才巡視完幾個織布作坊後,這才返回了自己的宅邸。
軟轎剛落地,府裡的管家就迎了上來。
“老爺,方才衙門裡來人了。”管家湊到了徐有才的跟前,開口向他稟報。
“衙門來人?”徐有才停下腳步問道:“做什麼?”
管家回答道:“衙門裡說寧南侯的軍隊要路過咱們太倉州,要咱們準備一些糧秣酒肉,以慰勞大軍。”
“大軍到太倉州,衙門裡準備酒肉糧秣,關我什麼事兒。”徐有才不滿的嘟囔道。
徐有才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商人,也同樣是惜財如命。
可是衙門裡的那些人如今將糧秣酒肉的事兒攤派到了他的頭上,這讓他也是格外不滿意。
“準備多少糧秣酒肉?”徐有才問。
“糧食五十石,肥豬五頭,雞鴨各一百隻,上好的黃酒二十壇。”管家如數家珍的回答。
“他們怎麼不去搶呢!”
聽聞給他們徐家攤派了這麼多的東西,徐有才心裡也是忍不住的直罵娘。
他徐家的確是頗有一些錢財的,可是那都是他徐家的東西。
現在要他拿這麼多東西準備去慰勞軍隊,徐有才的心裡自然是不情願的。
“你找二爺,讓他想想辦法。”徐有才對管家吩咐道:“讓他去周圍的幾個村鎮徵集一些酒肉送過來,然後由咱們徐家送到衙門裡去。”
徐有才的二哥乃是太倉州衙門裡的一名官兒,在當地也頗有一些實權的。
現在為了避免自家出血,徐有才則是希望自己的二哥出面,從周圍村鎮百姓的身上搜刮一些東西,最後集中起來,以徐家的名義送到衙門裡去。
“那我這就去找二老爺。”
管家得到了吩咐後,也是徑直去找了當官的徐家老二,徐有貴。
徐有貴只不過是太倉州從六品的同知而已,可是在這一某三分地上,還是有幾分實權的。
在聽了自家三弟徐有才管家的話後,也是笑罵自己的三弟摳門。
好歹也是富可敵國的商賈了,這點酒肉錢糧都不願意出,著實是太吝嗇了。
可是畢竟是自家的事情,他又是官面上的人,也不能不管。
“你回去告訴老三,此事他不用管了,我來辦。”徐有貴笑著應承了下來。
“那就有勞二老爺了。”
管家也是向徐有貴道謝。
“你回去順便告訴老三,寧南侯的大軍就要過境,這些日子就不要在外邊走動了,好好在家裡待著。”徐有貴提醒道:“寧南侯麾下的兵可不怎麼規矩。”
左良玉麾下的兵馬雖多,可是良莠不齊,軍紀渙散。
徐有貴也是早有耳聞,所以也是多說了一句,提醒自己的三弟,要他也是注意自己的安全。
“二老爺,話我記下了,我一定回去轉達給我家老爺。”管家恭敬的道。
“行,去吧。”
徐有貴擺擺手,管家這才抱拳離開。
待管家離開後,徐有貴則是喚來了一名自己的親信。
“你帶人去周圍的幾個村鎮轉一轉,將攤派給我三弟家的糧秣酒肉解決了。”徐有貴對親信吩咐說。
“同知老爺放心,我必定將此事辦得妥當。”那親信也是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你多徵集兩頭肥豬,二十石糧食和一百兩銀子,你們分了,你們去跑一趟也不容易。”徐有貴補充道。
“多謝同知老爺恩典!”
那親信看到徐有貴如此的體恤下屬,也是抱拳道謝。
親信告辭後,旋即帶著一幫人去了太倉州郊區的一個鎮子。
“去,徵集十頭肥豬,二百兩銀子,一百石糧食,雞鴨兩百隻......”
那親信自己一個茶館內坐下後,旋即讓自己手底下的人去徵集東西。
“頭兒,怎麼徵集這麼多?”
他們可是心裡清楚,他們這一次出來向百姓徵集這些東西,那都是為了頂徐家老三徐有才的缺。
可是人家徐有才也不需要繳納這麼多東西給衙門裡啊。
“讓你們去就去,哪兒那麼多的廢話!”親信沒好氣地臭罵道:“太黑前將東西全部要拉回去,你們抓緊!”
親信的手下不敢怠慢,急匆匆的去了。
當地的保長,糧長很快就被召集了起來。
他們在得到了指令後,紛紛各自返回,挨家挨戶的去徵集雞鴨魚肉和糧食。
雖然江南地區富可敵國的豪族如同過江之卿,可是底層的百姓卻生活在水深火熱中。
每一次朝廷徵稅徵糧,最終都會落在他們這些貧苦的百姓身上,讓他們不堪重負。
這一次徐家老三徐有才不願意上繳錢糧酒肉,在他哥哥徐有貴的幫助下,直接又攤派到了百姓的頭頂上。
面對那些滿臉兇光的里長,糧長和太倉州里的來人,百姓雖萬分的不情願,可也只能交。
在這些人的強行徵收下,這個鎮子是鬧得雞飛狗跳。
可是這是州里同知下的命令,他們雖憤怒不已,卻只能乖乖的將自家的錢糧和肥豬雞鴨交上去,以避免落得一個牢獄之災。
當徐家將攤派轉嫁給了百姓的時候,別的豪門大戶自然也有屬於自己的一些門路去巧取豪奪。
衙門裡對於這樣的事情早已經司空見慣,所以直接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反正他們只要按時的收到足夠的錢糧雞鴨魚肉去交差,他們才不管到底是從什麼地方徵集而來的呢。
很快,太倉州衙門裡各種徵集而來的錢糧就堆積如山了。
“你們也都是辛苦了,各自去挑選一些吧,而後統統的送去兵營,以代表我太倉州官紳商賈,慰勞大軍。”
太倉州的知州讓一眾麾下的官員自己去挑選了一些好東西后,旋即命令將這些東西送到叛軍的兵營內。
左良玉麾下五虎將之一的李成率部剛抵達太倉州境內,剛安營紮寨。
大量的糧秣酒肉就送了過來,這讓李成的心情也是很好,對太倉州的官紳有不錯的印象。
“諸位放心,我部只是路過此處,不會久留。”李成也是對當地的官紳做出了保證:“我會約束弟兄們,儘量不滋擾地方。”
得到李成的話後,眾官紳也是放心離去。
畢竟他們的家業都在這裡,左良玉麾下的這些兵馬一向軍紀渙散,他們也擔心自己家的產業受到影響。
李成的確是對軍隊下達了命令,要求他們只是針對當地的勳貴進行打擊,而不要去動那些東林黨勢力的官紳。
因為現在左良玉和錢謙益等東林黨人人聯手奪權,他們下邊的人自然也要搞好團結,要聯手一致對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