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風凜凜,滴水成冰。
西安城的大順皇宮內,一眾大順的官員們鴉雀無聲的坐在火爐旁,面色沉重。
皇帝李自成坐在龍椅上,同樣是面色憔悴。
自清國攝政王多爾袞親率大軍攻他們大順而來,李自成就沒睡一個安穩覺。
好在潼關方面經過了連番的血戰,總算是守住了。
現在潼關外多爾袞的兵力一部分回援北京,一部分折損太大,不得不暫停了進攻,雙方陷入了僵持。
潼關方面雖戰事消停,可是陝北的局勢卻在不斷惡化。
面對清國和碩英親王阿濟格大軍的猛攻,扼守陝北的大將李過,高一功連戰連敗。
現在榆林,延安等重鎮相繼的淪陷,局勢不容樂觀。
訊息傳到了西安後,也是讓李自成不得不召集文武大臣,商議應對之策。
“朕讓你們來是商議迎敵之策的,不是讓你們來當啞巴的。”
李自成看到氣氛沉悶,抬眼看了一眼眾人後,有些不悅的道:“都說說,面對如今的局勢,我們應當如何應對?”
“老袁,你先說。”
李自成看到沒有人說話,將目光投向了綿侯袁宗第。
“現在陝北那邊韃子兵多將廣,其騎兵眾多,我看吶,得派增援過去,不然李過他們守不住。”袁宗第頓了頓後,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陝北是我們關中的門戶,一旦韃子攻破了陝北防線進入關中,我們將無險可守了。”文官丞相牛金星也是點了點頭,“我也贊成速派援軍去陝北,以穩住北部防線。”
李自成率領著大順軍一路退敗回陝西后,現在能控制的地區已經是很少了。
東部的潼關現在能守住,可是一旦陝北防線失守,那關中就危險了。
一旦失去了陝西關中這一塊控制區,他們就得再次的淪為四處流竄的流寇,這是他們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現在西京的守軍只有五萬餘人,能抽調北上增援的,頂多三萬人。”義侯張鼐也是眉頭緊皺,“一旦抽調的人馬過多,西京就空虛了。”
“可是僅僅抽調三萬人北上增援,杯水車薪,不一定能擋得住阿濟格的軍隊。”
張鼐看了一眼眾人道:“再說了,多爾袞在潼關外虎視眈眈,一旦他再次揮師猛攻,說不得還得增派兵馬去潼關......”
張鼐的話也是讓眾人眉頭緊鎖。
大順自從北京一路敗退回來後,折損了不少的兵馬。
許多歸附他們的明國降兵降將,也大多數反叛了出去。
導致的結果就是,現在他們兩線作戰,兵力捉襟見肘。
“要不臨時招募兵勇,馳援陝北?”一名文官開口道。
“臨時招募的兵勇遇到敵人一觸即潰,有什麼用?”張鼐嘆氣說,“關中十室九空,縱使我們將那些娃娃都徵調到軍中,又能湊齊多少兵馬呢?”
這些年陝西遭遇旱災蝗災,又烽火連天的,導致百姓損失巨大。
要是他們現在強行的徵召兵員,也是短時間難以徵調到足夠的兵馬。
“要不從潼關那邊抽調一些精銳兵馬,再從西京抽調一部兵馬,湊齊十萬大軍,北上馳援陝北防線。”牛金星建議說。
“潼關兵馬不可抽調。”袁宗第當即反對道:“多爾袞就在潼關外,一旦知曉守軍被調走,他勢必會猛攻潼關。”
“潼關可是西京的門戶,一旦失守,那整個關中就完了。”
眾人聽到這話後,也都是一個個眉頭緊鎖,大殿內再次陷入了沉默。
“軍師,你一向足智多謀,你說我們該當如何?”
李自成看到眾人說了半天,壓根就沒有一個可行的應對之策,開口詢問坐在一旁沒有說話的軍師宋獻策。
“陛下,我有一句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宋獻策猶豫了一番後,這才緩緩的開口。
李自成擺了擺手:“但說無妨。”
宋獻策看了一眼眾人後,這才開口道:“陝北的阿濟格兵力雄厚,而且騎兵眾多。”
“縱使我增兵去陝北,也頂多穩住陝北防線,與阿濟格形成對峙。”宋獻策道:“一旦敵人再從別處調集兵馬,那我們會立即處於劣勢,很有可能防線崩潰。”
“那到時候我們再無援軍,情況可能會更加的惡劣。”
李自成也是微微點頭,贊同這個觀點。
他們現在縱使是湊足了援軍去陝北,可是也無法擊敗阿濟格的軍隊,到時候反而會讓他們陷入被動的防禦。
“那你的意思是?”
李自成望著宋獻策,知道他既然如此說,必定是有了應對的辦法。
“既然陝北不可守,那就直接放棄。”宋獻策乾脆果斷的說。
“啊?”
“放棄陝北?”
“一旦陝北防線大開,那用不了多久,阿濟格的兵馬就會兵臨西京城下......”
宋獻策的話也是引得一眾文官武將也都是沒有預料到,滿臉的錯愕,震驚。
要不是他們熟悉宋獻策的話,甚至懷疑宋獻策已經被敵人收買了。
他這一計策,和引狼入室有什麼區別??
李自成同樣是面色有些陰鬱,這直接放棄陝北防線,這是什麼道理?
“陛下,諸位同僚。”宋獻策對著交頭接耳的眾人抱拳道,“現在我們兵力捉襟見肘,不能再繼續分散了。”
“兵力分散,最終的結果是被敵人各個擊破。”
宋獻策解釋道:“李過和高一功雖然連敗數場,丟了延安和榆林,可是他們主力尚存。”
“只要他們回撤到西京,加上我西京留守的兵馬,那我西京必定固若金湯!”宋獻策說,“到時候縱使是阿濟格兵臨城下,也奈何不得我們!”
“到時候我們城內有兵有糧,阿濟格遠道而來,必定是難以持久的,只要耗上數月,他們必定退兵。”
“說得輕巧,西京可是我大順的都城,豈能輕易的讓敵人兵臨城下?”丞相牛金星反駁道。
“再說了,萬一到時候他們不退兵,豈不是我們要被活活的困死在城內。”
宋獻策面對牛金星的反駁,並不氣惱。
“放心吧,我們是不會被困死的,縱使沒有了外援,我們有兵馬在手裡,突圍出去就是了。”
宋獻策道:“況且我們還有援軍在外呢。”
“我們在這裡牽制住他們的大軍,我們可命令留守襄陽等地的白旺等人率部切斷韃子的後路......”
“除此之外,現在明國的大軍已經開進了山東,重兵就壓在京輔之外,一旦韃子在這邊被我們拖住了,明國的軍隊肯定會趁虛而入,威脅北京城。”
“所以我們只需要集中兵力固守西京,到時候進退兩難的反而是韃子......”
聽到宋獻策的一番話後,方才還沉悶的眾人,也是突然感覺到眼前一亮。
這個從收縮防禦的辦法雖然讓西京置於險地,可是卻也是一個極好的應對敵人的辦法。
與其處處設防,幾線作戰。
不如集中兵力打守衛者,打消耗戰。
現在清國那邊想著速戰速決,他們就故意的囤積重兵與對方消耗,拖時間。
清兵遠道而來,糧秣運輸線漫長,明國又在側後威脅他們的京師,如此一來,清兵是耗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