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陽率領的大明野戰第一營強勢的奪下了兗州城。
大清國山東巡撫方大猷在亂軍中被殺。
大清國兗州知府高遠亂軍中被殺。
整個兗州城的大清官員死的死,逃得逃。
大明得以光復兗州,大明的旗幟重新飄揚在了城頭。
五日後,一路急行軍的穎王朱由榘抵達了兗州城。
野戰第一營指揮使秦陽親自率領各級軍官在城門相迎。
“指揮使秦陽,參見穎王殿下!”
秦陽率軍先後攻下了濟寧,兗州。
他戰袍染血,渾身透著彪悍的氣息。
“秦指揮使。”
朱由榘端坐在馬背上,上下打量著這個驍勇善戰的年輕指揮使。
“你們野戰第一營旗開得勝,連下兩城,開了一個好頭啊!”朱由榘高興的道。
“全託殿下洪福和弟兄們用命!”
指揮使秦陽抱拳道。
“打了勝仗還如此謙虛,不驕不躁,很好!”
朱由榘望著秦陽,當眾誇讚了他一番。
“多謝殿下誇讚!”
秦陽也是不卑不亢的向朱由榘道了謝。
總鎮鄭飛的心情也是不錯。
秦陽可是他手底下的人。
秦陽打了勝仗,他臉上有光。
鄭飛給秦陽使了一個眼色,秦陽當即會意。
“殿下,請入城!”
秦陽帶著一眾軍官讓開了大路,請朱由榘入城。
“好,入城!”
朱由榘興致很好,策馬向前,率先入城。
南門已經被炸燬了,他們是從東門入的城。
朱由榘這位王爺頂盔披甲,顯得英武不凡。
總鎮鄭飛,總兵官陳天宇,李應魁,張寧等人簇擁在他周圍,宛如眾星拱月一般。
在他們的身後,旌旗飄揚。
一隊隊大明的官兵邁著整齊的步伐,緩緩開進。
在兗州城街道兩側,密密麻麻的百姓已經等候在這裡了。
“拜見穎王殿下,穎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看到朱由榘入城,百姓也都是呼啦啦的全部跪下了。
城內響起了山呼海嘯的參拜聲。
兗州先後經歷了大順,大清,百姓被折騰的苦不堪言。
現在大明的軍隊打回來了,這讓他們歡欣鼓舞。
“諸位請起!”
朱由榘停住了戰馬,望著那跪伏一片的百姓,抬手示意他們起身。
道路兩側的百姓也都紛紛的站立了起來。
他們望著朱由榘身後那威武雄壯的軍隊,神情振奮。
“這些日子,諸位父老鄉親受苦了!”
朱由榘面向百姓,聲音遠遠的傳了出去。
“現在本王率領我大明王師打回來了!”
“這兗州還是大明的兗州!”
“我大明的百姓,以後由我大明的王師護佑!”
“以後,誰也不敢再欺辱你們!”
聽到朱由榘的話後,百姓們也是百感交集,許多人偷偷的抹眼淚。
以往他們痛恨大明,覺得活不下去。
可是經歷了大順和大清的統治後,他們這才發現大明的好。
至少大明不會讓他們剃髮易服,是尊重他們老祖宗的。
朱由榘舉行了簡單的入城儀式。
那盔甲鮮明的軍隊給了百姓極大的鼓舞。
整個兗州城隨著大明軍隊的進駐,不復往日死氣沉沉的模樣,變得充滿了生機。
這一次大明的軍隊與以往不同。
以往的大明軍隊軍紀鬆散,百姓避之不及。
可是這一次的軍隊卻軍紀嚴明,秋毫無犯。
大量的軍隊進駐,他們並沒有佔據百姓的房屋。
同時採買各類貨物也都公平買賣,讓百姓錯愕之餘,也是對朱由榘麾下的大明軍隊充滿了好感。
兗州府是朱由榘率部光復的第一個州府所在地,意義重大。
在入城後,他也是派人第一時間將報捷的訊息送回南京。
這樣的赫赫戰功,也必定會極大的增強他在朝廷中的影響力。
這一次他大舉進攻,短時間攻克了濟寧和兗州府。
他們在打了勝仗的同時,也窺探到了大清國在這一方向的兵力薄弱狀況。
所以朱由榘也沒閒著,在入城的當天,就召開了統帥部會議。
“現在我們短時間攻克濟寧和兗州府!”
“大清國在這兩地的兵馬不多,據可靠的訊息,別處的兵馬也不多。”
“除了濟南府外,各地駐紮的大多數都是一些綠營兵和漢軍旗兵。”
朱由榘在會議上,也是對當前的敵情進行了一個分析。
“現在他們的攝政王多爾袞正率部打李自成呢。”
“這是我們絕好的機會!”
“所以我們不能耽擱,要趁熱打鐵,迅速的奪取兗州全境,東昌府,濟南府等地!”
試探性的進攻獲得勝利,也讓全軍士氣高漲。
“本王決定,即日起,以野戰營為主,分頭攻取各州縣!”
先前他們兵分三路,那是穩紮穩打。
在窺探到了敵人的虛弱後,朱由榘也是膽子大了起來。
他決定分兵。
以野戰營為主力,迅速的突進。
如此一來,就能在多爾袞反應過來前,儘可能的佔領更多的地盤。
反正現在各府縣守衛的綠營兵,漢軍旗兵不多。
正好可以讓他手底下各野戰營去練練手。
戰場就是最好的訓練場。
各野戰營在淮安府訓練的時候,彼此也看不出一個優劣高低。
對於野戰營指揮使的能力,他也不好評判。
可是現在讓他們自己帶隊行動。
誰能打,誰勇猛,自然一眼就能看出來了。
“殿下,是不是太冒險了一些?”
“萬一大清國派出大軍過來,我們的兵馬一時間收攏不回來,那就麻煩了。”
總鎮鄭飛也沒想到朱由榘如此的大膽。
竟然要分兵進攻,還是分到野戰營這樣的小規模。
“打仗嘛,自然是要冒一些風險的!”
“只要我們打得夠狠,夠快,打得他們暈頭轉向!”
“他們縱使是集結了大軍,估計也是不知道去何處救援啊。”朱由榘笑道。
很快,朱由榘的命令就傳達了下去。
朱由榘這一次統領的大軍在兗州府迅速的分兵。
各野戰營指揮使宛如嗷嗷叫的小老虎一般,許多人連夜就率部出發了。
各個野戰營宛如一把把利刃一般,直插大清國在山東的統治區腹地。
僅僅兩日後,捷報就宛如雪片一片飛向了兗州府的統帥部臨時駐地。
“捷報!”
“丁貴野戰第三營攻佔寧陽縣,斬殺大清縣令一人,俘虜五百!”
“捷報!徐山率領野戰第八營攻佔曲阜縣!”
“捷報,許可進率領野戰第十一營攻取東平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