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榘現在麾下可是有數千胥吏,他們都是江南各府縣招募而來,渴望著建功立業,獲得官身呢。
所以從他們中選派一批人去山東地區,幫助劉鵬穩定治理地方,可以說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這些胥吏相當一部分曾經在各府縣當過書吏,師爺,所以對於任何的治理地方,頗有經驗。
加之他們在淮安府又經過了新政的相關培訓學習,很快就能夠正式的上任。
雖遠去山東地區,可是無論是待遇還是以後的機會,都是相當不錯的。
朱由榘相信,一旦選拔,必定有很多人會積極的報名參加。
“江北講武學堂的學員們不能光在課堂上學習戰陣之策,還得去軍中歷練一番,方可成才。”
“選派三百人為見習軍官,去劉鵬所部學習如何的行軍打仗。”
劉鵬所部身處前線,所以有更多的機會讓這些年輕的學員見識到真正的戰爭,能夠真正的活學活用。
“遵命!”
劉同也當即明白了朱由榘的意思。
名義上是讓這些學員去當見習軍官,去跟著學習打仗。
實際上也是對劉鵬的一個鉗制和監督,防止他隨著兵馬的擴充,而成為擁兵自重的軍頭。
這些見習軍官學習一陣後,只要立下了功勳,說不定就能夠正式的躋身基層指揮體系。
只要基層的各級軍官是聽話,那麼縱使是領頭的有想法,也得有所顧忌。
“這一次江北講武學堂的學員,不僅僅要選派去山東的,還要選派去野戰第一軍,野戰第二軍各部,以後要形成一個制度。”
“所有江北講武學堂的學員,必須在軍中歷練至少半年,才可獲得正式的結業,獲得相應的憑證。”
朱由榘是不相信人心的,所以他希望用一整套的制度去管人。
這樣不僅僅鍛鍊了那些學員的作戰指揮能力,同時也能加強各軍的基層管理能力。
這一次選派學員到各部當見習軍官,也是他朱由榘將手伸入高傑所部的一個試探。
高傑雖追隨他朱由榘,可是實際上他麾下的兵馬都是自成體系的。
各營的指揮使,以及兵團的提督總兵官,那都是高傑的舊將。
現在高傑雖然聽話,可朱由榘不能保證他一直聽話,也是想要逐漸的去融合掌控高傑所部。
當然,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朱由榘倒也沒有那麼心急。
這一次選派見習軍官去歷練,也算是一個試探和嘗試。
倘若是這一種辦法不行的話,那麼他會採取別的辦法。
這一次劉鵬在山東地區得到了很大的擴充套件,讓江北統帥府的核心人物也都是心情振奮不已。
朱由榘在進行了一番妥善的安排後,就讓眾人散去。
“殿下,鄭森到了偏廳,聽候召見。”
當眾人散去後,穎王府的總管曹洪文則是躬身來報。
“請他到書房。”
朱由榘聽說鄭成功到了,也是點了點頭。
鄭森也就是鄭成功,現在正在他的江北講武學堂學習深造,學習的頗為認真。
這一次朱由榘單獨的召見他,也是想透過鄭森,打通與他老爹鄭芝龍的聯絡。
當朱由榘收拾完畢到了書房的時候,鄭森已經被請到了書房內候著呢。
“參見穎王殿下。”
鄭森可是崇禎十一年的秀才,長得頗為俊朗。
看到穎王朱由榘後,也是恭敬的行大禮。
“明儼,不必拘束,坐下說話。”
朱由榘上下的打量了一番鄭森後,熱情的招呼他入座。
一名伺候的小太監將兩杯熱氣騰騰的茶水送到了書房後,則是躬身退了出去,僅留下了朱由榘和鄭森兩人。
“明儼可曾婚配?”
朱由榘看到沉穩坐在椅子上的鄭森,也是微微的點頭。
不愧是大海盜鄭芝龍的兒子,這一份沉穩氣度,就不是一般人可比擬的。
“回稟殿下,我在崇禎十四年迎娶了前禮部侍郎的侄女......”
看到朱由榘很隨和的拉家常,鄭森感覺到疑惑的同時,也是如實相告。
“在江北講武學堂生活可還習慣?”
朱由榘點了點頭後,又繼續問。
“回稟殿下,一切都還習慣。”
“課業如何?”
“均為上上。”
“不愧是南安伯之子,虎父無犬子啊。”
朱由榘也是由衷的誇讚。
他實際上對鄭森還是頗有好感的,這是一位頗有民族氣節的人物。
當初他父親鄭芝龍投降後,他卻是執意的不投降,始終忠於大明,還是很有骨氣的。
鄭森現在還沒執掌軍隊,還是稍顯的有些稚嫩,聽到朱由榘的誇讚後,也是頗不好意思。
朱由榘又詢問了一些江北講武學堂課業的事情,詢問了他一些見解。
聽到鄭森的話後,朱由榘也是很滿意。
看來江北講武學堂對鄭森的思想方面的影響教育還是很好的,無論是格局還是視野,那都是超越了絕大多數人。
朱由榘是大明的穎王,又是江北的督師。
他坐鎮淮安府,讓闖賊不敢南下侵擾。
而且穎王所部軍紀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鄭森對朱由榘也是頗為敬重的。
為此,現在這樣一位偶像人物與他談話,他雖盡力讓自己保持鎮定,可是心裡卻相當的興奮。
“你可是朝廷不可多得的棟樑之才,本王有意讓你離開江北講武學堂,去軍中任職,你可願意?”
在寒暄了一陣後,朱由榘也是說明了此次談話的目的。
“我一切都聽殿下的。”
鄭森當初在國子監求學,老師就是江南大儒錢謙益,同時也是朝廷的禮部侍郎。
他離開國子監,主動地投入到了江北講武學堂,實際上也有他爹的意思。
他爹鄭芝龍麾下兵馬數萬,戰艦數千,可是官職卻始終不大,一直渴望得到朝廷的認可的。
只是朝廷礙於鄭芝龍所部先前是海盜,所以一直有所偏見,為此鄭芝龍雖實力很強,卻難以躋身高層。
直到不久前,皇帝朱由崧才給封了一個伯爺,成為執掌福建的老大。
鄭森眼看著國破家亡,自然也想投身行伍,報效朝廷的。
他甚至一度想回到福建去,在自己老爹的水師中任職,北上打流賊。
只是他老爹覺得跟著他們一幫老海盜混沒出息,所以送到國子監,又送到江北講武學堂,就是想讓他走高層的路子,有更好的發展。
現在聽到穎王朱由榘想調他到軍中任職,他自然是欣喜不已,總算是有施展抱負的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