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朱由崧那肥胖的身軀依靠在龍塌上,也是滿臉的懵逼。
馬士英這個內閣首輔請辭了,那誰來管朝廷的這一攤子事兒?
他沒當皇帝前,那是雄心壯志,渴望成為漢武大帝那般的人物。
可是當了皇帝后,面對那紛繁複雜的事務,朱由崧很快就倦怠了,將其一股腦的扔給了馬士英這位內閣首輔。
他自己則是讓阮大鋮在江南地區大規模的選秀,為自己挑選大量的美人入宮侍奉,沉浸在溫柔鄉里難以自拔。
現在馬士英撂挑子不幹了,讓朱由崧這個甩手掌櫃心裡有些慌。
豈不是以後他得重新的面對好卷帙浩繁的奏報,不能與美人玩樂了?
“馬愛卿,你做事勤勉,朕是知曉的。”
“現在各地局勢糜爛,豈是你一個人之過?”
朱由崧可不願意這個大管家辭職,所以也是開口寬慰。
“諸位愛卿,你們要體諒馬愛卿的難處,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馬愛卿也是盡力了。”
“你們以後要多多幫助馬愛卿,將朝廷的事辦好,而不是動輒彈劾這個,彈劾那個......”
眾多朝廷大員也是聽出了朱由崧言語中的責怪之意,面露惶恐的躬身。
“臣等有負皇恩,請陛下治罪。”
朝廷大員們都是紛紛的躬身,滿臉愧疚的模樣。
“陛下,臣志大才疏,愧對陛下信任,還請陛下準允臣督師廣東,為朝廷籌措糧餉,以戴罪立功。”
皇帝朱由崧要挽留,眾多朝廷大員似乎也並沒有步步緊逼。
可是馬士英知道,那都是表面的東西。
這一次化解了眾人的彈劾,下一次能不能躲得過去,那可不好說。
為此,他也是鐵了心的要去當封疆大吏,而不是坐在內閣首輔這個火山口上烤。
“馬愛卿,你倘若去督師廣東,那朝廷的事情又當如何?”
“難道就不能留在朝廷,替朕分憂嗎?”
看到馬士英執意的要請辭,朱由崧的心裡也是有些不爽了。
他對馬士英可是信任有加,不僅僅他當內閣首輔,他兒子馬鑾還當著錦衣衛指揮使呢。
現在一點面子都不給自己,直接撂挑子不幹,這算怎麼回事。
“陛下,路閣老深得地方官民愛戴,有著豐富的治國治民經驗,如今執掌戶部,將一切又打理得井井有條,實乃朝廷棟樑。”
“臣斗膽舉薦路閣老擔任內閣首輔,替陛下分憂。”
面對皇帝朱由崧的責問,馬士英早已經想好了對策,直接將內閣大學士路振飛給推了出來。
路振飛也沒想到馬士英竟然舉薦直接當內閣首輔,也是有些懵逼。
“陛下,臣才資淺薄,難堪重任,還請陛下另擇良臣。”
路振飛的心裡的確是渴望當這個內閣首輔的,畢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可是他也明白,這個位子可是高處不勝寒啊。
自從馬士英擔任內閣首輔後,他與勳貴,東林黨的爭鬥就沒停止過。
現在馬士英主動的請辭,估計也是面臨的壓力太大,撐不住了。
他路振飛先前只是一個漕運總督而已,在朝廷更是沒有任何的根基,比馬士英還不如。
一旦自己擔任了這個內閣首輔,必定成為別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馬士英請辭讓東林黨,勳貴集團很高興,覺得總算是搞走了一個死對頭。
可是馬士英卻將路振飛往上抬,這讓他們宛如吃了死蒼蠅一般難受。
路振飛執掌戶部後,大肆的整頓戶部,清理冗官冗吏,導致許多東林黨一系的人被清理出去。
路振飛做事都是有章可循,讓他們東林黨吃了虧,還說不出什麼。
要是路振飛成為了朝廷內閣首輔,那他們豈不是更難受。
“陛下,既然馬閣老執意請辭,不如陛下就準允了他吧。”
“現在山河淪喪,饑民遍野,的確是需要一位能臣匡扶社稷,整軍備武,收復失地。”
禮部的右侍郎錢謙益跨步而出,勸說皇帝朱由崧同意馬士英的請辭。
馬士英聽到對方的話語中的貶低之意,臉上閃過慍怒色,卻是不好發作。
“江北局勢糜爛,朝廷各軍互相攻伐,馬閣老負有全責,理應受到懲處。”
都察院的左都御史劉宗周也是站出來附和。
“既然如此,那朕就準允馬愛卿請辭,就依你所言,去督師廣東,為朝廷籌措糧餉吧。”
朱由崧看了一眼馬士英後,同意了他的請辭。
“臣,謝陛下恩典。”
馬士英看到自己全身而退,也是高興的拜謝。
“陛下,史閣老執掌南京兵部多年,頗有才幹,可為內閣首輔。”
看到皇帝準允了馬士英請辭,東林黨人都是高興不已。
他們也是決定趁熱打鐵,將史可法這位東林黨人推到內閣首府的位子上去。
“臣附議!”
“臣附議!”
東林黨在朝廷的大員眾多,所以當即就有二三十人緊跟著附議。
史可法這位閣老看到眾多人舉薦自己,心裡也是頗為高興的。
他可是有著滿腔的抱負,只是奈何先前一直被馬士英壓制著,難以施展。
要是他當了內閣首輔的話,有大量士林中人支援,必定能有一番新的氣象。
“臣反對!”
當內閣大學士史可法正欲要站出來假裝推辭的時候,一道洪亮的聲音在殿中響起。
“陛下,史閣老做事猶豫不決,優柔寡斷,難堪大任。”
勳貴集團的安遠侯柳祚昌也是跨步而出,直接開口反對。
馬士英主動的退出了朝廷的權力爭奪,現在勢力最大的就是勳貴和東林黨。
勳貴集團對東林黨一向也是看不順眼的,先前暫時合作,那也是對付馬士英。
現在權力格局已經變了。
他們自然是不想東林黨的人上臺,執掌大權。
“當初史閣老作為南京兵部尚書,召集各地兵馬勤王時卻速度緩慢,以至於京師淪陷,兵馬還沒集結完畢......”
“迎立陛下之時,當初史閣老卻執意的要迎立廣西的桂王。”隆平侯張拱日也是站出來火上澆油。
果不其然,此話一出,皇帝朱由崧臉上的笑容也沒了。
畢竟當初史可法等東林黨人,那是執意的要迎立廣西的桂王,而不是福王朱由崧。
後受到局勢變化而改變了態度,可是畢竟也是有了汙點的,朱由崧可是記著呢。
這也是為何,東林黨人在朝廷勢大,朱由崧寧可使用馬士英,也不願意用史可法的緣故。
“擬旨,即日起,路愛卿為內閣首輔。”
皇帝朱由崧看了一眼正欲要反駁的東林黨眾人後,直接沒給他們開口的機會,直接拍板了。
他寧可使用路振飛,也不願意用史可法。
畢竟當初史可法可是不願意擁立他當皇帝的。
要不是看到東林黨人遍佈朝野,為避免影響大局,他早就將史可法給踢出朝堂了。
“臣,謝陛下恩典。”
皇帝都拍板了,路振飛也是苦笑了一聲,不得不硬著頭皮站出來拜謝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