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淮安城街頭的燈籠依次點亮,映照著城市的街道燈火通明。
以往天黑就回家睡覺的百姓們,也都是紛紛的攜帶著家人,上街閒逛。
大量的百姓湧上街頭,以至於街頭巷尾熙熙攘攘。
各種小商小販們在街道兩側叫賣聲,也是不絕於耳,甚至比白天還熱鬧。
大明朝許多的城市太陽落山後,幾乎都是要關閉城門,夜裡還要實行宵禁的。
可是在朱由榘坐鎮的淮安府,卻是改變了以往的規矩。
各處城門入夜後雖要關閉,可是城內卻不再實行宵禁,甚至允許開闢夜市。
白日裡忙忙碌碌的百姓們,夜間終於可以騰出時間閒逛和購買東西,倒是讓淮安城的夜市成為了江北獨樹一幟的存在。
此刻在距離江北統帥府不遠處的一個餛飩攤位上,幾名身穿布衣的中年人正坐在街邊的小木桌上。
他們時不時的朝著遠處戒備森嚴的江北統帥府張望幾眼,顯得很是躊躇。
“幾位客官,餛飩來咯——”
一名年輕的餛飩攤主端著托盤,將幾碗熱氣騰騰的餛飩端到了小桌上。
“幾位客官慢用。”
這幾名中年人收回了自己的目光,或許是有些餓了,拿起筷子就吃。
“恩,好吃!”
當那皮薄餡多的餛飩入嘴後,讓這幾名中年人也都是忍不住的開口誇讚了起來。
“沒有想到這街邊的小攤,竟然有如此的美味。”
這幾名中年人出身不俗,平日裡在府邸都是有專門的廚子燒飯做菜的。
就算是有應酬,那也是去上等的酒樓。
現在坐在街邊吃著熱氣騰騰的餛飩,自然是別有一番風味。
“這淮安府以往咱也是來過的,可是到夜裡就不許人上街了。”
“現在不僅僅城內的街道整飭得乾淨整潔,而且還開了夜市,當真是讓人耳目一新啊。”
“誰說不是呢,你看那些閒逛百姓人人臉上都帶著笑顏,而咱們海州那邊百姓形容枯槁,飯都吃不飽。”
“穎王殿下雖說嗜殺一些,可是殺的都是那些為富不仁的人,對於百姓卻是極好的......”
這幾名中年人邊吃著餛飩邊聊著,卻不知,那負責煮餛飩的小攤主也是有意無意的,豎起耳朵偷聽著他們的談話。
“海州那邊來的,好像是幾個喬裝打扮計程車紳,目前到淮安府的目的不得而知,稍後讓人盤查盤查。”
那小攤主趁著人不注意的時候,在收取一名貨郎餛飩錢的的時候,低聲說了幾句。
那貨郎離開了,不多時,一隊披甲執銳的巡邏兵則是走了過來。
看到這些披甲執銳的巡邏隊,那些遊逛的百姓卻是習以為常一般,該幹嘛幹嘛,並沒有絲毫的懼色。
而那幾名吃著餛飩的中年人,則是神色緊張了起來。
當帶隊的一名年輕的隊官走到他們跟前的時候,這幾名中年人額頭滲出了汗。
“你們是哪裡人氏,到淮安府做什麼?”
那名隊員對著這幾名中年人拱拱手後,開始了例行的盤問。
“軍爺,我們,我們是海州人氏,來淮安府做生意的。”
一名中年人在說話的同時,不動神色的掏出了一錠五兩重的銀子,要塞給帶隊的隊官。
“我們是淮安守備營的巡邏隊,按照軍法第三條,收受賄賂,當革職查辦,所以請收回去吧。”
那名年輕的隊官並沒有去接那遞過來的銀子,讓那中年人也是相當的錯愕。
大明的軍兵,還有不愛財的??
這當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軍爺,你們巡邏也是辛苦,一點小意思,不成敬意......”
那中年人還以為隊官嫌棄少,所以又摸出了一錠銀子。
“怎麼,想害我被革除出軍隊嗎?”
那隊官的聲音也是冷了下來。
“不是,不是。”
可是面對嚴肅的隊官,那中年人也只好訕訕的收回了銀子。
“你們方才說是做生意,那做的是什麼生意?”
那隊官拒收了對方的銀子後,旋即繼續的盤問。
那幾名中年人也是目光躲閃,回答也是遮遮掩掩的。
“倘若是你們再不說實話,我現在懷疑你們是闖逆那邊的細作,可以要將你們帶回去,嚴加審查了!”
那巡邏隊的隊官能夠在淮安府巡邏,自然眼睛毒辣。
一眼就看出來這幾名中年人在說謊。
在隊官的恐嚇下,那幾名中年人也是嚇得面色發白。
最終,他們不得不承認,他們是海州計程車紳,此行是想拜見朱由榘的。
只是江北統帥府戒備森嚴,加之朱由榘在清河縣對士紳大開殺戒,讓他們現在心存疑慮。
他們擔心自己這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所以一直在猶豫,要不要真的去見朱由榘。
那隊官又細細的核查了這幾人的身份後,這才將情況報給了江北統帥府。
這幾名士紳也是懷著忐忑的心情,被帶到了江北統帥府內。
“你們要見本王?”
不多時,一名面容硬朗的年輕人邁步進入了客廳,目光投向了幾名坐立不安計程車紳。
“啊?”
聽到朱由榘的話後,這幾名士紳也是愣住了。
本王?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殺人如麻,心狠手辣的穎王?
可是太年輕了吧......
“草民,參見穎王殿下,穎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他們幾人彼此的對視一眼後,也是慌忙的從椅子上站起來,向朱由榘行大禮。
“起來,坐。”
朱由榘大不咧咧的走到了主位坐下。
可是這幾名士紳卻是站在那,大氣都不敢出。
他們冒著性命風險來淮安府,就是見穎王的。
看到戒備森嚴的江北統帥府,他們硬是沒有敢去。
現在卻不曾想到,這麼輕易的見到了朱由榘這位穎王。
“你們渾身抖什麼,本王又不吃了你們。”
看到幾名站在那裡大腿發抖的幾名士紳,朱由榘也是不由的好笑。
但是朱由榘卻不知道,自己的威名響徹江北。
現在那些士紳豪強,聽到他的名字,都渾身發顫呢。
朱由榘現在就坐在他們跟前,他們不怕才怪呢。
“說吧,你們想要見本王做什麼。”朱由榘盯著他們幾人問。
“穎,穎王殿下,我們是來通風報信的......”
一名士紳終於強壓住了心頭對朱由榘的恐懼,牙齒有些打顫的說。
“哦,具體說說看。”
“穎王殿下,前些天桃源縣,安東縣,鹽城等地的縣令大人召集了我們,要我們集結家丁,湊足銀兩,以對抗穎王殿下......”
這幾名士紳不願意攪合到對抗朱由榘的陣營中,同時覺得朱由榘更有發展前途,對抗只有死路一條。
所以這才喬裝打扮,跑到淮安府來,希望通風報信,順便能夠將自己從事件中摘出去,避免滅族之禍。
畢竟穎王在清河縣砍了近三千腦袋,他們也不想自己的家族遭遇這樣的下場。
“他們是不是要想要湊齊三百萬兩白銀,請求劉良佐出兵夾攻本王?”
朱由榘臉上平靜如水,笑吟吟的盯著他們道。
“啊?”
“殿下您都知道了??”
他們這幾人原本是想借助這一件事情,將他們的家族摘出去,避免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可是誰曾想,穎王朱由榘竟然早就對具體的情況,瞭如指掌了,這讓他們的心裡也是相當的沮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