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5章 大力宣傳

清河縣下轄二十七鄉鎮,這幾日到處都是披堅執銳的兵士往來,空氣中瀰漫著肅殺氣氛。

以往那些橫行鄉里,魚肉百姓的豪門大族,一個個都被鎖拿羈押。

面對這突然的變故,鄉野百姓也都是議論紛紛,不知道這些豪門大戶犯了什麼事兒。

好在僅僅過了兩日,就有那軍紀嚴明的兵士,拎著銅鑼四處吆喝了起來。

“周林家族橫行鄉里,欺壓百姓,濫殺無辜,人神共憤,奉穎王殿下令,將周林及其黨羽,捉拿歸案,三日後在清河縣城外斬立決......”

“馮宇家族販賣私鹽,勾結山匪,自崇禎三年起,殘害百姓性命一百五十一人,奉穎王殿下令,捉拿歸案,三日後在清河縣城外斬立決。”

“王虎家族欺君罔上,勾結貪官,私奪百姓田畝......”

在清河縣境內各處村鎮,那些兵士們邊走邊敲鑼打鼓,宣告著那些官紳豪族的罪行。

以往百姓們被欺壓了,他們礙於對方的強大勢力,都是敢怒不敢言。

可是現在這些豪門大族直接被統統抓了起來。

當得知這些人三日後要被斬立決的時候,百姓們在錯愕後,則是歡呼雀躍。

“報應啊,他們終於遭報應了!”

“孩兒他爹,你可以瞑目了。”

“他們就該千刀萬剮,我家的田地就是被他們巧取豪奪了去。”

“穎王殿下是青天大老爺啊,終於顯靈了......”

百姓們被欺壓得太久了,心裡積壓著幾十年的怨氣。

現在穎王朱由榘要替他們做主,他們在痛斥那些貪官汙吏,豪門大族的同時,對穎王朱由榘也是感恩戴德。

特別是許多百姓中有被那些大家族謀害了親屬性命的,一個個痛哭流涕,覺得穎王朱由榘總算是要給他們申冤報仇了。

以往清河縣以及下邊各處鄉鎮村落,大多數都是被那些豪門大族所把持著。

百姓縱使有任何的不滿意,他們也是無處伸冤,反而會遭遇到打壓報復。

畢竟大明朝之所以局勢糜爛到如今的地步,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那是數百年的積弊造成的,特別是大明朝各處縣鄉,已經爛透了。

百姓除了受到欺壓,還是受到欺壓,無處申冤。

這也是為何,李自成的大順軍每一次戰敗,很快就能捲土重來,彷彿是打不死的小強一般。

因為天底下有千千萬萬受到欺壓的百姓,只要李自成他們振臂一呼,必定雲集景從。

官兵無論是裝備還是戰鬥力,當初比起義軍都是強上不止一籌的。

可是始終難以剿滅各路起義軍,那是因為官兵越打越少,起義軍卻是越打越多。

最為根本的原因,那是因為起義軍擁有著源源不斷的兵員,那受到欺壓無處申訴的百姓,就是起義軍最大的兵源。

朱由榘知道想要打敗大順軍,想要擊敗八旗兵,必須要斬斷大順軍等的兵源。

他這一次派出了兵士直接進入了鄉鎮村落敲鑼打鼓,宣傳那些貪官劣紳的惡行。

也是越過了鄉鎮一層把持話語權的那些士紳,直接與百姓展開接觸,以達到最佳的效果。

隨著一隊隊兵士直接深入到了村鎮,將具體的情形告知了最為廣大的普通百姓。

百姓們在歡欣鼓舞的同時,心裡的冤屈和苦悶,也都宛如倒豆子一般倒出來。

他們紛紛的向這些願意為民做主的兵士們申冤,控訴自己的遭遇。

那些兵士們自然是將他們的冤屈一一的登記,而後立即佐證,一旦查實,立即抓人。

以往在鄉鎮耀武揚威的那些老爺們,面對那些披堅執銳的兵士,連反抗都顯得是那麼的無力。

隨著一名名老爺們被抓,百姓們的情緒也是被調動了起來。

他們紛紛的控訴檢舉那些為非作歹,濫用私刑計程車紳。

許多還在觀望計程車紳看到這樣的局面,自然是嚇得亡魂皆冒。

原本他們還想聚集起來,煽動百姓鬧事,以對抗穎王朱由榘呢。

可是現在百姓紛紛的站在穎王那邊,讓他們頓時陷入了被動狀態。

一些聰明計程車紳看到形勢不妙,當即收拾細軟,帶著自己的親近家人,試圖連夜逃離清河縣。

可是野戰第三兵團一萬餘精銳兵馬入駐清河縣,各處官道,小路以及河道盡數被封鎖。

沒有提督總兵官李大忠開的路條,那是一隻蚊子也別想飛出去。

清河縣境內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檢舉,抓捕行動。

最開始李大忠他們僅僅是抓那些豪門大戶以及他們的黨羽,抓了兩千餘人。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抓的人那是越來越多,甚至連鄉鎮一級的那些保長,甲長也都紛紛被抓捕。

穎王朱由榘介入了清河縣事件,宛如在清河縣境內颳起了一道颶風一般,許多那些家族的陳年舊賬也被翻了出來。

經過了數日疾風驟雨般的抓捕,清河縣境內轟轟烈烈的抓捕行動總算是接近尾聲。

可是事情並不算完,因為對於這些被抓之人的審訊處置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

第一批七百餘名罪證確鑿的官紳,成為了參軍司司長劉同監斬的第一批人犯。

要當眾行刑的宣傳早已經深入到了鄉野村鎮,所以還沒到行刑的時間,就有百姓成群結隊的趕赴了清河縣。

這些都是被欺壓得以往喘不過氣來的窮苦百姓。

他們聽說朱由榘要對這些人斬立決,可是他們覺得還是要眼見為實,所以決定親眼看著那些老爺們伏首。

為了能夠親眼看到那些惡人得到報應,十里八鄉的百姓,甚至天沒亮就舉著火把往清河縣縣城的地方趕。

無數的火把宛如涓涓細流一般,從四面八方匯聚到了清河縣城外。

這些百姓們臉上帶著一絲緊張,期待,同時心裡還多了一些忐忑。

畢竟那些被抓的人,都是豪門大戶,穎王真的敢殺他們嗎?

百姓們對於這一點,心裡還是存在著一些疑慮的,這也是為何他們寧願從很遠的地方趕來,也是親眼看這一幕的原因所在。

負責此次監斬的參軍司司長劉同得到訊息後,也是爬上了城頭。

當他看到天還沒亮,許多百姓竟然舉著火把提前過來了,他的心裡也不是滋味。

這些百姓寧願從很遠的地方趕到清河縣,也要看到那些橫行鄉里,魚肉百姓的豪門大戶伏法,足見他們是多麼的不得人心。

大明朝正是有了太多太多這樣欺壓在百姓頭頂上作惡的人,才導致局勢不斷崩壞,丟了大半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