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叫蟲鳴,明月高懸。
淮安府一處幽靜的庭院內,燭光搖曳,酒香瀰漫。
董文銳滿臉的苦悶色,正抓著酒杯在大口的喝酒。
“想當初我們董家給穎王了八百萬兩白銀,以資他招兵買馬,可以說家底兒都掏給他了。”
“我也跟著他鞍前馬後的伺候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
董文銳這位剛升任河南督師,可是現在卻沒有絲毫的高興,反而是滿肚子的怨氣。
“對,董督師你們一家對穎王那可是鞠躬盡瘁啊。”
“倘若是沒有你們的大力支援,他又怎麼會有今日呢。”
禮部的欽差大臣和兩名屬官看到發著牢騷的董文銳,也是深以為然的點頭。
“對啊,我們家對穎王那可是傾其一切啊!”
“要不是我們家的大力支援,他現在別說組建軍隊了,估計連一營的兵馬都拉不起來。”
“現在他倒是翅膀硬了,就想要一腳將我給踢開了......”
“這簡直就是忘恩負義!”
董文銳邊喝著酒,邊抱怨著穎王朱由榘對他的種種不公。
“董督師,小聲點,小心禍從口出啊。”
“現在穎王在江北勢大,一旦讓他聽你抱怨,說不定就要那你開刀。”
欽差大臣吃了一筷子菜後,也是好心的勸說董文銳。
“怕個他屁,他不就是江北督師嗎??”
“老子現在也是河南的督師了,我不懼他!”
董文銳或許是喝多了,聽到勸阻後,非但沒有收聲,反而罵聲更大了。
“來來,吃菜吃菜。”
欽差大臣沒有端著架子,反而熱情的招呼董文銳吃菜。
“董督師,你放心,穎王要是真的對付你的話,朝廷也不會不管的。”
“畢竟你現在可是朝廷任命的督師,可不是他穎王任命的督師......”
“錢大人聽說你驍勇善戰,對你也是頗為欣賞的,只要你在河南那邊好好的幹,到時候封侯拜將,不在話下。”
欽差大臣看著醉醺醺的督師董文銳,也是給他畫著大餅。
“錢大人聽說過我?”
董文銳也是有些受寵若驚。
“那可不,你可是敢死營的總兵官,在江北那可是赫赫有名的。”
“錢大人對你很是欣賞呢。”
“錢大人可是說了,以後有機會到了南京,一定要你到他的府上去坐一坐。”
聽到欽差大臣的話後,董文銳的臉上也是露出了喜色。
“我一個粗魯莽夫,錢大人不會嫌棄我吧?”
“董督師你現在可是朝廷的肱骨棟樑之才,錢大人欣賞你都來不及呢,又怎麼會嫌棄你呢。”
這一次董文銳和朱由榘鬧僵了,欽差大臣也是趁機的離間他們的關係。
在欽差大臣的一番甜言蜜語的拉攏中,董文銳這位河南督師,也是重新的找到了靠山,那就是禮部的侍郎錢謙益。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在融洽的談話中,彼此的關係也是更近了一步。
“河南那邊現在大多數地方都是被闖逆所佔據,我雖為朝廷封的河南督師,可是手底下卻無一兵一將,也無一分錢糧。”
“現在我是空有一腔報效朝廷之心,卻是有心無力......”
董文銳在說這話的同時,也是苦悶的仰頭又是灌了一大口酒。
“董督師不必擔憂,你既然願意聽從朝廷的調遣,朝廷自然會將這一切安置妥當的。”
“我們這幾日就要回返南京,屆時定將你對朝廷的忠心,稟報陛下。”
“你只需在淮安府再留滯一些時日,到時候幾十萬兩募兵和購買兵器的銀子,就會送過來。”
“到時候有了銀子,這招兵買馬的事情,可就靠你自己了。”
聽到朝廷要給自己調撥一些銀子,董文銳也是眼睛一亮。
“朝廷當真會給我調撥銀子?”
“那是自然,你可是朝廷的督師,豈能讓你孤身一人前往河南?”
“你只需好好的招兵買馬,靜待時機。”
“現在朝廷已經決議派遣左樊第大人北上,屆時聯虜平寇,不會讓你一人衝鋒陷陣的......”
看到拉攏董文銳已經成功,欽差大臣也是透露了一些朝廷的機密給董文銳。
“既然如此,我董某就一切聽朝廷的。”
“這以後還得多多依仗欽差大人。”
“好說好說,畢竟同殿為臣......”
在庭院內,董文銳和欽差大人幾人推杯舉盞,氣氛也是格外的融洽。
酒足飯飽後,董文銳這才有些醉意的在幾名親衛的攙扶下,告辭離開。
“這一次欽差大人您拉攏董文銳成功,錢大人必定是很高興的。”
看到董文銳離去後,一名屬官看著欽差大臣,也是對他佩服不已。
“錢大人還是有遠見卓識了,現在我們在朝堂上被馬士英他們壓一頭,無非就是沒有兵馬為後盾。”
“現在錢大人他們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了,正在積極的聯絡寧南伯那邊呢。”
欽差大臣也是面露笑容:“現在能夠將董文銳拉攏過來,倒也是一個意外之喜。”
“原本是想他去河南那邊送死的,現在既然成了咱們這邊的人,那就讓他在淮安左近先待著吧,順便整訓出一支兵馬,他有這方面的經驗......”
欽差大臣想了想叮囑道:“安排幾個得力的人手,暗中保護一下董文銳。”
“這一次他脫離了穎王那邊,穎王可是心狠手辣的,我擔心他對董文銳動手。”
“不會吧,穎王這點肚量都沒有?”
屬官也是覺得是不是有些太小題大做了。
“咱們挖了穎王殿下的牆角,防止他狗急跳牆嘛。”欽差大臣緩緩的說。
“再說了,我們對董文銳瞭解的不深,派人盯著點,防止他三心二意,耍了咱們。”
“那行,我回頭聯絡幾個靠得住的人,暗中保護一下董文銳。”
屬官聽到欽差大臣的話後,也是覺得頗有道理,點了點頭。
“早點回去歇著吧,明兒個咱們去清河縣。”
“張文山他們對穎王不滿,這個倒是可以好好的利用利用,讓他們鉗制一番穎王倒也是好的。”
朱由榘在江北折騰出了大動靜,打破了江北的權力格局,甚至導致朝堂幾股力量捲入爭鬥。
現在他們也都紛紛的意識到,朱由榘這位王爺不是省油的燈,所以重新的審視了一番這位王爺,也在積極的改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