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三大餉乃是我江北軍餉的主要來源之一,一旦不再徵收,那兵士的軍餉可就沒有著落了。”
山陽縣的縣令楊高看了看左右後,這才站起來拱了拱手,提出了自己的擔憂。
朝廷賦予了江北便宜行事之權,意思也很明確,相當一部分的軍餉需要他們自己就地解決。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三大餉,不再經過朝廷之手,由江北四鎮自己徵收。
朱由榘現在直接廢除了三大餉,無疑影響到了他們軍隊兵士的軍餉來源。
“楊縣令無需擔憂,兵士軍餉的缺額問題,本王自有別的地方補足。”朱由榘緩緩的說。
“既然殿下胸有腹策,那下官就不再多言。”
山陽縣知縣楊高當即也就不再多言,拱拱手後,旋即坐下了。
“第二項,則是在淮安府成立江北稅務總局,各縣新設立稅務司。”
稅務總局?
稅務司?
參軍司司長劉同的話,讓楊高他們這些縣令,也都是面面相覷,不知道朱由榘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實際上在大明的地方,是有專門的機構負責徵收稅務的。
其中戶部下設四個清吏司,各省是承宣布政使司主管,課稅司,稅庫司,河泊所等機構負責收稅。
可是現在這些機構已經相當的臃腫,除了他們之外,還有皇帝派出的各種太監,以及各級地方官的人,都是收取各種各樣的稅。
這些人中飽私囊習慣了,倘若是繼續由他們負責徵稅稅賦的話,他朱由榘對地方上的改革,就難以落實到位。
他現在手裡有的是兵,現在主要則是抓錢糧,自然要單獨設立一個新的機構,取代原來的稅務機構。
“江北稅務總局,直接聽命於穎王殿下。”
“各縣的稅務司,直接聽命於江北稅務總局。”
“各縣,鄉鎮的所有賦稅雜稅,以後均由稅務司負責徵收,任何人不得擅自插手。”
知縣楊高也是一個聰明的人,聽完參軍司司長劉同的話後,當即也是明白了。
這是直接剝奪了他們這些地方知縣的插手錢糧的大權,變相的將錢糧大權全部收攏了回去。
他也是不得不佩服朱由榘了,如此一來,既避免了地方各級官吏層層加碼盤剝。
同時也避免了下邊的官員陽奉陰違,導致錢糧難以為繼的問題。
要知道,江北稅務總局,地方的稅務司,背後站著的可是穎王,誰敢不從?
“江北稅務總局下設緝私總隊,即日起,他們將負責打擊鹽,鐵器,糧食,布帛等私賣以及偷稅漏稅行為。”
大明朝不僅僅有田賦,實際上從中期開始,就已經開始徵收商業稅了。
只是缺乏強有力的收稅執行機構和相適應的政策,導致官商勾結,最終那些大家族,大商人反而都沒有收到稅。
那些小作坊,小商人反而成為了交稅的主力軍,極大的打擊了商業的繁榮和積極性不說,收取的數額還少。
朱由榘這一次在稅務總局下設立緝私總隊,就是作為一支武裝力量,專門打擊那些大家族,大商人偷稅漏稅行為。
爭取在減輕百姓負擔的同時,在商業稅這一塊將不足的缺額補上來。
避免大商人,大家族壟斷行業,讓小商人,小作坊也能夠成長起來,最終形成商業的繁榮。
要知道,在後世的時候,什麼針對百姓的農業稅早已經取消了,國家的財政主要來源之一就是商業稅。
只要商業繁榮了,在商業領域能夠掙到錢了。
那些豪門大戶自然也會湧入商業領域,而不是死盯著百姓的那一點點土地,讓他們沒有活路。
朱由榘決議除了將稅務一整塊從地方剝離出來外,還對各種苛捐雜稅進行整合。
在他的構想中,先前的各種苛捐雜稅直接全部廢除,僅僅收取百姓的田賦即可。
朱由榘甚至想要對那些豪門大戶徵稅,可是最終他覺得還是不能操之過急,得徐徐圖之。
畢竟他剛剛有起色,要是將那些豪門大戶都給得罪了,等於得罪了士紳,將會四處樹敵。
為此,他決定暫時維持原狀,讓那些免稅的豪門大戶,繼續享受一段時間的免稅的日子。
只要到時候他真正的變得強大了起來,到時候直接如同在山東那邊劉鵬一樣,實行一律平等的政策,田地越多的人,交的稅賦越多。
到時候擁有大量田畝的豪門大戶,自然會吐出大量侵佔的土地。
畢竟一旦階梯徵稅了,擁有大量土地,那不是收益,而是一個負擔了。
當然,這些稅務相關的事情,朱由榘並沒有在這一次的會議上讓劉同闡述細節。
反正給這些人講了,他們也聽不懂。
以後直接授意稅務總局以及各地的稅務司,照著執行即可。
“第三項,則是將成立江北政務總署,下設吏,戶,禮,工,刑,工六司,專司負責江北各縣的一切民務,直接聽命於江北統帥府。”
大明朝經過無數年的發展,無論是朝廷中央,還是地方各級府衙縣衙,不僅僅冗官冗員嚴重。
而且彼此的關係也是盤根錯節,導致整體的工作效率那是相當的低下。
有時候朝廷一個命令下來,到了地方直接變了樣子,甚至難以執行下去。
朱由榘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理清楚其中盤根錯節的關係,可是他卻需要一個真正聽話又高效的地方管民的機構。
所以乾脆另起爐灶,直接成立江北政務總署,成立各司,直接對他負責。
這個江北政務總署直接聽命於江北統帥府,看似是江北統帥府的一個內設機構。
可是實際上背後有朱由榘這個穎王支援,以後各項命令,將會從這裡發出。
江北政務總署將會架空朝廷在江北的各級機構,在時機成熟的時候,直接取而代之。
最開始朱由榘對軍制的調整,對稅務的調整,都讓那些知縣覺得沒有什麼。
可是看到朱由榘成立這個政務總署後,一股濃烈的危機感,頓時籠罩在了他們的心頭。
他們可是朝廷任命的地方父母官,現在朱由榘的意思很明顯了,直接另起爐灶,有一腳將他們踢開的意思。
山陽縣知縣楊高面色也是陰晴不定,他沒有想到朱由榘竟然有如此的想法,他突然覺得,自己的前途命運也站在了一個新的岔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