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縣縣令張文山當眾質問穎王朱由榘,官廳內的空氣當即凝固了一般。
眾人的目光齊刷刷的朝著張文山望去,他頓時成為了官廳內的焦點。
這個二傻子看不清楚形勢嗎?
竟然當眾跳出來質問穎王,絕對是活膩歪了。
參軍司司長劉同心裡在暗罵的同時,也是不得不站出來替朱由榘解圍。
“張知縣,朝廷賦予殿下在江北的便宜行事之權,這個......”
劉同臉上擠出了一絲笑容,試圖給張文山這位知縣解釋。
“你姓甚名誰,在這裡有你說話的份嗎?”
“本官問的是穎王殿下,你胡言亂語什麼?”
誰知道參軍司司長劉同的話還沒說完,張文山就對著劉同開噴了。
“你......”
劉同也沒想到自己堂堂的參軍司司長,竟然被人當眾懟了,也是面露怒容。
“兵者國之大器也,未經朝廷準允,穎王殿下擅自的整軍換將,下官倒是想問一問,穎王殿下這是想要犯上謀逆嗎?”
知縣張文山目光盯著一言不發的朱由榘,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繼續的質問起來。
“你算什麼東西,膽敢質問穎王殿下!”
“朝廷都沒說什麼,豈容你在這裡聒噪!”
看到張文山對朱由榘連發質問,沒有絲毫的尊崇之意,剛升任大明第一軍總鎮的鄭飛也是一拍桌子,當即怒目而視。
“你敢辱罵朝廷命官,我要上奏朝廷,參你一本!”
面對殺氣騰騰的總鎮鄭飛,知縣張文山也是絲毫不懼,當即揚言要向朝廷告狀。
“他孃的,你還蹬鼻子上臉了是不?”
“看我今日不打掉你的門牙!”
鄭飛屠戶出身,骨子裡還是比較兇悍暴躁的。
現在遭遇到了知縣張文山一而再再而三的挑釁,他也是當即挽起袖子,就要衝過去暴揍張文山。
知縣張文山卻是冷笑連連,昂首挺胸,絲毫不懼鄭飛的威脅。
“姓鄭的,今日你要是不打掉我的門牙,你就是孬種——”
張文山看到鄭飛欲要衝過來,卻還在繼續的挑釁。
“孃的,反了天了!”
“這裡是江北統帥府,不是你的清河縣衙!”
鄭飛這位大明野戰第一軍的總鎮,也是氣得暴跳如雷,推開了勸阻他的弟兄,繞過長條桌,徑直奔那張文山去了。
一時間,方才還井然有序的官廳,頓時亂糟糟的一片,勸阻的,拉架的,混亂不已。
“夠了!”
正在這個時候,先前沉默不語的朱由榘也是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厲喝了一聲。
看到朱由榘黑著臉,亂糟糟的官廳內也是驟然的安靜了下來。
“你們,現在滾出去——”
朱由榘指著氣呼呼的總鎮鄭飛和滿臉傲氣的知縣張文山,聲音中帶著火氣。
“遵令!”
鄭飛這位總鎮惡狠狠地瞪了一眼那知縣張文山後,當即氣鼓鼓的出了官廳。
鄭飛雖然氣憤不已,可是朱由榘的面子,他還是要給的。
“哼,與爾等不屑為伍!”
“告辭!”
知縣張文山冷眼看了一眼滿座的眾人後,也是拂袖而去。
看到鄭飛和張文山離開後,官廳內的眾人有人幸災樂禍,也有人滿腔氣憤,還有一些人則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
“朝廷賦予本王便宜行事之權,那軍制的調整,將官的任命,本王一人說了算,無須朝廷準允!”
“你們是不滿也好,不爽也罷,在這江北的地界上,是龍給本王盤著,是虎給本王臥著!”
“誰要是再膽敢如同今日這般當眾對本王發難,別怪本王翻臉不認人!”
朱由榘冷厲的目光掃視了一番那邊心思各異的淮安府各級文官,言語中警告意味十足。
淮安府的這些縣令們,面對強勢的朱由榘,面色也都是陰晴不定,不知道心裡在想什麼。
“劉司長,你繼續。”
朱由榘敲打了一番眾人後,這才示意參軍司司長劉同繼續開會。
“方才說的是軍隊的調整和將官的任命,接下來說一說各縣的事情。”
參軍司司長劉同深吸了一口氣,平復了一下自己的心態後,繼續的開口。
朱由榘這次不僅僅對軍隊的編制重新的進行了一個調整,還有意的插手地方。
畢竟他可是想將交通便捷,土地肥沃的淮安作為一個穩固有力的後方打造的。
現在解決了明面上的軍事威脅,自然要著手對地方進行一番大刀闊斧的整頓。
“第一項,則是對稅務的調整,即日起,第一,第二軍鎮防區各縣,取消遼餉,練餉以及剿餉!”
大明朝對外要與八旗兵打仗,又要對內又要剿滅各路起義軍,為此,出現了三大餉。
這三大餉可是在賦稅之外,額外攤派的,無疑加重了普通百姓的負擔。
正是因為百姓交不起稅,導致飯都吃不起,這才紛紛的逃離家園,甚至轉投義軍。
可是朝廷好不容易收上來的稅,又被那些貪官汙吏給貪墨了,一線作戰的兵士反而拿不到。
這就形成了一個嚴重的惡性迴圈,一線的兵士沒有足額的銀子,打仗也不賣力。
甚至許多的軍官吃空餉,一線的兵士數額不增反減,這就戰鬥力不斷的削弱。
而面對沉重的賦稅負擔,百姓紛紛逃亡,無形中增加了起義軍的力量。
大量百姓的逃亡,無疑讓稅收的收取變得越發的艱難,那些沒有逃亡的百姓,賦稅負擔更重了。
大明朝的財政逐漸的惡化,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局勢糜爛,不可收拾。
朱由榘對地方動的第一刀,那就是砍掉朝廷對地方加派的三大餉,以減輕百姓的負擔。
因為朝廷假若是每家每戶收取一兩銀子,那麼各級官員層層加碼,百姓最終繳納的銀子超過了甚至五兩。
他砍掉了這一塊,無形中讓那些各級官員也失去了層層盤剝的一個機會。
宣佈砍掉三大餉,讓各縣的縣令也都是面露驚愕色,沒有想到朱由榘這位王爺竟然如此的有膽魄。
別人都是不斷的加稅,以中飽私囊,他這位穎王倒好,直接砍掉了三大餉,以減輕百姓的負擔。
山陽縣的縣令楊高看著朱由榘,目光中也是閃過了一絲敬佩色。
只是楊高很擔心,那就是穎王如此輕易的砍掉三大餉,少了這一部分的收入,朝廷會同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