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榘派人押解了數千兩金子和數百萬兩銀子送給了朝廷,自然讓皇帝朱由崧欣喜不已。
“朕的這位胞弟非但不向朝廷伸手要銀子,反而送如此之多的銀兩給朝廷,實屬難得啊!”
南明朝廷倉促間成立,府庫那也是捉襟見肘。
武昌的左良玉伸手要錢糧,江北四鎮的兵馬同樣伸手要錢糧,戶部尚書路振飛可以說是焦頭爛額。
有廷臣甚至上奏請求加稅,以確保朝廷有足夠的錢財應付當前的局勢。
百姓的稅賦已經足夠沉重的了,一旦加稅的話,不需要闖逆打,江南估計就要烽煙四起。
為此,路振飛等閣老也是不敢輕易的加稅,擔心再次的激起民變。
現在朱由榘押解了兩百萬兩銀子和五千兩金子到南京,解決了朝廷的燃眉之急,自然讓滿朝文武心情愉快。
朱由榘的作所作為,比起那些只知道伸手要錢糧的四鎮兵馬和左良玉等人而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還是自家人靠得住啊。
朱由崧這位皇帝的心裡也是感慨不已。
“朕的胞弟替朝廷籌措到了如此多的金銀,緩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理應重賞才是!”
高興的朱由崧也是張口就來,表示要重重的賞賜朱由榘這位穎王,以表彰他向朝廷押解金銀之功。
重賞?
東林黨人聽到皇帝朱由崧的話後,也是不由的眉頭緊皺。
這位穎王現在可是親王,又是手握尚方寶劍的江北督師,可謂是位高權重。
要是再重賞的話,豈不是權勢更是滔天?
屆時形成尾大不掉之勢,對朝廷可是大大的不利。
“穎王殿下忠勇雙全,堪為我大明棟樑,理應重賞!”
東林黨出身的史可法也知道,不能再任由朱由崧給穎王加官進爵了。
要是再繼續的加官進爵的話,那以後再立功怎麼辦?
估計到時候只有皇位才能滿足他了。
可是不賞的話,難以服眾。
他主動的接過話茬,也是想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賞賜的規格和範圍。
“臣建議賞賜穎王殿下良田五千畝,宅院一座......”
史可法刻意的將賞賜的方向往財物方面引導,也是擔心朱由榘坐大,到時候朝廷難以控制。
反正賞賜一些田產宅院無傷大雅,只要不加官進爵就好了。
“五千畝良田太少了,理應賞賜一萬畝。”
禮部侍郎錢謙益也是明白了史可法的意思,當即開口附和。
“穎王殿下至今尚未婚配,不如陛下賜婚,以彰顯朝廷對穎王殿下的恩寵。”
內閣大學士馬士英自然也是知曉穎王已經權勢夠大了,所以在賞賜的事情上,難得的和東林黨人站在了同一陣營。
那就是賞賜別的什麼都可以,就是不能加官進爵,這是他們的底線。
他們可不想朱由榘成為一個擁兵自重,不受控制的藩王。
“陛下,殿下已經交代過了,他說現在朝廷艱難,他不要朝廷的任何賞賜。”
當廷臣們為如何的賞賜朱由榘而議論紛紛的時候,那名派來的押解官卻是突兀的開口了。
什麼?
不要任何的賞賜?
這穎王殿下竟然如此的體諒朝廷,著實讓他們這些人慚愧。
“朕的這位胞弟當真是大公無私啊......”
朱由崧這位皇帝的心裡也是感動不已。
有倘若是人人都如同穎王這般處處替朝廷考慮,那大明又怎麼會淪落到如此地步啊。
“朝廷雖艱難,可是該賞的卻還是要賞的,否則會讓功臣寒心。”
穎王朱由榘越是說不要賞賜,朱由崧這位皇帝越是覺得心裡愧疚,越是要賞賜一點什麼,否則他心裡不安。
他自己在南京這邊安安穩穩的享受榮華富貴,自己的胞弟在兵兇戰危的江北替自己打仗,還給朝廷籌措金銀,想想都讓人感動。
“殿下說他不看重錢財,這些都是身外之物,他願意替朝廷衝鋒陷陣,收復我大明故土,死而後已。”
那押解官看著皇帝朱由崧,慷慨激昂的說道。
多好的王爺啊!
竟然不愛錢財,願意為朝廷收復故土而不懼生死,如此大公無私,這天底下,打著燈籠都是找不到的。
皇帝朱由崧更是感動不已,為自己有這麼一位胞弟而感到自豪和驕傲。
滿朝文武也是議論紛紛,覺得朱由榘這位王爺太偉大了,簡直就是他們的楷模。
“殿下想要出兵收復山東地區,只是苦於現在兵馬大多不堪一用,他想編練一支善戰新軍……”
押解官此話一出口,諾大的朝堂頓時安靜了下來。
這是明目張膽的想要擴充自己的實力?
朱由崧這位皇帝卻不在意,他是信任自己這位胞弟的。
朱由崧問:“需要編練多少新軍,需要多少錢糧?”
“殿下曾說只需要編練五萬新軍,半年後,殿下就能將山東奪回來!”
押解官的話聲剛落,朝堂上就響起了唏噓的聲音。
好大的口氣!
半年內奪回山東?
說得倒是輕巧。
現在北方到處都是兇悍的闖逆和驍勇的八旗兵,別說是五萬新軍,縱使是五十萬也不一定能夠奪回山東的。
這穎王還是太狂妄了。
“編練五萬新軍需要耗費大量的錢糧,朝廷現在財力不支,此事緩一緩吧。”
史可法在略微沉思後,這位內閣大學士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穎王編練新軍。
藩王領兵本就讓他們忌憚和猜忌了,豈能眼睜睜的看著藩王坐大?
難不成以後再上演一場靖難之役?
無論穎王說的是如何的天花亂墜,這個編練新軍的事情,還是需要謹慎一些的。
“殿下說了,編練五萬新軍不需要朝廷一粒糧食,一兩銀子。”
“而且殿下願意立下軍令狀,倘若是半年內無法收復山東,他立即解散新軍,自卸督師。”
史可法的話音剛落下,那押解官的聲音再次的響起。
聽聞此話後,史可法的面色也是變得有些難看。
“五萬新軍,不要朝廷的糧餉,他們吃什麼?”有廷臣提出了疑問。
“殿下自有籌措錢糧之法。”押解官回答。
聽到這話後,臨淮侯李祖述的面部表情則是狠狠地抽搐了幾下。
因為他已經深刻的體會到了朱由榘的錢糧籌措之法了,那就是對勳貴和鄉紳財主動手!
這和強盜有何區別?
關鍵是朱由榘滿肚子的壞水,搶了他們的東西不說,還送出一部分給朝廷,將皇帝哄得開開心心的,搞得他們告狀都告不了。
畢竟皇帝也分贓了......
--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