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8章 說情

“殿下,巡按御史王燮王大人求見。”

穎王朱由榘正舉著指揮棒給參軍們講述沙盤的時候,侍衛掀開了簾布,朗聲的通報。

軍帳內頓時安靜了下來,朱由榘則是滿臉的疑惑。

他和巡按御史王燮不熟,他找自己做什麼?

巡按御史代天子巡視各地,品階雖不高,可是權力卻是不小的。

大事奏報,小事立決。

朱由榘略一思忖後,還是決定去見一見這位王御史。

“你們按照本王所說認真學習,本王去去就來。”

“諾!”

朱由榘吩咐了參軍們一聲後,則是大步的走出了中軍大帳,朝著不遠處稍小一些的會客軍帳而去。

“下官巡按御史王燮,參見穎王殿下——”

在會客的軍帳內,看到朱由榘掀開了簾布走進去,巡按御史王燮急忙的起身拱手行大禮。

“王御史不必拘禮,坐。”

朱由榘擺了擺手後,自己則是徑直的走到了椅子上坐下。

“不知王御史尋本王作甚?”

待巡按御史王燮坐定後,朱由榘直接開門見山的詢問。

“殿下,下官是為常盈倉眾朝廷命官而來。”

王燮也沒想到朱由榘說話如此的直接,他在微微的錯愕後,也是直接說明了來意。

“王御史有什麼話但說無妨。”

朱由榘聽到王燮竟然是為了常盈倉倒賣漕糧案而來,也是微微的蹙眉。

“殿下,今日下官的門檻都要被人踏破了。”

王燮看了一眼大馬金刀坐在那裡,端著茶杯喝茶的朱由榘,也是忍不住的露出了苦笑。

“這是為何?”

朱由榘也是好奇。

“均是為常盈倉被殿下抓的人求情而來。”

這一次常盈倉的事件完全就是朱由榘這位王爺擅自所為,他這個巡按御史壓根就不知道。

他這個巡按御史相當於是皇帝派到地方上的欽差,擁有相對獨立的權力。

別的人不敢動常盈倉的那些倒賣漕糧的案,他這個巡按御史卻是可以的。

所以看到人被抓了,那些家眷親屬都一窩蜂的到了他這個巡按御史的門前求情了。

還以為是他這個巡按御史下令抓的人呢,搞得他也很被動。

“那你到本王這裡來,也是為了那些倒賣漕糧的貪官汙吏求情而來嗎?”

朱由榘盯著巡按御史王燮,目光也是變得銳利了起來。

“殿下不要誤會,下官是巡按御史,豈能縱容貪贓枉法之人。”

面對朱由榘那刀子般的目光,巡按御史王燮也是感覺被猛獸盯著一般,感覺到了莫名的壓迫感。

“哦?”

“那不知道王御史是為何而來?”

既然不是為了求情而來,朱由榘也納悶了。

難道是敘舊?

可是我們不熟啊。

“殿下,常盈倉倒賣漕糧案牽扯甚大,還請殿下穩妥行事,以大局為重啊。”

王燮也是嘆了一口氣後,這才緩緩的開口。

“還請王御史明言,此事怎麼牽扯甚大。”朱由榘一副疑惑的樣子。

不懂?

王燮看了一眼朱由榘後,也是心裡犯嘀咕。

這位王爺一向英明睿智,怎麼突然就看不明白此事的後果呢。

“殿下,牽扯進常盈倉的人中許多官吏身後的關係盤根錯節,牽一髮而動全身啊。”

巡按御史王燮看了看軍帳的門口後,這才壓低聲音道。

“中官張斌的乾爹是江北監軍高起潛高公公,常盈倉副使李騰的爹可是臨淮侯李祖述李侯爺,戶部分司主事李誕聽說是原禮部侍郎錢謙益錢大人的親屬......”

王燮作為巡按御史,對於淮安的事情那是知根知底的。

不是他不想管,而是不敢管。

大明朝這麼多年,王公貴胄早已經遍佈朝野內外,關係也是盤根錯節。

他倘若是捅破了常盈倉的事情,估計剛開始查,他就會死於非命。

他對於那些王公貴胄的德行可是清楚得很,為了自己的小命,他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現在朱由榘將這一層窗戶紙捅破了,他非但不敢支援,還得跑過來善後,希望勸說朱由榘穩妥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他們是勳貴和權貴又如何,本王可不懼他們。”

朱由榘自然也是將這些人的底細摸清楚了。

他現在可是堂堂的親王,還督師江北,豈能懼怕了這些懦弱無能,靠著祖上蒙蔭作威作福的人?

“殿下,下官知曉您不懼他們。”

“可是他們的影響力卻也不小,現在正當我大明危難之際,理應以團結為上,萬萬不可自亂陣腳啊。”

“一旦殿下您嚴懲他們,將這些人給逼到了闖逆或者韃虜那邊,我大明僅剩的半壁江山就危險了......”

巡按御史王燮最擔心的就是朱由榘胡亂的砍殺了這些人,導致朝廷內訌自亂陣腳。

他也是為了大局考慮,希望朱由榘高高舉起,輕輕的放下,別搞得滿城風雨。

“王御史,本王知曉你是為了大局著想。”

朱由榘自然明白了巡按御史王燮的意思,大敵當前之計,要一切以安定團結為主。

“可是王御史你可曾想過,他們這些人貪贓枉法,倒賣朝廷的漕糧,實際上早就心裡沒有朝廷了。”

“現在縱使是饒恕了他們,難道還指望他們扛起大旗,拿起刀兵,去保衛朝廷嗎?”

朱由榘冷哼道:“他們這些人就是依附在我大明身上的吸血蟲,有百害而無一利!”

“留著他們這樣的敗類,到時候說不定非但不會保衛朝廷,反而會充當闖逆的內應,獻城獻地呢!”

“這樣的例子可是不少的,京師淪陷,無數勳貴廷臣不思報國恩,反而認賊作父......”

朱由榘的一番話說得是擲地有聲,讓巡按御史王燮也是一時間不知道如何的反駁。

畢竟王燮他自己也是聽說了京師的事情。

面對闖逆的大軍,死節的廷臣幾乎屈指可數,大多數都直接投降了闖逆,縱使是勳貴也不例外。

“所謂是不破不立,我大明朝想要重新的振作起來,光復故土,替先帝復仇,那首先就要去除這些身上的吸血蟲,敗類!”

“唯有如此,我大明才能集中兵員,錢糧,凝聚人心去應付闖逆和韃虜!”

朱由榘放下了茶杯,站起來在軍帳中踱步。

“倘若我們是一如既往的容留那些敗類繼續的吸血蠶食的話,我大明朝僅存的一些力量也會被他們給敗光,那你我都將成為大明的罪人!”

“可是一旦對他們動手,極有可能進一步的削弱我大明的力量,破壞安定團結......”

巡按御史王燮覺得朱由榘說的有道理,可是他依然覺得,此事幹系太大,影響太大了。

現在大明朝僅剩下半壁江山了,現在這個時候還對內動刀的話,搞不好不需要別人打,直接內部就分崩離析了。

“王御史,我們剔除的都是敗類,吸血蟲,他們要是心存不滿去投闖逆的話,讓他們去禍害闖逆,豈不是更好?”

朱由榘語重心長的道:“沉痾用猛藥,亂世用重典,倘若是現在我們一如既往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什麼都不管的話,後果不堪設想啊。”

“屆時我們將戰無兵,食無糧,也將失去人心,留下的都是一些貪贓枉法之輩,國將不國啊,又何談什麼大局呢。”

朱由榘的一番話也是讓巡按御史的思想發生了激烈的鬥爭。

他自然也能夠看到大明朝的各種尖銳的矛盾,他這個巡按御史不是去解決矛盾,而是想辦法去緩和矛盾,和稀泥。

在以大局為重的思想和顧忌權勢的主導下,對許多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導致許多矛盾長期堆積在一起,最終越堆積越多。

現在朱由榘的辦法則是直接對內動刀,下狠手,下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