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4章 促膝長談

“殿下,朝廷讓您督師江北?”

路振飛聽聞穎王朱由榘的話後,也是滿臉的驚愕色。

要知道,朱由榘可是藩王!

朝廷竟然讓藩王督師江北,這可是犯了大忌的......

“怎麼,路府臺覺得沒有能力督師江北?”

看到滿臉驚愕色的路振飛,朱由榘笑著反問說。

“殿下誤會了,以殿下之才幹,督師江北那是綽綽有餘的。”

路振飛在恭維朱由榘的同時,眉頭卻是擰成了川字。

“殿下,下官有一句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路振飛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水,顯得有些猶豫。

“你我何必如此的生分,但說無妨。”

實際上不需要路振飛說,朱由榘也能猜得七七八八。

自己堂堂的一名藩王,卻要督師領兵,對於他們這些文臣而言,的確是讓他們難以接受。

對於他們而言,藩王領兵會威脅朝廷的,這是他們這些文臣所需要阻止和避免的。

將一些對朝廷有威脅的東西扼殺在搖籃裡,確保朝廷的權威和穩定,這是他們這些文臣一直在做的事情。

“殿下,您倘若是真的督師江北的話,恐會遭人非議。”

朱由榘對他路振飛有救命之恩,而且還遊說他擁立福王朱由崧。

導致他也是有了定策從龍之功,馬上就要去南京成為閣老了。

所以他對朱由榘還是心懷感激的,自然也不希望朱由榘成為眾矢之的。

“陛下現在信任您,所以力排眾議,讓您督師江北禦敵,成為手握兵權的王爺。”

路振飛也是直言不諱的說出了自己心裡的擔憂。

“可是殿下您想過嗎,陛下一時信任您,會永遠信任您嗎?”

“一旦擊退了闖逆,或者光復了我大明故土,那麼手握兵權的您,將會是朝廷最大的威脅。”

“屆時不需要廷臣讒言,陛下也必定對你有所猜忌,而要著手解除您的兵權。”

“我知道王爺您對朝廷忠心耿耿,可是您帶著將士們征伐沙場,到頭來卻要解除您的兵權,你麾下的將士屆時必定不服朝廷。”

“而朝廷要想保持權威和穩定,唯一一勞永逸的辦法就是,將您和您的親信將領全部斬首......”

路振飛可是進士出身,也算是學識淵博的人,對於歷史那是門兒清。

他不僅僅知曉大明朝藩王領兵對朝廷的威脅,還知曉歷史上擁兵自重的那些王爺,大將的下場。

為了避免朱由榘重蹈覆轍,他也是不想朱由榘這一位恩人去趟渾水。

“殿下,為了避免這一切發生,您現在最好一開始就不要接這個督師的任命。”

“一旦接了,屆時就沒有退路了......”

路振飛也是真心實意的替朱由榘著想,不想朱由榘到時候成為朝廷痛下殺手的物件。

朱由榘自然也是知曉歷朝歷代的尿性的,過河拆橋那是家常便飯。

經常對那些手握重兵的有功之臣進行殘酷的迫害,原因僅僅是對方威脅到了自己的地位權勢而已。

“路府臺,我知道你是為本王好。”

朱由榘也是站了起來,雙手揹負在身後,走到了窗前。

“可是這個督師的任命,本王卻還是要接的。”

“殿下,為何?”

路振飛已經說了掏心窩子的話了,可是卻不曾想到朱由榘壓根沒有聽進去。

“本王是大明的王爺,自然不能看著江山社稷淪與敵手,不能看著黎明百姓被人肆意的欺凌!”朱由榘朗聲開口。

“現在我大明已經失了半壁江山,各地的兵將要麼一觸即潰,要麼望風而降,誰能替我大明死戰?”

朱由渠搖了搖頭。

“倘若是照著這個情形發展下去,我大明覆亡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在此國破家亡之際,本王個人的安危榮辱又算的了什麼,本王挺身而出,讓闖逆韃虜知曉,我老朱家還是有血性男兒的!”

朱由榘的一番話說得是大義凜然,讓路振飛也是深深的欽佩。

“路府臺的好意本王心領了。”

朱由榘轉身對著路振飛拱拱手。

“無論以後如何,現在本王必須要站出來,力挽狂瀾,不能眼睜睜的看著我大明江山淪喪.......”

朱由榘的一番話,也是再次的重新整理了路振飛對他的認識,對他好感度大增。

“殿下不計個人榮辱安危,挺身而出力挽狂瀾,讓下官欽佩。”

路振飛抱拳道:“下官願意與殿下同留淮安,抗擊闖逆!”

看到路振飛的表現,朱由榘也是一愣。

受到自己情緒的感染?

不去南京當閣老,而是要追隨自己抗擊闖逆?

要是你留下了,我怎麼吞併你的地盤,錢糧?

朱由榘當即擺了擺手。

“路府臺,南京才是你應該去的地方。”

“此地有本王督師,必定讓兩淮無憂,長江無憂,南京無憂。”

“可是本王不懼闖逆,卻是懼怕背後有人捅刀子。”

朱由榘也是重新的回到了自己的椅子上坐了下來。

“路府臺你也知道,我一介藩王領兵,縱使是有雄心壯志光復故土,可是藩王的身份樹大招風,依然會被人非議,彈劾......”

“你是知曉本王的,本王只是想替朝廷出力而已,想要守住大明的江山社稷,並無別的異心。”

“可是要是有人進的讒言多了,縱使大哥再信任我,估計也會撤免我,屆時本王就無法全力的督師抗擊闖逆了,屆時影響的可是朝廷的利益。”

朱由榘目光投向了路振飛道。

“路府臺到了南京就是閣老了,到時候要是能夠幫本王說說話,主持一下公道,本王就感激不盡。”

“而且大軍征伐,勢必需要大量的糧秣輜重和兵員,這些也都需要朝廷從各處徵調。”

“有人想要鉗制本王,勢必處處刁難......可是大軍要是沒有了糧餉,那是無法取勝的,而本王領兵在前,卻無法全顧,這都需要路府臺大力的支援。”

“所以路府臺去了南京,當了閣老,對本王而言,反而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

朱由榘也是語重心長的勸說著路振飛,希望他去南京當閣老,而不是留在淮安成為自己的掣肘。

畢竟路振飛身為淮揚巡撫,漕運總督,在當地也是頗有威望的。

要是他繼續留在這裡,那就是自己的絆腳石,讓自己無法全力的去做事情。

他去了南京的話,不僅僅自己少了掣肘,說不定還能發揮一些用處。

他在朝堂上替自己說說話,就可以避免那些東林黨人在背後惡意的詆譭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