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石門,又發現一個很寬敞的密室。這裡沒有古墓也沒有金銀財寶,倒滿是書架,分佈在密室左右兩側,書架上還壘滿了很多古典書籍。密室的正中間有一個低矮的文案,已經落滿灰塵,這裡看上去像一個書房。
這書房密不透風,石門處又內建球形頂石,將石門死死封住,從外無法推門進入。
大家越發疑惑這詭異的山洞中怎麼會封存著一間書房?
蘇雲城驚歎道:“誰會在這個鬼地方建個書房,實在太讓人匪夷所思了。”
盧墨仔細瞧了瞧密室中間的書案,這書案的案腿不在四角,而在案的兩側向裡收進一些的位置上,從書案的包漿和款式判斷,這書案應該是出自唐朝,而且密室中擺放的髹漆木架也都是出自唐朝時期的工藝。所以盧墨判斷,這間密室應該是建於唐朝早期。
不只是林可心中產生疑問,其他人也困惑起來,如果說這間密室是建於唐朝時期的話,那旁邊那具戰國古屍又作何解釋?這個神秘古洞有太多的疑點,一時間也想不明白。
書案正中擺放著一本書,書面上積了厚厚的灰。高鵬想將書上的灰除去,猛的一口吹下去,頓時塵土飛揚,灰塵多得嗆人口鼻。
“推、背、圖,這三個正楷大字我認識,這裡怎麼會有《推背圖》?”高鵬毛手毛腳的拿起這本書,不停的翻閱。
盧墨擔心大手大腳的高鵬損壞古書,緊張的說道:“鵬哥,你小心點,這些都是放了至少有一千多年的古籍,可能已經腐朽,質地變得很脆了,一碰就會壞的。”
“行行行,我不碰。”見盧墨如此緊張,高鵬立馬小心謹慎的將書放回原位。
“如果這真是預言神書《推背圖》的話,雖然不知道這本書是不是原本,但肯定比現在流傳於世的任何一本都接近原著,”盧墨說道。
“預言神書?”林可好奇的問,之前也沒聽過《推背圖》這本書。
盧墨解釋說:“這本書是唐朝袁天罡和李淳風所著,對唐朝及以後朝代重要事件的預言奇書。歷史證明書上面很多預言都如期應驗,非常神奇。”盧墨戴上一雙白手套,輕輕的撫摸這本書的紙張表面,“這紙張用黃檗汁染成了黃色,這種汁液還能有效的防蟲蛀,這紙光澤瑩滑,應該上過蠟,經過砑光製作而成,易於久藏,這是唐代的硬黃紙。不過這種工藝一般是用在寫經和摹寫古帖。”
“你們看,這臺像地球儀一樣的東西是什麼?”夏維在角落裡發現一臺像儀器一樣的東西。
“渾天黃道銅儀,這裡怎麼會有渾天黃道銅儀?”小辰像發現新大陸似的,兩眼放光的說道。
一聽到渾天黃道銅儀,盧墨也湊過來仔細端詳這臺儀器,激動的說道:“這真的是渾天黃道銅儀,不是早就亡佚了嗎?”
“看結構,應該是的。”小辰和盧墨像兩個相見恨晚,志同道合的考古工作者,饒有興致的研究著這臺奇怪的儀器。
看小辰和盧墨如此歡呼雀躍,激動不已,林可也過來湊熱鬧。這儀器裡三圈外三圈的環道,像是天體執行的軌跡模型,林可猜測這應該是一個天體模型,也不知道這個儀器到底是做什麼用,於是問小辰:“這究竟是做什麼用的?”
小辰解釋說:“林可姐,這可是寶貝啊。渾天黃道銅儀是唐朝李淳風發明的。它吸收了北魏鐵儀設有水準儀的優點,將古代的兩重渾儀改為三重,新設了一個三辰儀,加在古渾儀的外層六合儀和內層四遊儀之間。三辰儀由黃道環、白道環和赤道環三圓環組成,分別用以測量太陽、月亮和恆星的位置。經過改進後的渾天儀,可以直接用來觀測日、月、星辰在各自軌道上的執行情況。”
林可打斷小辰的解說,說道:“停停停,什麼兩層三重,六合四遊的,繞來繞去,聽得我頭昏腦脹,雲裡霧裡,我只需要知道這是一臺用於觀測天體執行軌跡的儀器就行了。”
小辰撓頭搔耳,靦腆一笑。
“行啊,你小子知識面還挺廣的嘛,懂得還挺多。”盧墨讚賞的拍拍小辰的肩膀。
“可惜此儀不久就亡佚了,沒想到在這能找到,”小辰嘆了口氣。
盧墨四處張望,說道:“看來這間書房的主人收藏了不少絕世寶貝啊。”
小辰突然想起當地的一個傳說,說道:“相傳易學大師袁天罡曾在凌雲山得到昇天後白日飛昇,此處離凌雲山雖然有些距離,但也不遠,我想這裡會不會是袁天罡修行的地方。這間書房如果是建於唐朝初年,正好與袁天罡所處年代吻合。從迷谷林到這山洞的種種跡象來看,這兒的各種機關應該是一位十分懂得易學之術的世外高人所。傳言袁天罡易學造詣登峰造極,所以這裡有可能是易學大師袁天罡修行的地方。”
盧墨贊同小辰的說法:“你分析得很有道理,從那些紅漆杉木板來看,這古山洞應該有兩千多年了,也就是自戰國時代起,這神秘古山洞就已經存在。那具出自戰國時期的古屍為什麼被封在那間石室?他與這個山洞究竟有什麼秘密,我們不得而知。袁天罡是唐朝初期的人,很有可能袁天罡發現了這個地方,把這當做書房,將那些寶貴的收藏存放在這裡。”
蘇雲城觀察著這間密室,不禁產生疑問:“好好的一個書房為什麼要建在這麼個詭秘的地方,還搞出這麼多機關出來不讓人靠近?”
“可能是考慮到這個地方隱蔽安全,也可能是想隱藏什麼秘密。”盧墨說道。
林可並不關心什麼秘密,只關心父親是否來過這裡。林可堅信父親一定還活著,不管父親在哪裡,她都會找到他。
小辰走到書架前,隨便翻了翻這些古籍:“《五行相書》、《六壬課》這些我認得,都是大師袁天罡所著,流傳於世的書籍。”
隨後又找到大量袁天罡所著的古籍,正好驗證了小辰的想法。
小辰在東側書架的頂端翻到一大堆古舊的竹簡,隨便抽出一卷,開啟一看,上面撰寫著古文字。小辰並不認識這些古文字,但看這上面畫的圖,像是星圖表,於是讓盧墨看一下寫的是什麼字?
盧墨一看,驚訝無比:“這都是戰國時期齊國的文字,天哪,這應該是《天文星佔》。”
小辰感覺血都沸騰起來了,吃驚的說道:“你是說戰國時期甘德的《天文星佔》?”
盧墨仔細的解讀竹簡中的文字,肯定的說道:“沒錯,這就是《天文星佔》”
“這可是對天文研究有很高科學價值的文獻,聽說原著已經散佚。相傳甘德《天文星佔》著有八卷,石申著有《天文》八卷,後人拾遺補闕,將這兩部著作合為一部,取名為《甘石星經》,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之一。只可惜現存的《甘石星經》僅為兩卷,歷代屢有纂改增刪,已不是原文。”小辰興奮的科普著這本鉅著。
“小辰,《歸藏》是什麼書?”盧墨拆開另一卷竹簡問道。
小辰一聽,瞬間目瞪口呆,震驚得合不攏嘴,說道:“難道這是傳說中的古易書《歸藏》?”小辰將這卷竹簡從盧墨手中搶了過來,“這本書真的存在。”
盧墨搖搖頭“這上面的文字是秦國的小篆體,這份竹簡應該是出自於秦朝。”
“相傳《歸藏》為軒轅黃帝所著,有四千三百言,記錄了六十甲子與先天六十四卦,這應該不是原著。要是能習得‘歸藏’占卜之法,這就厲害了。”小辰燦爛的笑著,想著要是能帶回去讓師傅瞧瞧,師傅一定會很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