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本章節很長,基本作為一個說明或詞典來參考,沒有耐心的讀者請直接跳過。
另外本章的順序或許有問題,但我這邊看不到,所以如果看到這句的讀者,請開啟章節列表看一下有沒有錯過某一章。
波紋已經在前文說過了,但是替身這個東西后續不一定會單獨進行大篇幅講解。
所以為了方便可能有jojo新人來看,故單獨加一篇,用來做解釋,內容大概參考自設定集。
注意:由於存在參考部分劇情而私人加入的協調性設定,所以並不完全與設定集相同。
另外,為了方便jojo新人查詢非本書的設定,故本篇設定除了設定集外,還貼兩篇替身說明帖子,
一份來自貼吧,已經刪除。
另一份來自b站up,warma,算是比較靠近設定集的了。
觀前疊甲,本書註定會有為了劇情妥協的內容,所以千萬不要以本書進行各種替身對比或戰力劃分;
不過如果只是討論替身本身倒是隨意,我沒有把任何角色或替身限制住的想法,大家暢所欲言。
接下來我們正式開始:
一,替身的定義。
替身是生命的“精神能量”具象化之後形成的,可視的、擁有明確姿態和能力的影像。
替身的外觀與能力往往與替身使者的內心有關。
不一定只有人類能覺醒替身,包括但不限於動物、幽靈、物品等,均可能產生替身。
也有擁有自我意識、能跟替身使者交談的替身,大概是替身使者本人潛意識的對映。
二,替身的一般定律(由於荒木作畫時存在許多為劇情妥協的情況,所以該定律不一定成立,需要視劇情而定)。
1,不論替身使者是否死亡,不論替身是否消散,一個替身都會有其本體,
一些找不到本體的替身只可能是本體未出現,而不可能是無本體替身。
2,一個替身使者只能有一個替身,但可以有不同形態;
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擁有多個替身,但通常很少見,如白蛇更換碟片、廉價把戲附身等。
3,絕大部分情況下,只有替身使者才可以看見替身,部分實體化或附著於物體的替身才可以被普通人看見。
注意:本書中,奈邁爾·布蘭度的替身同時為非實體化替身和實體化替身,如銀槍是實體化部分,但披風是非實體化部分。
4,通常來說,替身離開本體越遠,破壞力、速度、精密度下降的越多,本身射程就很優秀的替身受到的影響會比其他替身更小;
在沒有特殊標明的情況下,替身能力不會受到距離影響而削弱,且一般情況下,遠距離自動操縱型替身不受距離影響。
5,一般只有替身才可以攻擊到替身,但部分實體化替身和附著於物體的替身不遵循該規則。
非實體化替身可以選擇是否接觸物體,如果選擇穿透,則會額外消耗精神力。
6,除遠距離自動操縱型替身以外,替身受到傷害後,本體也會相應受到傷害。
不過如果特殊標明瞭某項特性或替身能力可以對此進行減免,則可以減輕或消除受到的傷害。
7,除遠距離自動操縱型替身以外,一般情況下,替身被擊殺則本體也死亡,本體被擊殺則替身一起消散。
8,替身存在血脈連結,如三部中的荷莉。
如果是因血脈覺醒替身而自身又沒有揹負替身的能力或資格,則會反過來被替身帶來的高壓害死。
9,每個替身都只有一種能力,或者沒有能力。
具有多種形態的替身,每個形態一般都會有一種能力,但能力之間基本都存在關聯,甚至有些特殊的替身具有主能力衍生出的附屬能力。
另外,替身的外觀也可以作為替身的開發專案,如某白板替身可以射出劍。
三,替身的覺醒條件(同樣會受劇情影響,尤其本書內是有特殊覺醒條件的,請不要太過糾結)。
1,類替身的能力,波紋和迴旋;
雖然不是替身,但的確可以透過鍛鍊來無限靠近替身的效果,在第七部中甚至出現了鐵球技藝和後續跨越了命運的迴旋。
2,較為常見的覺醒方式,技藝。
技藝達到巔峰時,無意識地契合了自身的能力和特長,因此精神力成功跨越界限,覺醒出替身。
上一段中提到的鐵球技藝,就存在一個名為“鐵球破壞者”的實際例子。
3,與生俱來的能力者。
這類替身使者天生就有替身,表面上可能是年長後才覺醒的,但實際上替身早就存在了只是本體未發覺或未使用過而已。
4,弓和箭。
五萬年前落在地球上的隕石附著了迷之病毒。古人中的某個天才,對病毒進行了利用,改造隕石,創造出了“弓和箭”。
箭乃內含這種病毒的特殊箭矢,可以引發出人類的可能性(所以實際上病毒是在箭上,弓換別的應該也無所謂)。
原作的箭一共存在六支,被迪亞波羅於埃及遺蹟尋獲,後售出五支,即使到了現在,荒木也還是沒有完全明確所有箭矢的下落,不知能否在有生之年看到結果。
(世界未解之謎之,我和荒木誰先死?)
5,白蛇的碟片。
這一項請自行查詢,不然對jojo新人來說可能有點劇透(額……不過這個到底算不算劇透啊,到底也是個重要的劇情組成啊?要不你們段評補充?)
6,惡魔掌心。
第七部中存在感佔首要地位的覺醒方式,是以前隕石的墜落之地;受其影響,經過此地的人有可能獲得替身能力。
(猜測可能就是特殊病毒殘留的地方,所以經過就會有可能覺醒。)
7,聖人遺體。
第七部中的特殊物品(甚至應該得說它是活的)擁有賜予替身能力的力量。
聖人遺體會和人體融合,儲存在身上,如果失去了遺體,則替身能力也會消失。
不過,如果本體原本就具有覺醒替身的潛質,那麼替身能力仍然會保留下來。
特殊:如果集齊聖人遺體,則會獲得聖人的庇佑,雖然第七部中也沒多少例子可舉,但至少可以確定的是,這個效果很強大。
8,壁之眼。
第八部中存在多個壁之眼,靠近壁之眼的人有可能會獲得替身。
不過,壁之眼在這一部裡的作用並不限於覺醒替身,具體請自行查閱,以免我過多劇透。
9,血脈覺醒。
四,替身面板的劃分。
一般為從低到高e到a,特殊情況時會以?(即不確定)無限(即無限大或超出測算範圍)完成(一般是指成長性發揮完全)等標註。
1,破壞力。
替身能力可以對物體造成的破壞程度,一般不包括替身能力,在本書中,為方便查閱,替身能力的破壞力會單獨在括號內標註。
注意:有時為了劇情協調,會犧牲部分面板的合理性。
本書中,c級是正常成年男性的力量範疇(普通體質的,平時會簡單鍛鍊的男性)。
2,速度。
大部分情況下指替身的移動速度、揮拳速度(限人形替身),少部分情況下也指替身能力的發動速度、能力生效速度。
本書中也會有特殊標註,我會盡量完善整個面板的標準。
本書中,c級是正常成年男性的跑步速度。
3,射程。
一般指替身離開本體的距離,不過也有時會作為替身能力、替身創造物等的離體距離。
本書中儘量選擇先標本體,再標其他的順序進行標註,但原作替身不會改動,只會做一些合理性解釋,勿要鑽牛角尖。
本書中,一般情況下,e對應0.3~1米,d對應1~3米,c對應3~10米,b對應10~30米,a對應30米以上。
4,持續力。
一般指替身的存在時間,而非替身能力使用時間,絕大部分情況下都和精神狀態掛鉤,不會絕對準確。
本書會有特殊標註。
本書中,如非特殊情況,則:
e級是僅可一次性釋放最多30分鐘,不論多久收回,直到下一次釋放都需要一定時間等待;
d級是可以斷續釋放最多30分鐘,收回後需要等待;
c級是不間斷釋放30分鐘,中斷時只要精神力充足就不需要等待。
b級是不間斷釋放一小時,其餘同c級。
a級是可以持續釋放,沒有時間限制,其餘同c級。
5,精密度。
一般指替身本身可以執行的動作的精密程度,在本書中,若存在特殊情況或受替身能力影響後的面板,則會特殊標註。
注意:精密度一項在本書內沒有絕對明確標準,只需知道大概即可,一般我會用舉例來說明其程度。
6,成長性。
一般指替身可成長的程度,替身使者的經歷與覺悟會激發出潛力,並進一步影響到替身的能力和屬性成長。
本書中,一般不進行說明。
五,替身型別的劃分。
該條目基本貼自warma的說明。
1,四大類。
a,近距離力量型。
戰鬥,爽,力量的快感無需多言。
往往擁有強大的破壞力與速度,但是射程較近,在近距離戰鬥下可以發揮全部實力。
b,遠距離操縱型。
擁有中遠距離的射程,精密度大體上會較其他型別更低,但也不乏特殊的高精密度替身,一般以進行遠距離的攻擊為主。
c,遠距離自動操縱型。
不受替身使者主動操縱,不與替身使者共享感官。分為“替身所受傷害不反饋給本體”/“本體死亡不影響替身存在”兩類。
d,引發現象型。
大都沒有具體的替身形象或與本體一體化,不與實體物質同化。可以使用能力引發各種現象,通常都有很強的效果或很大的範圍(可以看作另類的近距離替身,只不過主要效果來自替身能力)。
2,五小類。
a,人型/生物型。
最常見的替身型別,有時會統稱動物型,但本書會進行劃分,因為人型替身光是能幹的事情就比生物型多得多,區分度很大。
其中,人型替身一般就為人型,或模糊人型,也有不完全人型的型別。
當無法分入其他型別時,不完全人型則作人型來看,或直接標為非人型。
b,物質同化型。
替身在平常狀態下無法喚出,需要把替身附著在普通物質上與之同化才能使用。替身附著之後會實體化,任何人都能看見並接觸。
c,複數型。
替身的個體數量很多,單個替身的力量較弱。單個替身受損反饋給本體的傷害十分微小,只有全部替身死亡才會使替身使者死亡。
損失的替身個體可以恢復,一般以精神力狀態影響恢復程度,不過也有例外。
雖然替身個體很多,但如果替身本體死亡,則只要不是本體死亡不影響替身存在的遠距離自動操縱型替身,則複數替身依舊會消散,並不會各自分攤本體受到的死亡傷害。
d,包裹本體型。
射程距離較短或無射程,替身如同衣服般包裹著替身使者,大多具有強化替身使者的攻擊與防禦的作用。
e,物品型。
替身的外觀大致為武器或其它物品的樣子。往往由替身使者來使用它們。
當判斷替身型別時,一般選擇大類+小類進行判斷。
不過,與本體一體化的替身/無外觀替身均屬於“引發現象型”,不再分小類。
說明到此為止,如有jojo新人,則可以前往下一章節了,剩下部分是針對已在設定集中出現過的部分替身進行替身型別、面板對應的舉例說明,所以一定程度上算是劇透。
注意:之所以要進行舉例說明,是因為本書作者抽風+老痰,覺得需要對一些模糊設定進行合理性解釋,順便也是為了後續儘量避免爭議性,而對一些替身的設定進行改動。
如有想法可以在對應段落提出。
未來出現其他替身時,作者會給出面板並會因為劇情推進而對部分替身進行面板更新,對相應替身有建議或問題的,也可以在對應替身面板下提問。
以下部分為舉例說明部分正文:
1,白金之星(第三部前期)。
近距離力量型/人型替身。
面板按破壞力、速度、射程、持續力、精密度、成長性順序為,a,a,c,a,a,a。
注意:由於設定集中白金射程為2米,在本書只能到d,所以既然本書定c,那就提到3米。
2,黃金體驗(第五部)。
近距離力量型/人型替身。
面板為,c,a,c,d,c,a。
沒錯,雖然是近距離力量型,但是破壞力是c;這是因為型別劃分只是型別劃分,力量型不代表他真的靠破壞力打人,具體還是要看實際替身狀態、替身面板和替身能力的。
黃金體驗的射程也有白金同類問題,所以一樣提到3米,許多原本有衝突的,在不影響細節的情況下我都會做更改和說明。
3,迴音(第四部)
act.0(劃掉)
基礎只是沒有能力的蛋,一般不計入替身面板計算。
act.1
遠距離操縱型/非人型替身。
(這裡考慮了一下,由於act.1外形是長尾機械蟲,所以最後還是為了本書標準的一致性而定非人型了,如有問題請提出)
面板為,e,e,b,b,c,a。
act.2
遠距離操縱型/人型替身。
(雖然2在嚴格意義上還是非人型,但作為邁向3的終點的過渡,我認為有必要連線3,所以基於明顯比2更像人型的想法,定為人型)
面板為,c,d,b,b,c,a。
act.3
近距離力量型/人型替身。
面板為,b,b,c,b,c,a。
act.4(劃掉)
這算是個梗,因為荒木畫漫畫時,有幾個角色起初身材都很正常,但畫著畫著就和廣瀨康一變成一個樣了,就戲稱是廣瀨康一替身的act.4形態,能力是把其他人變得和自己一個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