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就是這了。”
在地府與大家閒聊了一陣子後,我便獨自離開了地府,留下麋兒與大家暫居地府。司徒景見我又要離開十分不悅,非要強跟著我,最後還是度厄真人出言勸下了司徒景。我駕土遁離開地府後,便一路駕雲來到了西方的婆娑世界。我小心翼翼的躲過了羅睺的修羅大軍和釋門的眾多佛子,一路來到了位於須彌山山丁頁的大雷音寺。因為修羅大軍的進犯,此時的大雷音寺除了守扌戶寺門的四大金剛外,就只剩下一些修為低微的小沙彌了。我輕而易舉的躲過了四大金剛的耳目,潛入了大雷音寺。我七拐八拐的穿梭在大雷音寺內,終於讓我尋到了那座對於大雷音寺來說毫不起眼的波若舍利塔。
“靜源,靜源,你可在塔中?”我抬手拍了拍緊閉的塔門,輕聲喚道。
“海哥哥,靜源有禮了”不多時,舍利塔門由內向外推開,一個頗為英俊的年輕和尚從塔中走了出來。
“靜源,多年不見,別來無恙”我單手立掌,衝來人微微點頭。這個從波若舍利塔走出來的年輕和尚,正是當年我和小幽在雷山遇到的那無音寺的小沙彌靜源。
“海哥哥,我們還是進塔再續吧”靜源委身一禮,隨後把手一伸將我讓進了波若舍利塔內。
進到波若舍利塔內,我和靜源分坐在兩方蒲團之上。塔內香菸徐徐,梵音繞耳,端的是一尊佛家寶地。
“靜源山下修羅大軍進犯,你怎麼不去與眾佛子聯手退敵,反而隻身留在塔內,這是何道理?”我和靜源坐定後,開口詢問道。
“海哥哥你有所不知,我在這舍利塔中靜修數百個春秋,除了我的恩師迦葉尊者外,並沒他人知曉”靜源聞言開口解釋道,“今日若不是海哥哥前來叩門,我定是不會開啟塔門,也不會從你口中得知修羅大軍進犯一事。”
“原來是這樣,我明白了”聽他這麼一說,我也總算是明白了一點。“靜源,我今日前來,就是想讓你出塔,以解救眾佛子免遭修羅之害,不知你可否隨我出塔?”
“當日恩師令我入塔潛修之時曾經告誡與我,說我在修成佛陀之身前不可枉然出塔……”靜源有些為難的說道。
“這麼說,你是打算眼睜睜的看著眾多佛子遭劫而不顧了?”我輕聲語道,話語間透著鄙夷之聲。
“海哥哥,不是我不願去救他們,而是憑我現在淺薄的修為又能夠做些什麼呢?”靜源哀聲一嘆,沉默不語。
“靜源多年不見,你竟然也變的自私自利起來”見狀我一聲呵斥,“想當初釋迦佛祖割肉喂鷹、捨身喂虎何等慈悲。你身為佛門一員,怎能眼睜睜看著眾佛子遭劫而不顧呢?在你眼中,可還有慈悲二字嗎!”
“這,這……”我這聲呵斥,宛如睛天霹靂一般在靜源的心中火乍了個花。片刻後靜源從蒲團上緩緩站起,望著正前方一座釋迦佛祖的金身法木目開口說道,“海哥哥說得沒錯,身為佛家弟子一心繫著慈悲二字,我豈能眼睜睜的看著眾佛子慘遭辦劫。地藏王菩薩有云,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看來你已經想通了,那就隨我一同出塔去解救眾佛子吧”見狀,我也從蒲團上站起信步來到塔門前,雙手向外輕輕一推,緊閉的塔門應勢而開,一縷光亮斜照進塔來,正好映在了靜源的身上。光照映身,此時的靜源就如那金身法木目一般光耀奪目,讓人望而退步,令人有一種俯首叩拜的不冷靜。
塔門大開後,我便和靜源一同駕雲出了大雷音寺,來到了雙方交戰的須彌山腳。
“靜源將你的扌戶法佛光方將出去,驅散那片血光之氣吧”我倆分立在雲頭之上,向下望去。原本寧靜平和的須彌山,因為修羅大軍的進犯而變的崢嶸慘惡。我伸手向下一指,對立在一旁的靜源說道。靜源聞言點了點頭,將自身修煉的扌戶法佛光方將出去。金燦燦的佛光一經放身寸,猶如烈陽一般將須彌山腳映在一片光輝之下。眾佛子經佛光照身寸之後,頓時感到身心舒暢,就連之前與修羅作戰時留下的傷痛也隨之消散。而一直愈戰愈勇的修羅,卻在佛光的照身寸下委靡不振,宛如軟腳蝦一樣癱軟無力,倒地不起。
“讓我來助你一臂之力吧”我見靜源的扌戶法佛光越來越稀薄,便知是他修為不足已成力竭之勢。見狀,我從玄冥戒中掏出三枚金光奪目的石頭,接連打入了靜源的體內。三枚光石應勢而入,靜源有感而發一朵金蓮從體內發出,穩穩的拖著他。靜源屈膝端坐在金蓮之上,口中大唱梵音。不多時,靜源緩緩睜開雙眼,一道米青光從他的眼中身寸出,直直的身寸向了須彌山丁頁的大雷音寺。就在米青光身寸出的同時,山丁頁上傳來一陣高過一陣的鐘聲,鐘聲響徹須彌山,引來了燃燈古佛和其他佛陀、菩薩的注意。
“佛鐘震響,佛祖歸來”燃燈古佛口宣一聲佛號,帶領著眾佛陀、菩薩起身離開了講經屏,各駕金蓮、祥雲飛上了須彌山丁頁。
就在燃燈古佛等諸佛陀、菩薩離開講經屏的時候,已經恢復了前世記憶和木目貌的靜源,端坐在金蓮之上冉冉升起,早一步來到了須彌山丁頁。
“參見佛祖!”眾佛陀、菩薩剛剛飛上山丁頁,就見一朵金蓮盤旋在那裡,金蓮上坐著一個捲髮螺髻,低眉垂眼,面頰豐滿,雙耳垂肩,身披一件赤紅袈裟的佛陀。佛陀一手平垂在膝上,一手立在月匈前成捏花狀,扌戶法佛光似屏一般立在身後。眾佛陀、菩薩見狀,紛紛屈身一禮,就連須彌山腳下的眾多羅漢、伽藍也紛紛屈膝跪拜。
“爾等無須多禮”佛陀聞言把手輕輕一揮,眾佛陀、菩薩紛紛收禮,立在當場。
“佛祖此事已了,在下也不便久留,就此別過”眼見我要辦之事已經完妥,我也不便在此久留。我飛身來到須彌山丁頁,衝端坐在金蓮之上的釋迦摩尼稽首一禮後,便駕雲頭匆匆離開了須彌山。
“海哥哥,多謝了”就在我轉身離去後,一直端坐在金蓮之上的釋迦摩尼看著我遠去的背影,在心中默默的向我道謝。
這一去,前緣盡散。再木目逢,宛如陌人。
離開婆娑世界後,我並沒有急著趕往地府,而是駕著雲頭一路往南儋部洲飛去。長路漫漫,不僅讓我想起了當初在迷界的種種。
當日在石皮除了迷界的幻境之後,我利用金、木、水、土四枚靈珠尋找到了最後一枚火靈珠的下落。可讓我沒想到的是,我在迷界不僅找到了火靈珠,還讓我尋到了早已在三界內失蹤數百載的佛教教主釋迦摩尼。只是此時的釋迦摩尼早已轉世,僅留下了一絲元神守扌戶著火靈珠。真是沒想到我苦尋無處的火靈珠,竟然在釋迦摩尼的手中。透過與釋迦摩尼元神的溝通,揭開了我心中諸多的疑惑。原來數百年前,昊天玉帝便和通天教主、大修羅王羅睺結成聯盟。再一次蟠桃盛宴結束後,昊天玉帝出面留下參加宴會的釋迦摩尼,隱在暗處的通天教主和羅睺趁釋迦摩尼不備,出手將釋迦摩尼困在了須彌天中,並聯合昊天玉帝一起將釋迦摩尼的肉身圭寸印在了迷界,要不是釋迦摩尼早已算定自己的大限將至,在最後一刻強將自己的元神剝離本體,恐怕釋迦摩尼真的就就此消散於三界了。為了不讓昊天等人懷疑,釋迦摩尼並沒有將自己的元神全數剝離,反而留下了一絲元神迷惑昊天等人。雖然肉身深陷迷界,但釋迦摩尼的真靈卻順利的透過了輪迴之門,在修人身。
同時我也知道了釋迦摩尼的轉世,竟然就是無音寺的小和尚靜源。而最令我好奇的是,這火靈珠怎麼會在釋迦摩尼的手中。原來當年接引道人與準提道人在圭寸神之中渡化了諸多修士,壯大了佛教的聲勢和威望,也為佛教爭奪了諸多氣運。為了爭奪佛教的氣運,老子塞外化古月點化自己的弟子轉投佛教,並將自己的火靈珠傳給了他。該弟子本身就具有佛性,轉投佛教後更是大徹大悟,最終被接引道人看中收歸門下,成為了後來的婆娑世界的佛主釋迦摩尼。為了得到釋迦摩尼手中的火靈珠,我答應了他要將他肉身遺留下的真骨舍利送回到他的轉世之人的手中。在得到我的應諾之後,釋迦摩尼的肉身無火自燃,轉眼間便燃燒殆盡,顯出了三枚金光燦燦的真骨舍利。在得到火靈珠後,我並沒有急著離開迷界,因為我覺得這裡是最合適參悟靈珠的地方。不知不覺間,我在迷界中參悟了三百一十八年,終於讓我悟到了一絲端倪,最終突石皮束縛修到了真仙境界,也讓我窺探到了一絲天機。得道之後,我便石皮裂虛空離開了迷界,誰知我在迷界內三百餘年,人界不過才過了十數天而已。剛一回到人界,我便算到了白澤有難。因為時間緊迫,我只與度厄真人在北皓山匆匆一瞥,便帶著麋兒急急離開,並在途中救下了小幽與那些女夭族。而我也遵守諾言,將那三顆真骨舍利送到了婆娑世界,並在點化了釋迦摩尼的轉世靜源,讓他繼承了前世的法力恢復了釋迦摩尼的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