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鬼嬰啼_全集

鬼嬰啼--上集

江南水鄉,煙雨朦朧。一座古老的石拱橋橫跨河面,橋下偶有烏篷船緩緩駛過。

張浩是一名剛畢業的心理學碩士,在當地一家精神病院實習。這天傍晚,他接到一個緊急電話,說是有個病人情緒激動,需要他立即趕去。

當張浩趕到醫院時,已是夜幕低垂。走廊裡迴盪著一陣陣淒厲的哭聲,像是嬰兒的啼哭,卻又透著一股說不出的詭異。

\"又來了,又來了!\"一箇中年女人蜷縮在病床上,雙手緊緊捂著耳朵,渾身顫抖。

張浩檢視了病歷,病人名叫李芳,是本地人,三天前被家人送來,症狀是總說聽到嬰兒啼哭聲。

\"李阿姨,別怕,我是新來的醫生張浩。\"張浩輕聲安撫道,\"您能跟我說說,您聽到的是什麼聲音嗎?\"

李芳猛地抬頭,眼神中充滿了恐懼:\"你聽不到嗎?那個孩子,那個可憐的孩子...\"

就在這時,一陣陰風突然從窗外吹來,病房的燈光忽明忽暗。張浩竟真的聽到了一聲若有若無的嬰兒啼哭。

他驚訝地環顧四周,其他醫護人員似乎毫無反應。難道真如李芳所說,只有某些人才能聽到這個聲音?

接下來的幾天,張浩開始深入調查李芳的病例。他發現,近幾年來,當地已經出現過多起類似的案例,患者們都聲稱聽到嬰兒的哭聲,而且大多與當地一條名為\"哭嬰巷\"的老街有關。

帶著疑惑,張浩來到了哭嬰巷。這是一條狹窄陰暗的老巷,兩旁是斑駁的青磚老屋。巷子深處,一座殘破的土地廟孤零零地立在那裡。

當地一位姓王的老人告訴張浩,這條巷子有個不祥的傳說。百年前,這裡曾是一家專門處理溺嬰的\"嬰兒局\"。那些被拋棄的嬰兒,大多投入附近的河中。據說每到陰雨天,還能聽到嬰兒的哭聲。

\"可那都是些老掉牙的鬼故事了,現在誰還信這個?\"老王笑著擺擺手。

但張浩卻若有所思。當天晚上,他做了個決定:要徹查這個傳說的真相。

第二天,張浩開始在當地的檔案館查閱歷史資料。果然,他發現了關於\"嬰兒局\"的記載。更讓他吃驚的是,李芳的曾祖母,竟然是當年\"嬰兒局\"的一名工人。

難道這是某種遺傳性的心理創傷?還是說,真有什麼奇怪的東西在作祟?

就在張浩冥思苦想之際,醫院那邊傳來緊急訊息:李芳病情加重,出現了自殘行為!

張浩匆忙趕回醫院,只見李芳渾身是血,嘴裡不停地念叨著:\"對不起,對不起,我來領你們了...\"

經過緊急處理,李芳暫時脫離了危險。但她的症狀卻越來越嚴重,不停地說要去河邊找孩子們。

張浩覺得,是時候採取非常規手段了。他決定陪李芳去一趟哭嬰巷,也許能觸發什麼關鍵的記憶。

當天深夜,張浩偷偷帶著李芳來到哭嬰巷。月光如水,給這條古老的街巷蒙上了一層詭異的薄紗。

\"我想起來了...\"李芳喃喃自語,\"我的曾祖母,她...她做了很多很多對不起的事...\"

突然,一陣陰風襲來,四周響起此起彼伏的嬰兒啼哭聲。李芳尖叫一聲,轉身就要往河邊跑去。

\"李阿姨!別去!\"張浩一把拉住她,\"告訴我,到底發生了什麼?\"

李芳顫抖著說:\"那些嬰兒...她們沒有全部溺死...有些被賣掉了...我們家的詛咒...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話音未落,河面上突然泛起詭異的磷光,無數小小的身影若隱若現。張浩驚恐地發現,那些竟然都是嬰兒的形狀!

\"我們該怎麼辦?\"張浩心跳加速,卻努力保持冷靜。

李芳深吸一口氣:\"我們必須要面對這段歷史,才能真正解脫...\"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天邊泛起了魚肚白。晨光熹微中,張浩彷彿看到那些小小的身影漸漸消散。但他知道,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鬼嬰啼--下集

晨曦微露,張浩和李芳精疲力盡地坐在河邊。昨夜的經歷像一場夢,卻又真實得令人心悸。

\"李阿姨,您還好嗎?\"張浩輕聲問道。

李芳的目光依舊呆滯,但聲音卻出奇地平靜:\"我好多了,張醫生。我想我終於明白了些什麼。\"

張浩點點頭:\"我們一起來理一理。您的曾祖母在嬰兒局工作,但她做了一些...不該做的事?\"

\"是的,\"李芳苦笑道,\"她不忍心看那些嬰兒被溺死,就偷偷把一些健康的孩子賣給了那些想要孩子卻生不出的富人。她以為這是善舉,可卻不知道...\"

\"不知道什麼?\"張浩追問。

\"那些被賣掉的孩子,大多數生活並不幸福。有些被當成奴僕,有些甚至...甚至被當成祭品。\"李芳的聲音哽咽了,\"而那些真正被溺死的嬰靈,則化作了執念,糾纏著我們這些後人。\"

張浩若有所思:\"所以,您和那些病人聽到的哭聲,其實是兩種不同的冤魂在哭訴?\"

李芳點點頭:\"可能吧。我曾祖母臨終前將這個秘密告訴了我奶奶,代代相傳,卻始終無法解脫。\"

張浩站起身,環顧四周。晨光下的哭嬰巷顯得格外寧靜,哪還有昨夜的詭異景象?

\"李阿姨,我有個想法,\"張浩說,\"也許我們需要為那些嬰靈做些什麼,讓他們得到安息。\"

就這樣,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張浩和李芳開始了一項秘密的\"計劃\"。

他們首先聯絡了當地的民政部門和歷史學家,希望能夠儘可能還原百年前的真相。透過查閱大量檔案和口述歷史,他們逐漸理清了那段黑暗歷史的脈絡。

同時,張浩also聯絡了幾位知名的心理學專家和民俗學者,希望從學術角度解釋這種集體幻聽現象。

然而,事情的進展並不順利。官方對此事態度冷淡,學者們則將其簡單歸因於集體潛意識或某種暗示效應。

就在張浩感到挫敗之際,李芳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我們何不在哭嬰巷舉辦一場特殊的祭奠儀式?\"

張浩有些猶豫,但轉念一想,這或許真能對那些飽受精神折磨的患者起到某種\"儀式治療\"的效果。

在李芳的帶領下,倖存的幾位老人共同設計了儀式流程。他們決定在農曆七月十四舉行,屆時會擺設一百零八盞河燈,象徵著逝去的嬰靈。

訊息不脛而走,引起了當地不小的轟動。有人支援,認為這是撫慰亡靈、正視歷史的好方法;也有人反對,擔心會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張浩則利用自已的專業知識,對那些曾經出現類似症狀的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同時也在為儀式當天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做準備。

終於,農曆七月十四如期而至。

夜幕低垂,哭嬰巷裡擠滿了人。有患者、有家屬、有好奇的路人,也有聞訊趕來的記者。空氣中瀰漫著一種緊張而又肅穆的氣氛。

張浩和李芳站在人群前方。在他們面前,是整齊擺放的一百零八盞蓮花河燈。

\"各位,\"張浩深吸一口氣,\"今天我們聚集在這裡,不是為了追究誰對誰錯,而是為了正視歷史,撫慰那些無辜逝去的生命,也給我們自已一個放下的機會。\"

話音剛落,李芳帶頭點燃了第一盞河燈。人群中,有人開始低聲啜泣。

一盞接一盞,河燈被點亮,緩緩飄向河心。晚風輕拂,河面上星星點點,宛如天上銀河倒映。

就在這時,一個奇蹟般的場景出現了。

數不清的螢火蟲不知從何處飛來,在河燈周圍翩翩起舞。它們忽明忽暗,彷彿無數小小的生命在訴說著自已的故事。

人群中發出陣陣驚歎。有患者激動地喊道:\"哭聲...哭聲停了!\"

張浩驚訝地看向李芳,只見她臉上掛著欣慰的淚水:\"是啊,他們原諒我們了...\"

儀式持續到了深夜。當最後一盞河燈也變成河面上的一個小光點時,螢火蟲群也漸漸散去。

人群慢慢散去,只剩下張浩和李芳還站在河邊。

\"張醫生,\"李芳輕聲說,\"謝謝你。如果不是你,我可能永遠都走不出那個噩夢。\"

張浩笑了笑:\"這是我們共同的功勞。李阿姨,您後續還需要一段時間的治療和調整。但我相信,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了。\"

李芳點點頭,眼中充滿了希望:\"是啊,新的生活,要開始了。\"

此後的日子裡,哭嬰巷的\"詛咒\"漸漸成為了一個遙遠的傳說。那些曾經被幻聽折磨的患者們,大多重新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軌道。

張浩則因為這次經歷寫了一篇論文,探討了集體創傷記憶與心理治療的關係,在學術界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每年的七月十四,哭嬰巷都會舉行一場小型的紀念儀式。人們點燃河燈,不再是為了驅邪,而是為了銘記歷史,珍惜當下。

張浩經常會想起那個奇妙的夜晚。螢火蟲群的景象,成為了他心中永恆的畫面。他知道,那不僅僅是一次成功的心理干預,更是一次人性的救贖。

有時,當他聽到嬰兒的啼哭聲,不再是恐懼,而是會心一笑。他明白,那或許是生命在訴說它的故事。而作為一名心理醫生,他的使命就是傾聽這些故事,並help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歲月流轉,哭嬰巷的傳說漸漸被人淡忘。但每當夜幕降臨,河邊偶爾還能看到幾點熒光飛舞。人們說,那是嬰靈化作的螢火蟲,在守護著這片他們曾經的棲息地。

在這個古老而又現代的城市裡,人們學會了如何與過去和解,如何珍惜當下,如何期待未來。而這,也許就是那些逝去的生命,留給我們最寶貴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