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開始的第一球,李東投丟了一記三分球。
防守他的是大器晚成、頗為勵志的韋斯利·馬修斯——被斯隆教練從落選秀裡撿來的“二手貨”。
接著,馬修斯開場送了李東一記三分球作為見面禮。
然後1米96的馬修斯做錯了一件事,投進三分球后,他朝李東搖了搖手,說了句:
“小矮子,你根本不行——這TM是季後賽!”
這就是季後賽嗎?
事實上,昨晚李東睡得不多,他老做夢,夢見一隻正破繭而出的蝴蝶。
李東感覺那隻蝴蝶應該在比賽開始前就消失,或者比賽頭兩分鐘?三分鐘?
馬修斯朝著李東噴垃圾話的一瞬間,那隻蝴蝶消失了。
報復欲就是化解緊張的良藥!
馬修斯顯然沒有看過收官戰小牛隊和快船隊的比賽,更沒聽過可憐巴巴的卡隆·巴特勒的採訪:
“不要輕易激怒李東!”
第一節還有8分52秒時,李東借掩護兜出,接到了比盧普斯傳來的一球。
李東接球、起跳、出手!
唰!
三分空心入網!
蝴蝶消失了,一切開始變得熟悉起來!
老鄧利維站在場邊,加速嚼著口香糖,注視著場上的一切。
他指教過不少明星球員,見過世面,但是他仍然驚異於李東的種種表現,從確定季後賽席位就開始了——
隨著季後賽越靠近,李東就越專注、越在意,直到比賽開始的這一瞬間,李東的求勝欲徹底迸發出來了!
正如老鄧利維在賽前採訪時說的那樣:“是的,奇蹟打破了邁克爾的記錄,但他並沒有因此停下腳步,第二天他照常參加訓練,甚至每次都會早到一兩個小時……”
“他是球隊裡唯一一個自己花錢僱訓練師,並且增加訓練量的球員……人們都看到了奇蹟的巨幅海報,但他完全不在乎那些,還繼續堅持每天在做那些小事情:注意飲食、保養身體、按計劃訓練、研究對手的打法和戰術……”
“你能從奇蹟的日常表現中看出來,在他心裡,那些記錄已經成為過去,他已經準備好去領略真正的戰鬥,季後賽的絞殺爭鬥、寸步不讓、至死方休……”
“李東沒打過季後賽,確實,季後賽會有多緊張、多激烈,最後時刻有多窒息,每個人都能說出點什麼,但李東需要自己去體會,他已經迫不及待了!”
在老鄧利維看來,爵士隊的打法用八個字就可以概括——鐵血防守,擋拆戰術。
而李東的回應三分,讓傑裡·斯隆教練在場邊立即朝著馬修斯大喊:
“韋斯利,給我繞開掩護,寸步不讓地跟好3號!”
今晚,馬修斯沒有別的任務,唯一的任務就是橡皮膏藥一樣貼在李東身上。
但李東已經化身為一隻真正的球場蝴蝶,開始不停地用蝴蝶舞步摧毀馬修斯的防守——
籃球畢竟還是籃球——一種把圓滾滾的目標物用各種方式放進洞裡的遊戲——不會因為是季後賽就改變這一點。
斯臺普斯中心的球迷們陷入狂歡中,欣賞著這座球館新星——奇蹟的第一場季後賽表演。
李東用沒有停頓的無球跑動和匪夷所思的快速突破打擊著24歲的二年級秀馬修斯。
第一節還沒結束,馬修斯就顯得有點呼吸困難。
“教……教練,我得歇會……”
CJ邁爾斯被換來防守李東,1米98,更高的身材,出色的對抗……
接著是凱爾·科沃爾,擅長無球跑動的投手……
最後是前鋒基裡連科,全能型的鋒線防守專家……
斯隆教練不停地用各種人來換防李東,就像去商店買鞋子,不停地試鞋,把所有能用來防李東的傢伙都拿上來試了一遍——
用速度、用對抗、用跑動、用經驗、用身高、用寬度……
嗯,結果證明一點,沒人能夠單防李東。
爵士從後衛到鋒線,被李東殘忍地輪番羞辱。
上半場李東單打馬修斯的一幕成為賽場經典:
李東在罰球線位置接球,面對身高體重優勢明顯、防守出色的馬修斯,連續兩個胯下運球,向右起步。
馬修斯快速向左後橫移,竟然跟上了李東的突破腳步!
李東瞬間閱讀防守,隨即一個跳步,提前拋投出手,籃球擦板打進——
唰!
“華麗的過人,精彩的拋投!”
斯臺普斯的王牌解說勞倫斯·坦特激動地解說道,
“噢,天吶,奇蹟的第一次季後賽之旅,半場20分,太誇張了……
我為爵士隊的球員們感到難受,防守李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馬修斯今晚真的太折磨了……”
進球后的李東一邊回防,一邊雙手如同蝴蝶翅膀一樣擺動,鼓動著現場球迷。
主場球迷發出震天的吶喊聲:
“奇蹟!”
“奇蹟!”
在滿場的喧囂中,李東對馬修斯的一句話顯得就很安靜:
“你們就這麼不尊重人嗎?換個人來防我吧……”
這話是說給馬修斯聽的,被打爆的馬修斯無力回擊,低頭沉默。
反而,這話被一旁的小胖子德隆威廉姆斯聽去了:
“菜鳥,你別囂張得太早了!”
李東淡然一笑,反問道:“你今晚拿到了幾分?20分?有嗎?”
半場結束時,大螢幕上擺出了李東和德隆·威廉姆斯的資料對比。
德隆6投1中,命中率16.7%,依靠罰球拿下6分。
李東10投8中,三分球2投1中,砍下20分2籃板1助攻。
快船隊主場57比50領先。
老鄧利維滿意地點頭,他們包夾德隆·威廉姆斯的防守戰術奏效了。
比盧普斯負責消耗德隆,利用身體對抗和經驗干擾他的節奏。
小喬丹內線協防德隆突破,封鎖布澤爾的順下。
蘭多夫主防布澤爾,儘量讓對方打得更偏外線。
所以爵士隊的擋拆體系的兩個核心打得都不痛快,反而是爵士中鋒奧庫利用小喬丹防不出來這一點,半場9投4中,三分球6投3中,罰球全中,拿下了爵士半場最高的17分。
這就是斯隆教練推崇的擋拆打法。
其實,擋拆打法在80年代就有了,發揚光大還是斯隆教練。
傑裡·斯隆結合了約翰·伍登的UCLA體系,開創了新的擋拆哲學,那就是空間的使用——布澤爾中投和奧庫的三分,爵士的內線擋拆後的習慣是往外飄。
這就是為什麼姚明率領下的火箭總是折戟於爵士。
斯隆體系下的擋拆打法,成了傳統大中鋒之殤,即使強如奧尼爾,在97、98兩年季後賽都被雙煞揍得遍體鱗傷。
不過奇怪的是,哪怕今天爵士隊奧庫彷彿開了光,半場拿下17分,但爵士還是落後於快船。
因為爵士隊今天只做到了“擋拆打法”,沒做到“鐵血防守”——
沒人能限制李東。
半場的爵士隊更衣室裡,德隆憤怒地一拳打在更衣櫃上,怒道:
“為什麼不能讓我像李東那樣放開掄?\u0008他能做到的我也能!”
德隆就差說一句“我也能當大明星”了。
傑裡·斯隆反而笑了一下,平靜地說道:
“上半場大家打得很好,特別是奧庫,很好地執行了戰術意圖……”
“落後7分不多,我們能扳回來,下半場我要求內線大個子去包夾李東,干擾他的投籃,至於他的突破,防不住沒關係,反正也是不可避免的……”
這就是斯隆教練的防守安排,上半場他讓球隊的至少四個人輪番防守李東,雖然效果不好,但是卻起到了消耗的作用。
“下半場我們要拿出鐵血防守的風格,絕對不允許李東投籃,撲他,狠狠地撲他,給他對抗,大個子去補防……”
而快船隊更衣室裡,比盧普斯如神運算元一樣冷靜分析:
“德隆已經有點惱怒了,我能從他的肢體語言裡讀出來,下半場只要我們只需要給他點點火,他就能原地自爆。”
憨憨的小喬丹問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驚奇的問題:
“他們爵士怎麼不包夾李東呢?”
呼啊!
“可以啊,德安德烈,你的腦瓜動起來了啊!”
比盧普斯調侃道。
小喬丹憨憨地撓撓頭。
老鄧利維也笑了,“我們就怕他不選擇包夾呢……”
是的,快船隊等著的就是爵士去包夾李東。
下半場,爵士隊繼續四個人輪換防守李東,內線的布澤爾和基裡連科去補防李東的突破,嗯,這種防守策略的代價是慘痛的——
快船的其他球員的進攻空間突然無比開闊,特別是內線們如魚得水。
爵士的內線們都去包圍李東去了,所以扎克·蘭多夫、克里斯·卡曼和小喬丹如同“摸魚”一般,摸了無數前場籃板。
蘭多夫19分8籃板,卡曼11分9籃板,小喬丹8分16籃板!
快船隊下半場27個籃板,爵士隊才12個。
更可怕的是,快船隊的前場籃板高達11個!
這就是包夾李東的代價!
傑里斯隆眼看著快船隊的內線翻江倒海,試圖保持情緒平靜,“被爆籃板也是防守必須付出的代價,只要我們能保持進攻火力——”
小胖子德隆有點繃不住了。
在下半場的一次進攻回合,老斯隆做了一個進攻戰術手勢,但德隆·威廉姆斯假裝沒看見。
然後我行我素地和布澤爾打了個擋拆,強突籃下,似乎要做一個隔扣動作,結果被小喬丹狠狠地將籃球按在臉上。
啪!
一個貼臉封蓋!
讓斯隆教練失望地捂住腦袋。
立馬叫了一個暫停。
“德隆,你剛才在幹什麼?為什麼那麼打?”
德隆搖著頭,嘴裡嘟囔著,“只是差一點而已,進了我就上十佳球了!”
“十佳球,十佳球!你腦子裡裝的就是賽後十佳球嗎?這是季後賽,不是扣籃大賽……”
“如果是斯托克頓,他一定不會擅作主張——給我按照戰術安排打……”
老頭子又把斯托克頓搬出來教訓人了,德隆一抬頭,感覺1米85的斯托克頓的影子有2米3那麼高大,把德隆的小胖子身體完全遮蓋住了!
傑裡·斯隆,這位在公牛隊退役4號球衣,NBA歷史上唯二帶領一支球隊達到1000勝的主帥,20次率隊進入季後賽,2次進入總決賽的名帥,看著快船以126比103捍衛了主場,只能無奈搖了搖頭。
第四節關鍵時刻,李東憑藉一記精彩的二加一上籃將比賽畫上了句號。
李東突破已經累虛脫的馬修斯,直接殺入內線。
在布澤爾和奧庫兩個人中間,李東跳步後啟動,在空中懸停。
惱羞成怒的布澤爾用肘部將空中的李東向外推去!
嘟!
哨響!
李東順勢在空中做出向後拉桿的動作,將籃球反籃打進!
唰!
同時造成布澤爾犯規。
進球后的李東旋即團身倒地,自我保護。
蘭多夫第一個衝上來,將李東拉起來。
站起身的李東假裝拍了拍肩膀上的灰土,一雙殺氣騰騰的眼睛看向布澤爾:
“嘿,布澤爾,我以為你是個防守悍將,怎麼連犯規都這麼軟?”
嚯!
布澤爾似乎要衝上來揮拳,怒吼著:“菜鳥,信不信,下一個回合我會把你扔出底線!”
蘭多夫立馬頂在布澤爾面前,架住胳膊,說道:
“放輕鬆兄弟,別惹麻煩,上一個這麼做的傢伙在醫院躺了好幾周。”
裁判立即將布澤爾拉開。
李東淡定的站在罰球線,甚至有點想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