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章 再次相遇

農曆十月廿七,星期四。

喬家兄妹過早後,就把這五天存下來的雞蛋全部搬出來,開始用蛋託打包並裝入竹筐之中。

與此同時,已經吃飽喝足的那1000只蛋雞,也開始了它們的日常操作,進入產蛋箱裡下蛋。

等之前五天積攢下來的雞蛋都打包好了,兄妹四人又接著打包剛剛新鮮出爐的1000顆雞蛋。

待6000顆雞蛋全部都裝入竹筐後,除了喬二河面不改色以外,其餘兄妹都倒吸了一口冷氣,那擔佔了重量大頭的雞蛋,光是看著都讓人覺得頭皮發麻。

喬三朵有些擔心的說道:“二哥,我看你這一擔雞蛋起碼有三百五六十斤,這實在是太重了,要不然就分一部分給我,我負責挑到公社去賣。”

喬二河笑道:“這點重量對於我來說沒問題的,倒是大哥那擔起碼有兩百多斤,四海那一擔也有一百五六十斤,從這裡挑著走到公社恐怕有些吃力,你可以幫他們分擔一下。”

喬大江在喬家灣那也是一條響噹噹的漢子,比力氣除了自家老二以外,全村沒有一個青壯比得過他,他自然不能讓弟弟妹妹給看扁了,當即拒絕道:“三朵,你不用幫我分擔,也就兩百多斤而已,村裡隨便一個成年人都能輕鬆挑起來,我挑到公社肯定是沒問題的。”

喬四海今年虛歲也才16而已,雖說農村人從小就幹習慣了苦力活,但他畢竟還沒成年,力氣自然不能跟大哥二哥相比,面對這一百五六十斤,還要挑著走到公社,心裡還是有些發怵的。

如今,聽到三姐主動要求幫忙,喬四海嘿嘿笑道:“姐,那你就幫我分擔一部分吧!”

喬三朵也知道自家二哥力大無窮,而大哥的力氣也不小,負責他的那一擔確實也沒多大難度,便點頭道:“好吧,我去拿谷蘿過來,你分一半給我。”

三分鐘後,喬三朵分走了老四竹筐裡的一半雞蛋。

眼看一切準備就緒,喬二河道了聲“出發”,便拿起他那根特製的大扁擔,輕輕鬆鬆的把這一擔超過360斤的擔子給挑了起來,然後大步流星的朝公社方向走去。

喬大江、喬三朵以及喬四海見狀,也紛紛挑起了擔子,跟著喬二河一起走向公社。

從喬家灣走到岑河公社,這一路上自然沒少跟人碰面,而無論是熟人還是陌生人,在看到喬二河所挑的那個大擔子後,都紛紛為之側目。

不過,要真說有多震驚,那倒不至於。

畢竟,在這個肩挑背扛的年代,挑兩百多斤的東西走路,那是成年人的基操,而各村有名的壯勞力,基本都能挑三百斤以上的重物,這個挑可不是指挑起來幾秒鐘就放下的那種,而是指挑著走遠路的那種。

因此,喬二河挑的這一擔雞蛋,雖然讓看到的人為之側目,但大家的接受程度都比較高,不至於會大驚小怪。

於是,兄妹四人挑著雞蛋,一口氣從家裡走到公社,中間誰都沒有停下來歇過腳。

來到之前兄妹四人經常擺攤的地方,喬三朵才把肩上的擔子放下,說道:“大哥二哥,時間不早了,你們快去坐車吧,這裡有我就行了,我賣完了這些雞蛋,就自己回去。”

喬二河挑著擔子,面不紅氣不喘的說道:“行,那你賣完了早點回去。”

喬三朵點頭道:“知道了二哥。”

……上午十一點。

喬家三兄弟順利的趕到了沙市,來到了某條客流量高小攤販比較集中的街道。

待兄弟三人把一板又一板的雞蛋從竹筐裡掏出來擺在面前,瞬間就吸引住了無數客人的目光,畢竟這麼多雞蛋堆放在一起的場面,還真沒多少人見過。

前面已經說過,這個年代的城裡人對於雞蛋有著很大的需求,如今看到一個小攤點竟然擺出這麼多雞蛋,走過路過的客人瞬間就有點走不動道了。

不到半分鐘的時間,喬家兄弟的攤點就被客人給圍起來了。

喬家兄弟仍然執行量大從優的銷售方案,一顆雞蛋賣5分錢,購買一板雞蛋可以便宜1毛錢,購買兩板雞蛋便宜2毛錢,以此類推,上不封頂,並附贈蛋託。

然後,為了佔這1毛錢的便宜,客人們出手都是一板雞蛋起步,就沒有一個客人是選擇只買幾顆雞蛋的。

說錯了,不是沒有客人選擇只買幾顆,而是選擇只買幾顆或十幾顆雞蛋的客人,都無師自通的選擇與其他客人合作,兩人或三人合力買一板雞蛋,好爭取其中的優惠。

不得不說,不管是哪個年代,只要有便宜可佔,大家的腦子還是比較靈活的。

對此,喬家兄弟也是樂見其成,反正一板又一板的購買,對於他們來說省事不少,賣雞蛋的效率都快了許多。

就在喬二河忙著賣雞蛋的時候,一道熟悉的聲音傳了過來:“喬同志,原來是你啊!”

喬二河循聲望去,發現站在他面前的漂亮姑娘不是別人,正是在古銀杏樹下偶遇,然後讓他念念不忘的那位蘇姑娘,他不由得驚喜道:“蘇同志,真巧啊,我們又見面了。”

蘇錦繡微笑道:“是挺巧的,你怎麼跑到這裡來賣雞蛋了?”

喬二河臉上掛滿了笑容,回答道:“我家裡養了不少蛋雞,這些雞蛋都是自家的蛋雞下的,在我們公社那裡賣不完,就想著把雞蛋弄到沙市來賣了。”

蘇錦繡有些驚訝道:“喬同志,我沒聽錯吧,這些雞蛋都是你家的蛋雞下的?那你家到底養了多少蛋雞啊?”

喬二河隨手拿了兩板雞蛋,和蘇錦繡一起從人群中走出來,笑道:“這些雞蛋確實都是我家的蛋雞下的,我家現在養了2000只蛋雞,其中有1000只正在下蛋的成年蛋雞,還有1000只蛋雛雞。

這兩板雞蛋送你了,你拿回去吃吧!”

蘇錦繡聞言微微有些吃驚,畢竟這個年代家裡養殖2000只蛋雞,那絕對是改革開放衝在最前面的先鋒,當初在古銀杏樹下相遇的時候,從對方的談吐中她就覺得這個農村出身的青年不簡單。

現在看來,比她想象中還要厲害一些。

接過對方遞過來的兩板雞蛋,蘇錦繡從口袋裡掏出三塊錢遞回去,說道:“喬同志,我可不能佔你便宜,這錢你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