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章 分田到戶

分田到戶,也就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可以說是我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里程碑。

這個改革始於1978年11月的小崗村,在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就在全國各地颳起了十二級的大風。

今年8月,岑河公社的黃港大隊率先開始分田到戶,這也是整個江陵縣第一個實行分田到戶的大隊。

有了黃港大隊當這個帶頭大哥,其他大隊自然也不甘落後,相繼開始分田。

9月8日,這是喬二河重生回來的第三天,喬家灣也正式開始分田地了。

分田地,全國沒有統一的標準,該怎麼分都是各個生產隊的社員們商量著定。

喬家灣的田地分配標準很簡單,首先是按人口劃分,每人能分到一畝五分地,然後拿一半工分的社員額外多分一畝地,拿滿工分的女性社員多分兩畝地,拿滿工分的男性社員多分三畝地。

如此分配,自然是有喜有憂,家裡壯勞力多的自然是眉開眼笑,而家裡壯勞力少的則是愁眉苦臉。

喬二河家一共分得二十一畝地,其中有十二畝地是按人頭劃分的,有一畝是喬四湖這個半勞力額外獲得的,有兩畝是喬三朵獲得的,還有六畝是喬大江與喬二河這兩個壯勞力獲得的。

能分到這麼多田地,也算是不錯的了,在村裡處於中等偏上的水平。

不過,喬家兄妹對於這個分配結果都不太滿意,因為他們家分到的田地,連最基本的平均數都不到。

如果他們父親沒有走這麼早,母親也能跟村裡其他婦女一樣出工,大哥再把媳婦娶回來生個孩子,那他們家最起碼能多分個十畝田地。

只可惜,這世上沒有如果。

回到家,看到悶悶不樂的大哥,喬二河不由得出聲勸解道:“大哥,我們家能分到這麼多田地,其實也該知足了,你知道黃港大隊的村民,能分到多少田地不?”

喬大江搖頭道:“不知道。”

喬二河道:“黃港大隊那邊人多地少,我聽說人均不到七分地,每家分到的田地不過三五畝而已,與黃港大隊的人相比,我們家能分到二十一畝地,已經是很好的了。”

喬大江震驚道:“不會吧,人均不到七分地?這麼少的嗎?”

喬三朵也瞪大眼睛道:“確實太少了,我們喬家灣人均超過了三畝地呢!”

喬二河笑道:“每個大隊的人口和田地數量都不一樣,黃港大隊確實是人多地少,跟我們這邊人少地多是沒得比,不過也有比我們更好的,比如說谷湖大隊的人口跟我們洪山大隊就差不多,但人家的田地比我們這邊要多幾百畝,人均比我們起碼多五六分地呢!”

喬四海對其他大隊分多少田地不感興趣,他看向這兩天變得不太一樣的二哥,詢問道:“二哥,你之前說過,等村裡把田地分好之後,咱家發財的機會就來了,現在田地已經分好了,接下來我們應該怎麼做?”

這話一出,在場的其他兄妹都把目光投向了喬二河。

喬二河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大哥道:“大哥,你知不知道肥老巴(喬氏兄妹對母親的稱呼)手上還有多少錢?”

喬大江搖頭道:“這我哪裡知道啊!”

喬二河道:“很快小麥就要播種了,這小麥肯定是要種的,不過除了種植小麥以外,我還打算買一些蛋雞回來養,到時專門賣雞蛋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具體能養多少隻蛋雞,就看肥老巴手上有多少錢了。”

喬三朵聞言心中一緊,下意識的壓低聲音道:“二哥,這蛋雞,能多養嗎?”

喬大江眼神也是一凝,他也是在特殊年代成長起來的,對於這方面那是相當的敏感。

“放心吧,我心裡有數,不會有問題的。”喬二河自然知道三妹在擔心什麼,改革開放至今還不到兩年時間,很多地方的思想都還被禁錮著,就拿雞鴨養殖來說吧,養三隻雞鴨是社會主義,超過這個數量那就是資本主義。

這在後世看來很不可思議,但在這個年代卻是大家的共識。

不過,喬二河對這個是一點都不擔心,等他家的蛋雞養殖搞起來了,沒人來找麻煩那是最好,要是有人來找麻煩,拿資本主義說事的話,他也有應對的辦法。

喬大江忍不住道:“老二,這可不是開玩笑的,如果只是在家裡偷偷摸摸多養幾隻蛋雞,那問題倒不大,現在村裡有不少人家都這樣做,但聽你話裡的意思,這蛋雞的養殖數量肯定不會少,一個搞不好是會出大問題的,你今天要是不把話說清楚,我是絕對不會同意你這麼做的。”

喬三朵也附和道:“大哥說得對,二哥你可不要亂來,這樣太冒險了,會出事的。”

喬二河知道不把話說清楚,是打消不了兄妹們心中的顧慮,便開口說道:“大哥,三朵,你們擔心的問題,早在兩年前,鄧公就在廣州表過態了,他老人家親口說了,咱們農民養多少隻雞鴨都可以,都是社會主義。”

喬大江愕然道:“老二,你沒騙我吧?鄧公他老人家真說過這樣的話?”

喬二河點頭道:“大哥,這當然是真的,這麼大的事我怎麼可能會騙你呢!如果鄧公沒說過這樣的話,我是絕對不會冒這麼大的風險去養蛋雞的。”

喬大江激動道:“我就說你怎麼會變得這麼大膽,如果不用擔心會招來麻煩,那這蛋雞養殖確實很有搞頭啊!”

喬三朵也滿臉興奮的說道:“太好了,我這就去把肥老巴找回來,問問她手上到底還有多少錢,早一天把蛋雞買回來養,咱們就能早一天賺錢。”

喬四海今年虛歲才15,在這種家庭大事上還插不上話,因此他一直安靜的坐在那裡旁聽著,如今聽到三姐的話,他自告奮勇的說道:“三姐,你跟大哥二哥繼續聊養蛋雞的事,我去把肥老巴找回來。”

說完,他就起身跑了出去。

喬三朵見狀,便重新坐下來,看向二哥道:“二哥,這蛋雞你打算怎麼養?是養在後院嗎?”

喬二河道:“這個得看養殖數量,如果只是養個幾十只的話,咱家的後院就能養,不過只養幾十只蛋雞,那發家致富的速度實在太慢了,我覺得可以把我們家的宅基地都圍起來,這樣面積就足夠大了,養個一萬幾千隻都不是問題。

當然了,話又說回來,這畢竟是我們第一次搞養殖,不可能一上來就養這麼多,就先養個一千幾百只試試水吧!”

喬大江聞言倒吸了口涼氣,先養一千幾百只蛋雞試試水?老二還真敢想啊!他連連擺手道:“老二,先不說肥老巴手上的錢夠不夠養這麼多蛋雞,咱們現在是第一次搞養殖,什麼經驗都沒有,一下子就搞這麼大的規模,是不是太激進了啊?要不,咱們還是慢慢來,先養個幾十只試試,如果順利賺到錢了,再增加養殖數量不遲。”

如果沒有重生,沒有靈泉的幫助,喬二河肯定也跟大哥一樣保守,不會想著一上來就養那麼多蛋雞,畢竟有句話說得好,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這養殖的風險還是相當大的,搞不好一場瘟病來襲,一切就化為烏有了。

但有了靈泉的幫助就不一樣了,不僅可以百分百的避免瘟病,還能加速蛋雞的成長,賺錢可以說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所以,喬二河自信十足的說道:“大哥,做沒有把握充滿風險的事才叫激進,而這蛋雞養殖我是有絕對把握的,所以我打算傾盡全力拼一把,成功了我們家很快就能脫貧致富,萬一出現意外養殖失敗了,有田裡的收入撐著,也不至於會傷筋動骨,大不了我們從頭再來就是了。”

“這……”

喬大江看著跟之前完全不一樣的老二,神色有些猶豫不定。

喬二河見狀又下了一劑猛藥:“大哥,別猶豫了,只要我們家能多養一些蛋雞,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明年這十里八鄉的姑娘就隨便你挑了。”

喬大江聞言再也忍不住了,咬牙道:“行,那就聽你的。”

……

ps:新書期,追讀是非常重要的,所有官方推薦看的都是追讀資料,還有月票對於衝擊新書榜單也有很大助力,希望各位阿表能夠多多支援,作者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