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女孩現在覺得所受到的重男輕女沒什麼,可是在當有孩子之後會忍不住心理扭曲,會嫉妒自已女兒擁有的比自已多。
然後進入新的迴圈,折磨女兒重男輕女,或者比母親還重男輕女。
今天晚上的喇叭裡的廣播猶如一滴水掉到油鍋裡,有的人在照鏡子,有的人在算計的,舉報別人領取一兩銀子。
接著就是相互舉報,但凡舉報的都受理。機器人一般調查下來。
一個領地現在有53463人,女童只有8620人,而男娃有18,000人,剩下的都是成年人或老人。
這麼多人,只有5戶人家,不重男輕女,積極響應政策。對於這五戶人家,柳眉。下令以後輔助給雙倍。
其他領地裡的所有人。全部剝奪對女兒的撫養權,所有女兒都送到孤兒院。統一撫養,統一教育。
對於女孩的父母,尤其是母親來說,尤其不滿這個女領主,多管閒事,插手我們家庭的小事。孩子沒有母愛,這怎麼行,最重要的事情,撫養權被剝奪了,自已也沒有42歲可以免費領的糧食了。
擁有的時候很多母親都不珍惜,覺得女兒是自已生出來的,兒子是家裡的頂樑柱,自已做不了主,也不敢去得罪兒子,有什麼心事不敢跟兒子說,只敢跟女兒抱怨。
可這一下子抽走女兒的撫養權之後,才感覺到女兒不屬於自已,女兒不是自已的私人奴隸,女兒也不是自已再能做主的人了。
女孩母親這邊反映多多少少都是不高興的,因為直接傷害到利益。對於領地的女兒們來說,不討厭領主為自已的付出,但是覺得未免有些太過分了。
因為在孤兒院是集中住宿,集中管理,就像被關在籠子裡一樣。
很多人都無法適應在家裡雖然重男輕女,但是是和自已親人在一起的,祖祖輩輩都這麼重男輕女過來的。
很多女孩都覺得這些都不是大事,覺得自已的補貼被侵佔被貪汙,餵給畜生吃也不給自已吃,也不是什麼大事,因為讓哥哥弟弟看著自已吃東西,也有愧疚感。
領主不怪領地的女兒們,自已立不起來,領主知道這只是暫時的。女兒們只要沒有完全和父母脫離精神和物理的距離,就無法徹底的覺醒。
幾百年來幾千年來的洗腦,不是說說而已,儒教已經深入人心,即便女孩們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自已的名字也寫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仍然奉行著儒教思想。
女孩們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因為從一出生就生活在巨大的騙局裡,所有人都在騙男人在騙女人也在騙這個騙局形成了完美的閉環,而閉環唯一的受害者就是女性。
如果不大力整治,這些女孩現在覺得所受到的重男輕女沒什麼。可是在當有孩子之後會忍不住心理扭曲。
會嫉妒自已女兒擁有的比自已多,然後進入新的迴圈,折磨女兒重男輕女,或者比母親還重男輕女,然後把這種痛苦傳給下一代形成閉環。
現在這些看起來可愛害羞,嬌羞自卑的女孩,當生育了兒子,有了兒媳婦之後,會把自已所受的痛苦給兒媳婦看到兒媳婦過得越慘,心裡越舒服。
半女權不女權是最好吃的,大力整改經濟,但是沒有提高女性地位,這樣的穿越還不如不穿越。
只有一個女性過得好的世界,其他女性都過得慘,都過得命苦的世界那麼只是這個女性的個人秀場。
一個人擁有特別好的資源,可只是為了跟一個男人一生一世一雙人,這對於其他女性來說是一種巨大的不公。
一個人身為外來遊客 擁有著大量的物資,擁有著大量的資源,只是為了當一個男人的妻子,一生一世一雙人,或者當一個男人的妾室 。
然後用自已的資源給男人鋪路,最後最好的人生就是生個兒子,繼承這個男人的身份,和這個男人合葬於墓穴。
然後這一個個的遊客享受了那麼好的資源,然後在何不時入迷看著身邊的人痛苦,然後對丫鬟說我們是平等的。
或者比本地的土著更能接受古代的文化比本地的土著還更會折磨丫頭,動不動打死人,動不動說妾是可以打死。
周圍的人有一點小錯就是打死或發賣,把重男輕女合理化,對自已好的自已喜歡的人物通通生兒子。
或者會生出兒子自已不喜歡的人物,或者自已在現實中討厭的人物。就換個諧音的名字,然後讓這個人一直生女兒或者當太監。
很多主角的世界表面上看起來是透過努力擁有好日子的,實際上柳眉。的穿越並沒有意義。原主早就死了,過得好也看不到,過得好,也不是原主享受了。
柳眉。有些時候是主角的系統,有時候是炮灰的系統,無論是主角炮灰女配,大部分最終的結局就是柳眉。個人過得好最大的苦就是和其他女人分享男人以及婆婆為人刻薄。
然後就是這些宿主用著最好的資源,然後說這是自已的努力。在當系統的時候看到的東西不一樣,立場不一樣。
柳眉。看到的是,主角把丫鬟把身邊的人灌的不知天地為何物慣的沒完沒了沒夠,然後不知足之後再把這些丫鬟打入地獄,發賣或者邁入特殊場合。
那種地方並不是附庸風雅,有嚴格的等級,好多人都在那裡活不過三五年就染病,然後被拋棄。
有的女孩被埋的時候甚至還活著,還在喘氣就被埋了,甚至於還活著就被丟入河裡了。那個地方不像是現代,為了錢或者軟性質的引誘下海。
那個地方充滿了女人的血淚史,女人就像一件衣服一雙鞋子,不停的在更新換代,三五仔被厭棄,不夠新鮮的女人們,接不到客人之後。
受到了物理的折磨打罵辱罵不給飯吃,不斷的在被轉賣,然後特殊場合,被賣的女孩,又很難過上普通的苦日子,仍然在不停的重複悲慘的命運。
因為人們描寫的特殊場合太過美好,好多都是女人們自已墮落,自已願意下海的,所以給人感覺那個地方是女人的安樂窩,是女人的港灣。
那個地方的古代女人是自已不安於是自已下賤,然後自已願意過這樣的生活。
然後在主角們來的時候彷彿普通人甚至比普通女人過得還自由,有錢富貴,然後穿金戴銀。
現實中的古代女孩是被父母親戚舅舅任何一個男性女性家屬,甚至於一個村裡的鄰居,或者一個地方認識的人,就可以輕易賣掉一個女孩的一生。
一旦一個女人被賣掉之後重新回家,家裡也容不下,就算家裡人容得下風言風語也會讓家裡人對女孩排斥,女孩要麼瘋了,要麼嫁到別人不願意嫁的家庭。。
過去特殊工作的女人們的血淚,卻被描寫成只有紙醉金迷,有吃不完的美食,想不完的樂呵肉體上還是享受的一切都是這麼的美好。
這些女人還不知足,整天要錢要錢好像沒夠。這些女人好像永遠都在虛榮,春秋筆法,讓這些女孩被罵,自已不自愛才過上這樣的生活,這些女孩都是自作孽不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