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節、友誼賽
我有很多疑惑,好像有什麼東西在腦海裡醞釀,可是卻怎麼也找不到語言來描述,就像是豬八戒吃人參果,渾淪吞棗一般的過程,完全沒有任何的回味,到底是怎麼一樣的結果在等著我?我好像要懂一些道理了,可到底是什麼道理?
軍訓的意義,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是成長?還是領悟?
成長了什麼?領悟了什麼?上善若水,到底是什麼讓老子悟了?老子又悟到了什麼?
直到看到了教官,我才知道是我的心亂了。我似乎在等著教官給我醍醐灌頂。
“教官,等會你們是不是要打籃球?”
“是的,等會我們會和你們打一場友誼賽。”
“教官你會打籃球嗎?”
“額?”教官疑惑著。
看著教官疑惑的樣子,我好像也疑惑著。我的疑惑是對自己的這句話,我剛剛說的那句話好像有兩層意思。
一層是知道打籃球規則,會打籃球,另一層的意思是會不會參與這場籃球賽,顯然我的意思是第二個。
“不一定輪到我,你看這麼多高個子,我參與的話,估計會坐冷板凳替補。”
“那……”那我就不知道怎麼聊天了……
“你去嗎?”我好像問了一句廢話。
“去,肯定去啊,畢竟是友誼賽,不僅要有參賽人員,還要有啦啦隊的。”
“嗯,等會我也去的。”鬼知道為什麼我會這麼說。
“時間差不多了,你們應該也要休息一下吧,跟著我們走了這麼長時間。”
教官還就不錯嘞,還知道體諒人,沒有想到平常那麼嚴格的教官此刻竟然如此的關心人。
和教官聊天,三兩句就忘了之前在思考什麼……
“走了,解散了,你們回去吧。”
“啊?這就回去了?”
導遊的工作好像就這麼結束了,可我好像意猶未盡呀……
不知道是因為要和教官分開而不捨,還是因為有問題沒解答而困惑。
總之我好像是丟失了什麼東西一般,不對,應該是沒有得到某些東西。
看來某些答案又需要自己去尋找了。
“姐妹們,剛剛我和教官去參觀圖書館了。”
“你和教官一起進去了嗎?”
“這不是重點。”
“那什麼事重點。”
“參觀之後,教官說從那些畫中感受到了鄉土氣息,在喧囂的生活中找到了寧靜。”
“你怎麼神神叨叨的?”
“這不是重點。”
“怎麼又不是重點了?你不會是傻了吧。”
“啊,好像是這樣一般,跟教官相比,我好像就是一個傻子。”
“不至於吧,聽說教官和我們差不多大,我們考上了大學,而教官沒有考上呀。”
“不對,你這說法不對,文憑是文憑,文化是文化。有文憑不定的有文化,就像有文憑不一定有素養是一樣的。”
“怎麼感覺你是在罵人?”
“你跟她說什麼?她都沒有參加軍訓,哪裡知道這些。”
“參加軍訓有什麼了不起,再說又不是我不想參加。”
“……”
“不說了,等會教官有一場友誼賽,我去看,你們去不去。”
“不就是籃球賽嗎?有什麼好看的。”
“不是,我是想問一些問題。你們不去嗎?”
“你想問什麼問題?說說看,看我知不知道答案。”
“如何在畫作中感受其中的奧義?”
“算了,算了,你還是去問教官吧。”
“那一起啊,你們不會不想去吧。”
“本來不想去的,你這麼一說我也想去了。”
“切,誰不知道那啥,趕緊的吧,耽誤了那麼長時間,教官的比賽應該開始了。”
我們幾個急匆匆的趕到了教官打籃球的球場。
比賽好像還沒有開始。
體育老師籃球團隊和教官方陣組成的球隊,別提有多那啥了,差不多就是一場視覺盛宴。
活力,充足的活力,看到教官的樣子,我瞬間就想到了這個詞。
活在當下,激情每一刻,對每一件事好像都很有激情。這是之前軍訓的時候教官告訴我們的,而此刻我好像感受到了。
嘟~
“比賽開始。”
啊?這才開始?那之前教官都在幹什麼?之前看到的不是比賽?
我很是疑惑……
“之前的是熱身賽。”不多久教官就給我答案了。
“那教官怎麼下來了?”
“你猜為什麼?”
其實這些哪裡需要猜,很明顯的事情,球場上的人都很高,而教官並沒有那麼高,這個問題好像是我問的多餘了。
以前一直以為一米八以上的都是高個子,現在看來,一米八以上的也有不同的身高感受。
而我的身高好像就那啥,站在教官邊上,我墊起腳尖那還不夠教官的身高……
“其實生活,不僅有臺前還有幕後,有臺上,還有臺下,我感覺在這裡看到你們已經讓我很高興了,打不打籃球無所謂的。”
“那沒有上場打籃球不會有遺憾嗎?”
“不會啊,人生如一場旅行,處處都是風景,那些奢望的風景不一定有現在看到的風景優美。”
聽到教官這麼說,我才感受到周圍的環境,綠色的球場,周圍很空曠。總有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的胸懷。綠色的草坪,一絲不苟的風。近處的山巒,垂下的樹木。
之前的目光一直在教官是身上,而此時看到周圍的環境,突然感覺很寬闊了,這個世界不僅僅有教官,還有那些美好的氛圍。
“對了,教官,你是怎麼從那些畫作中感受到那些的?”
“哪些?”
“就是那些寧靜啊。”
本來我是想著怎麼誇誇教官的,真的,教官說的話讓我根本就沒有辦法複述,而且好像很深奧,所以我真的是有點崇拜教官,只是我好像不太會夸人。
我誇教官是想著能夠多說一點話,多一點交流。
然,教官接下來說的話簡直就是醍醐灌頂。
“蒙娜麗莎知道嗎?”
“世界名畫,達芬奇的作品,我知道呀。”
“有一部電影叫蒙娜麗莎的微笑,和你說這個好像有點繞遠了。”
教官這麼說,估計是因為看到了我疑惑的表情。
“世界頂級的女子學校,竟然是女德培訓班。”
教官越說,我越是感覺繞的越遠……
這和我問的從畫作中感受到那些有什麼聯絡?
“希拉里,宋氏三姐妹,冰心等都是出自那所學校。”
教官這麼說,我突然敬佩起來,畢竟這幾個人可都是非常有名的。
“剛剛成立的女德培訓班的時候,有很多學生雖然對知識點的掌握很好,卻並沒有對知識的渴望,只是機械的背誦知識點,安全沒有獨立思考能力。對於那些畫作的點評完全是照本宣科,對於那些作品總是用別人的語言頭頭是道,並不能做到娓娓道來。直到後來來了一位老師,她告訴學生評判一件事,並不是用書本知識死記硬背,而是要培養自己的審美。透過畫面去發現他的主流文化,以及過往的經歷。嘗試著說出自己的觀點。”
“這是一種超前的教育方式,她會引導學生拋下課本,各抒己見。”
“現在的你們是大學生了,慢慢的會建立自己的世界觀,教育家雅斯貝爾斯說過,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
“雅斯貝爾斯的著名的書,什麼是教育,從存在主義的哲學基礎的“自由、生成和超越”,詳細討論了深度和他獨特的對教育的理解,並指出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教育是一代,和教育的使命是成為“整個人”。”
聽著教官說的這些,我不自覺的陷入了一種幻境,我似乎感受到了那種教育。
“他所提倡的文化教育,依靠必要的教育和交流氛圍,採用蘇格拉底式的教育方式,強調師生之間的平等尊重,制定有限的教育計劃,完善教育內容。透過這種方式,教育可以薰陶和培養新一代。他進一步指出,教育改革的真正條件不是金錢,而是迴歸人文教育本身。”
“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心理學家、教育家雅斯貝爾斯是存在主義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的主要作品有:《大學的理念》(1946)和《什麼是教育》,反映了他的存在主義教育思想。”
這還是軍訓教官?
能說出這些的竟然和我差不多大。
同樣從高中畢業,教官怎麼就知道這麼多?《大學的理念》、《什麼是教育》、蘇格拉底式的教育方式,迴歸人文教育本身,這是什麼樣的學校才會傳授給學生的?
至少說,我所認識的人當中,沒有人在高中以前接受過這樣的課程。不對,是大學之前都沒有接受過這樣的教育,然而教官是從哪裡接觸到這些的?
“帶著學生參觀名畫,是為了培養學生們獨立思考的能力。”
“一個環境還是能夠影響到人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還是有點道理的,在那個環境裡,人人眼中閃爍這求知的光芒,有勇氣直面內心,找到自己的定位,直面全新的生活。”
“你們雖然到了大學裡,可不是每個人都有一個面對大學的心態,而這個軍訓也是為了你們準備的,讓你們更加堅強的面對以後的生活,至少說可以借用這種軍訓精神去抵擋一些內心的坎坷。”
教官的這句話,或許是我軍訓以來最大的收穫吧。
過去是什麼樣子,未來是什麼樣子,過去的自己是什麼樣子,現在的自己是什麼樣子,未來的自己要成為什麼樣子,似乎慢慢的都在變的清晰。
教官明明就坐在我的邊上,可我卻感覺教官像是站在山巔上,面向的是宇宙星辰。談吐間俱是星辰大海,宇宙契機。
以前從來沒有感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有多麼的壯觀,而今看到了教官,那些詩句似乎就是在寫實。
看著這樣的背影,我有點想靠上去,只是我猶豫了,因為周圍的人有點多……
嘟~
一聲哨音響起。
籃球賽在歡聲笑語中結束。
大家都很開心,玩的都很盡興。
而我似乎有些失落,失落的是沒有鼓起勇氣靠一靠教官的背。
“向老師。”
“學習!”
學習二字是教官用很大的語氣喊出來的。
每個教官都喊出了這兩個字,若是在以前,我只當是一種口號,而此時似乎是一種提醒。
教官說的對,人生處處是風景,臺上的人是風景,臺下的人也是風景。
看著周圍濃烈的文化氣息,就連夕陽都會映襯一下。獨特的建築在各種有意義的標識旁是那麼的和諧。心都醉了,大學城入我的心裡了。
這個世界怎麼可以這麼美。人生路漫漫,到處都是風景。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多麼有詩意的辭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