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得知三皇子這個在他眼中愚笨如牛之人都能在生意場上賺得盆滿缽滿,心中的憤懣之情愈發強烈。他立刻也派人前往江南,同樣找上了八大家族的族長,期望能低價購入大批絲綢。然而,大部分絲綢早已被三皇子收入囊中,二皇子最終未能如願,手中所獲絲綢少得可憐。
但三皇子的成功之舉卻讓二皇子靈機一動,他想到了屯糧之策。如今連年天災人禍,糧食價格居高不下,若能從江南購買大批糧食,再運往發生饑荒的地區販賣,先將糧食大量囤積起來,而後再高價賣出,定能獲取鉅額利潤。然而,二皇子也清楚,如此行徑雖能獲利,卻有損自已的威名。於是,他派遣自已最為信任的心腹方明去操辦此事!
在關中地區的一處隱秘糧倉,堆積如山的糧食散發著陣陣陳舊的氣息。這些糧食是二皇子費盡心思從江南運來,一直囤積在此,只待價格漲到最高點便拋售出去,以獲取鉅額財富。
然而,平靜的日子並未持續太久。這一日,一群衣衫襤褸的難民在一個名叫張自忠的難民頭子帶領下,緩緩朝著糧倉的方向靠近。張自忠面容憔悴卻透著一股堅毅,他的眼神中燃燒著對生存的渴望和對不公的憤怒。他深知這些糧食是他們活下去的希望,哪怕冒著巨大的風險,他也必須帶領大家搶奪糧食。
當他們靠近糧倉時,負責看守的衛兵們起初並未察覺。張自忠打了個手勢,難民們如同餓狼一般迅速衝向糧倉。衛兵們驚慌失措,急忙拿起武器試圖阻攔,但難民們的數量眾多,他們不顧一切地衝破了衛兵的防線。
張自忠一馬當先,揮舞著一根簡陋的木棍,砸向試圖阻攔的衛兵。他大聲呼喊著:“兄弟們,為了活下去,搶糧食!”難民們士氣大振,紛紛湧入糧倉,瘋狂地搬運著糧食。
而此時,遠在京城的二皇子正悠然地坐在府中,幻想著糧食賣出後的鉅額財富。突然,一名侍衛匆匆跑來,神色慌張地跪在地上:“殿下,不好了!關中地區的糧食被搶了!”
二皇子猛地站起身來,臉上的悠然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他瞪大了眼睛,滿臉的不可置信:“什麼?被搶了?是誰幹的?”
侍衛顫抖著回答:“是一群難民,帶頭的叫張自忠。”
二皇子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他緊緊地握住拳頭,額頭上青筋暴起。“可惡!這群賤民竟敢搶本皇子的糧食!”他咬牙切齒地怒吼道,眼中燃燒著熊熊怒火。他在房間裡來回踱步,心中的憤怒和不甘如同潮水般洶湧澎湃。“本皇子一定要讓他們付出慘重的代價!”二皇子惡狠狠地說道,聲音中充滿了殺意。
二皇子怒不可遏,即刻下令召集一隊冷酷無情的死士。這些死士身著黑色勁裝,面容冷峻如冰,彷彿來自地獄的使者。他們迅速集結完畢,在二皇子充滿殺意的眼神注視下,踏上了前往關中的血腥之路。
當死士們抵達關中地區,他們如幽靈般在荒野中穿梭,搜尋著難民的蹤跡。很快,他們發現了一處難民的藏身之地。死士們沒有絲毫猶豫,如餓狼撲食般衝了過去。
難民們驚恐地看著如惡魔般降臨的死士,絕望的情緒瞬間瀰漫開來。但為了生存,他們還是拿起簡陋的武器進行抵抗。然而,他們的抵抗在訓練有素的死士面前顯得如此無力。
死士們揮舞著鋒利的刀劍,無情地砍向難民。鮮血飛濺,慘叫連連,整個場面慘不忍睹。一個婦女抱著孩子,驚恐地四處逃竄,但很快就被一名死士追上。死士殘忍地揮起劍,將婦女的頭顱割下。頭顱滾落,掉在了孩子的面前。孩子嚇得哇哇大哭,那淒厲的哭聲在空氣中迴盪,卻絲毫不能打動死士們冰冷的心。
張自忠在混亂中目睹了這一幕慘狀,心中充滿了悲憤和絕望。他想要衝過去救人,但自已也被幾名死士緊緊纏住,自身難保。他拼命地揮舞著木棍,與死士們展開殊死搏鬥。身上不斷增添新的傷口,鮮血染紅了他的衣衫。
在激烈的戰鬥中,難民們一個接一個地倒下。死士們毫不留情,無論是老人、婦女還是孩子,都不放過。他們如同殺人機器一般,不斷地收割著生命。
張自忠在絕望中尋找著生機。他瞅準一個機會,拼盡全力擺脫了身邊的死士,朝著荒野深處狂奔而去。在他身後,死士們緊追不捨。但張自忠憑藉著頑強的意志和對生存的渴望,一次次地躲避著死士的追殺。最終,在歷經九死一生後,他成功地逃了出來。他的心中充滿了仇恨,暗暗發誓一定要為死去的難民們報仇雪恨。
張自忠拖著疲憊且傷痕累累的身軀,在荒野中艱難前行。他的心中滿是痛苦與悲憤,腦海中不斷浮現出那些與他一同搶奪糧食的難民們慘死的畫面。
他深知自已搶的是二皇子的糧食,可在那飢餓難耐的絕境中,搶也是死,不搶也是死,不過是早死晚死罷了。但如今,看著曾經一起為了生存而拼搏的夥伴們一個個倒在死士的劍下,他的內心被無盡的痛苦所吞噬。
張自忠停下腳步,望著京城的方向,眼神中透露出決絕。他明白,前往京城告御狀,自已或許也是死罪,但他不甘心就這樣讓二皇子逍遙法外,他要讓二皇子為那些無辜死去的難民們付出代價。
於是,張自忠咬緊牙關,忍著傷痛,踏上了前往京城的漫長道路。一路上,他風餐露宿,靠著頑強的意志支撐著自已。他躲避著可能出現的追殺,小心翼翼地前行。
每走一段路,他心中的仇恨便更加強烈一分。他回想起那些難民們絕望的眼神、淒厲的慘叫,心中的怒火燃燒得更加旺盛。
經過數日的艱苦跋涉,張自忠終於來到了京城。京城的繁華與他的落魄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衣衫襤褸,面容憔悴,卻帶著一股不屈的氣勢。
張自忠四處打聽皇宮的位置,不斷地向人詢問如何才能告御狀。然而,京城的人們聽聞他要告二皇子,都紛紛搖頭,勸他放棄這個念頭。他們深知二皇子的權勢,認為張自忠此舉無疑是自尋死路。
但張自忠不為所動,他堅定地說道:“我不怕死,我只要二皇子為他的暴行付出代價。”
當張自忠踏入京城四處問詢皇宮位置之時,朱棣仁早已經知曉他的位置。他在等待,等一個機會,一個可以徹底打倒二皇子的機會,現在這個機會來了(`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