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章 回阿楊

親愛的阿楊:

晚上好。

現在是1:45,我仍然沒睡著,收到你的信我很開心,這是我們建立聯絡的第一天,是個好開始。

興奮不已,情難自禁。原本想著過個十小時,待我準備好,有儀式感地向你——我的朋友,我親愛的筆尖上的知己——寫一封信,但我實在忍不住了。

太好了,這種狀態太好了,暢所欲言,表達欲旺盛的狀態——

啊,我認為我快溺斃在這樣的愉悅裡,簡直是高潮!

今天是個和我親親男友聊天的一天。略有波折,總體向好。

一整天,哦不對,應該是接近半個小時,我“喋喋不休”“無知無覺”。

說來你可能會覺得驚訝,現實生活中我其實算得上寡言,甚至有些時候我認為我成為一個啞巴也挺好的。

這裡沒有說啞巴不好的意思,是指那種不用和任何人進行言語社交的狀態,請原諒我詞不達意。

但在文字的世界,我認為表達意見的阻力是相對較小的,因此我才會建議我們進行書信,也非常幸運,我擁有了你這樣一位朋友。

與此同時,是我現實社交能力的停滯甚至退化,習慣將自己放在觀察者與邊緣人的位置,有些時候給我帶來了困擾。

也是沒想到今天能有這麼強的表達欲。

我講了看電影《白日夢想家》的感受,側重於它拍攝的真實感。

取景地是現實生活中存在的,《LIFE》雜誌,丹麥的格陵蘭島,冰島的火山與溫泉……

因為久仰盛名,也因為我之前分享過關於冰島的一些科普。

這是一種微妙的感受,過去與現在的交匯,五味雜陳,又平和淡然。

……哈哈,現在表達欲降下,我提不起力氣,可能一次性寫不完這封回信啊……但我儘量。

或許在我睡著的時候,是抱著與人暢談之後的滿足睡去呢。

由於今天的事件的大頭在我男友身上,因此也著重說說這段時間內發生的事情。

我不是戀愛腦呀,我們是異地,距離上次現實生活中的見面有近三月,而且也不是天天影片聯絡這麼久,我們前兩天有點鬧彆扭,今天……稍微沒控制住。

想起網路上那麼多對戀愛腦的評價,對成為話題中心相關的東西,有點憂慮。

相似的開啟一天的方法,略有不同的大概是我睜眼有些恍惚。

認為我應該去上課或者參加某個活動之類的,有點犯迷糊,今天是周七。

完整洗漱流程過去之後,便是迷茫了,我也同樣有作業亟待解決。

有處理思路,但執行力短缺,加上注意力分散,便消耗不少時光。

因而在男友找我時,下意識覺得我應該努力了。

至少做個樣子,萬一這試水試出點快感,剎不住我快速完成任務的手和遨遊在海洋裡的執行力怎麼辦。

嗯……但事與願違。

哈哈哈,我們也算同病相憐。

最終還是完成了最緊急的那個,週二就需要展示的東西,還留有點緩衝時間

雖然認為自己這樣沾沾自喜不太好……

和朋友你類似,我也同樣遭到了餐食的“貼臉開大”。

點個麻辣燙,油脂沫子非常多,吃了蠻久,變成浮在湯上、扒著菜蔬肉類凝成詭異狀態不想知道名字的東西。

那個時候也在打電話,男友在我端起吃食時說太少了怎麼夠吃,放下吃食時說這對你來講真是大工程。

一個顯然對自己女朋友食慾沒點數而且以己度人的男生,呵。

這大抵就是朋友你所說的愛上人挺容易,喜歡上一個具體的人比較難的部分註解吧。

或許我這麼說會引起厭煩,我想見講他。

唔,其實在我們交談時頻繁提起另一個人是有些失禮的行為,只是或許這種例子可以算作我們觀點的一種交流。

我男友是我遇到並且相對充分感知的異性。

他與大多數我所能認知到的異性不同——或許是因為我的身份——他擁有更敏感更像女性的感知能力。

對情緒,對立場,對問題本質的洞察,對邊界的使用。

他可以在我沒意識到或者有些許感知尚未形成確切感受的時候,指出我對他及男性的敵意;

維護我尖銳批評時他所在群體的利益;

點出某個行為的潛藏動機;

有意無意試圖同化我,以及在我構築的界線周圍試探。

而且更像定義中的女性:柔軟,某些方面情緒化。

我低落時散發柔和母性光輝,看宅鬥劇順道織圍巾,養多肉和臘梅,在我面前哭過好幾次。

但很多次,能明顯感覺他仍然是社會中的男性,帶著普遍的體型、三觀、舉止和處事方式。

這種感知力,令他察覺到某些東西然後保持沉默。

當然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片面之詞。

朋友,如果有機會,大家圍坐火爐吃著零食,實地感受,或許更直觀。

然後便是結束了,他說,“今天好開心呀,因為寶貝陪了我好久好久。”

“有點睡不著,我怕我一睡就……”

“我是想說,我們現在是連著的,我一睡著,就成了孤零零的了。”

果然很柔軟呀。我是這麼想的,笑了笑。

朋友,在寫這些的時候,又意識到一個小問題,轉述可能會改變原文原意。

不論這種改變是好是壞,終是改變了。

沒有看訊息記錄的時候,寫的是“今天真開心呀,因為寶貝陪了我這麼久。”

“睡不著,我害怕睡過去後……”

“我們現在是連在一起的,睡著後,我就變成孤零零的了。”

這裡面的意味有些差別,在初次寫下時,認為“陪”“這麼久”有點像……

果然還是得尊重客觀事實呀。

雖然有些時候客觀事實會受某些客觀或主觀因素的影響,為某些東西讓道。

想起……華夏國廣為人知的學府裡發生的一次惡性事件。

恰巧,前天是相關人員的生日。

朋友是否知道?

朋友,瀏覽這些文字……感覺我們某些方面,相似度非常高呀。

如果世上真有另一個我,想來會是一件幸運與災難並存的事情。

現在是3:25,晚安,朋友。

小鬼。

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