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錦佑看二人臉色都不太好,他不動聲色來到李妙妙身旁,輕聲詢問:“阿姐,你跟娘怎麼了?”
李妙妙搖搖頭,說道:“沒事。”給他一個安心的眼神。
因他們所住的位置離村頭有一段距離,這也就導致李錦佑他們不知剛剛所發生的事。
見著文允濤,文氏一掃方才的陰霾,笑了笑,上前招呼道:“二哥來了,快去屋裡坐。”
他見著文氏也很是高興,笑著問:“小妹,你這是洗衣裳去了?”
“是呀,可讓二哥好等。”說罷,開啟院門,將人迎進屋裡。
文允濤笑著搖頭:“不礙事。”
李妙妙有眼力見的去廚房拿了茶杯,給每人倒了杯熱茶。看她娘在招待客人,她去院子裡攤起衣裳。
李錦佑看她出去了,也快步伐跟上,笑著說道:“姐,咱倆一起。”
李妙妙笑了笑:“好啊。”
見文氏問起,文允濤又將徐老夫人的事與她說了一番。文氏聽罷,擔心不已。
文允濤看她擔心,寬慰道:“孃的病情已然大好,小妹無需這般憂心。”
文氏又怎能不擔心,那可是她的娘。
李有才道:“二哥,芸娘咱們這就走,趁天色尚早。”
“哎,好,我這就去收拾。”說罷,她就起了身,去後院的籠子裡抓了兩隻老母雞。這雞還是她上月買的,本是打算過年給他殺來吃。但聽說他娘病了,也就顧不得那麼多了,吃了再買就是。
文允濤見他夫妻倆這般架勢,忍不住說道:“小妹,回自個家,不必這般大張旗鼓。”
文氏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我這是孝敬孃的。”
他差點就脫口而出,你都快把牛車給裝滿了。也虧妹夫是個脾氣好的,換作其他的人早就甩臉子了。
收拾的差不多,幾人坐著牛車往文家灣趕去。從李家村到文家灣,約莫有個十幾里路,加上又是大雪天,沒兩個時辰怕是到不了。
一出村子,李錦佑就雙眼亮晶晶的,嘴裡滔滔不絕地說著。外祖母家有多好玩,小表妹有多可愛,表哥表姐對他有多好,會給他點心吃,大表哥會帶他上樹掏鳥蛋,二表哥會帶他下河摸魚。
李妙妙看他那神采奕奕的模樣,不知不覺也露出了一抹笑。
曾經她也是有外公外婆的,也像他這般快樂,每次去外婆家,外婆都會精心給她準備她愛吃的、愛玩的,表哥表姐對她都很照顧,會領著她四處去玩,舅舅,舅媽也會給她準備各種小禮物。
可就在他爸死後,一切都變了。外婆看她的眼神,不再溫柔寵溺,甚至能看出一絲厭惡疏離。舅舅,舅母更是冷漠,彷彿她從未認識一般。
那時她就在想,人啊,怎麼可以變得這麼快,她都來不及去接受,她也不想去接受。
她憤怒哭鬧,而大人們只覺得她是在耍小孩脾氣罷了,沒人會在意她的想法,沒人會去理會她。
在爸爸死後沒多久,賠償款下來了,一共賠了一百二十五萬,媽媽拿著她那一份賠償,毫不猶豫的走了,去奔向她那所謂的幸福。而她也知道,她沒有媽媽了。
思及此處,鼻子莫名酸的發疼。眼眶也紅紅的,彷彿隨時都能落下淚來。
李錦佑此時也注意到了她臉色不太好,湊近一看,連眼眶都是紅的。
他小聲詢問:“姐姐,你怎麼了?可是哪裡不舒服?”
聞言,李妙妙輕輕搖了搖頭,緩了好一會兒才道:“這風景怪好看的。”
方才只要她一張口,他們就能聽出她聲音中帶著一絲沙啞,細聽又多了一絲苦澀。
她不想讓他們知道,也不想過多解釋。
“是呀,怪好看的,姐你瞧,前面有一片梅林,那花開的多豔呀,紅紅的一片。”李錦佑接過話。
李妙妙看向前方,笑著點了下頭。
從坐上牛車起,文氏就在有意無意觀察著李妙妙。只見她面色變了又變,最後紅了眼眶,她瞧了也是一陣心疼。
她有好多事想問,可最終都沒能開得了口。
牛車一路行駛,靜靜的倦意襲上心來。李妙妙靠在文氏的肩上小睡了會兒,再次睜眼就到了。
文家灣跟李家村若說區別,還是有的,眼前這個村落完全建立在山坳裡。一眼望去,皆是山坡,能種糧食的產地極少,這個村落約摸有八十戶人家,房屋建立錯落不一。與李家村比起來,相對更為貧瘠。
院外,兩個扎著沖天辮的小孩瞧見遠處行來的牛車,好奇的站在原地張望。穿著花布棉衣的略大,她眼尖瞧見牛車上有他阿爺,開心的迎上前去。
嘴裡一個勁嚷著:“阿爺。”小一點的跟在她身後叫著:“二爺爺。”聲音軟軟糯糯,聽著十分討喜。
文允濤見此,笑眯了眼。
這時,牛車在李有才的駕駛下穩穩靠邊停了下來,幾人先後下了牛車。
文允濤將兩個奶糰子抱在懷裡,親了親。
“快讓阿爺瞧瞧,乖不乖。”兩個奶糰子被他逗得咯咯笑。
李有才跟文氏忙著將牛車上的東西搬下來,李妙妙姐弟倆也在一旁幫忙。
文允濤拍了拍其中一個,讓他去屋裡叫人,就說姑奶奶來了。
小孩得了令,開心得一蹦一跳跑去喊人了。
沒一會兒,就出來三五個人,小孩也被其中一個婦人抱在懷裡。
穿著藍色棉布衣的婦人,笑著走上前說道:“秀芸,回來啦,快進屋裡坐。”說話的是周氏,文允海的妻子,文氏的大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