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一章 黃趙收徒 劉曹現狀

“怎麼殺的?”

“用刀殺的!”

“我怎麼說的?”

“不把兔子解決不能吃飯!”

“所以呢?”

“我用刀解決也是解決。”

“把兔子解決了,晚上吃兔肉。”

“是!師父!”

如果剛才的黃牧是緊張,那現在的他就是激動,總算是過了這一關。

“黃兄,我來幫你!”

恢復很好的黃敘看到父親松嘴就趕緊來幫忙,雖然說他沒有經歷過,但看過呀。

“師父!鮮卑南下在即,我並不能在這裡待太久呀!”

“無妨!你本身就有底子十五天又讓你改變了。”

常山趙家村

“趙先生!我們是雁門太守張遼將軍麾下,知道先生武藝高強特來拜訪!”

看著眼前白袍銀甲、手拿長槍、身後還牽了匹神俊的白馬,趙宇就知道找到正主了。

“你有靈象?”趙雲並未回答他的問題,只是又反問了一句,他感覺到眼前少年和自已有些同源感覺。

“靈象?是這個嗎?”

靈象這個詞他還沒有聽說過,但是還是能猜的出來,只見趙宇身後,一隻三米多長的白龍虛影若隱若現,龍膽亮銀槍,不自主召喚出來。

“師父所說果然沒錯,給你看看真正的龍魂!”

下一刻,一條二十米多長白龍頓時衝向雲霄龍身麟甲清晰可見,飛龍在天席捲著狂風飛馳而上,震撼極了。

“願不願意拜師?”

“願意願意!”

“好!十五日為期限,我和你一起進邊關!”

“現在練槍!凝靈象!”

“是!”

陳留吾縣

“師父!我要拜師!”

吾縣縣外典津幾人剛到此地便發現正搏虎的壯漢,典津二話沒說便衝了上去。

“你這小子!我還沒答應你就瞎叫什麼!”典韋倒是沒生氣,只是嗓門太大。

其實要不說緣分呢,有多少人都來找典韋都沒找到,這典津一來就遇見想著不就是緣嗎。

“我大哥說了,來了就拜師,就找最厲害、最壯的那個!”

“好!好!好!那你來,打過這隻老虎我就讓你拜師!”

“好!小老虎!我來了!”也不管自已能不能打過,典津先給自已來點底氣。

“嗷!”

看著眼前的兩個人類如此不把自已看在眼裡,老虎怒了,決定把剛才的怒氣轉移到後來的傢伙,心想:大的打不過,就不信打不過這個小的!

“嗷!”

老虎“二話不說”直直地飛撲而來,可典津可不講理,兩把短戟召喚在手上,直直地對著飛撲而來的老虎。

“嗷~”

我的虎生就要結束了嗎?這人類不講武德!

原本想插手的典韋看著典津如此行徑,頗有不喜,但也沒出手。

“開個玩笑!”

想象中的血跡沒有出現,典津把短戟扔掉,也不管老虎的爪子,直接來了個過肩摔,直接造了個“虎啃泥”。

“服不服!”

“嗷~”

“看樣子服了,師父!行不!”

“好!進山裡打點野味!晚上加餐!”

“嘿嘿!我喜歡!”

於是,一行五人對著深林便開始進發。

涿郡

“雲長!翼德!此處桃園甚美之,不如我們三人義結金蘭!在這裡桃園結義,如何!?”

“甚好!”

“俺也同意!”

“今我劉玄德!”

“我關雲長!”

“我張翼德!”

“願在此結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

“大哥!”

“二弟(二哥)!”

“三弟!”

“哈哈哈!今日起我們一起做大事!成大業!”

“願聽大哥差遣!”

“俺也願意!”

“哈!哈!哈!”

“劉皇叔!目前最緊迫的事情,就是招募士兵,尋找將領啊!”

就在三人剛剛結拜完之際,只見不遠處一名男子匆匆忙忙地跑了過來。

“來者何人!”關羽手持青龍偃月刀,高聲喊道。

“關將軍莫要誤會!我們乃是來自異世界的劉家之人,此次前來就是專程協助劉皇叔奪取天下的!”

“奪取天下?!”關羽聞言眉頭一皺。

“不不不……口誤口誤,是幫助劉皇叔您光復大漢江山!”那人連忙改口解釋道。

“哦?那你們有何能耐?”關羽繼續追問。

“回稟將軍,目前我們這裡共有六百名異人。”那個人回答說。

“異人?”關羽心中暗自思忖,他自然知道所謂異人的實力其實頗為一般。

“將軍稍安勿躁,除此之外,我們還籌集到了金子兩百兩呢!”見關羽似乎有些不悅,那人趕緊補充道。

“嗯,兩百兩金子倒也算是一筆不小的數目。”關羽點了點頭,表示認可。

“而且請將軍放心,我回到家鄉後會立刻變賣家產,再招攬個五六百名鄉勇絕對不成問題!”另一人拍著胸脯保證道。

“三弟,這萬萬不可啊!那可是你家祖傳的家業,怎能輕易變賣……”劉備趕忙勸阻。

“大哥!咱們兄弟之間還分什麼彼此啊!我的錢不就是你和二哥的錢嘛!有啥你的我的!

“哈哈哈哈哈!好!既然三弟如此慷慨大方,那大哥我也就不矯情了!若是日後大哥飛黃騰達了,必定會加倍報答三弟今日的恩情!到那時,二弟可為將帥,統領萬千軍馬,而三弟呢,則可以做一個享盡榮華富貴的大將軍!”

由於事先與劉家打過交道,劉備已然洞悉了未來的局勢走向,因此他在言談之中難免有些失態。

“太好啦!”張飛興奮地拍手叫好。

洛陽城

“主公啊!難道您還沒有看清漢室已經衰敗至此了嗎?!不論將來局勢如何發展,您最終都必然會踏上那條道路,何不早做打算呢!”

說話之人言辭懇切,滿臉焦急。

與生活窘迫、四處漂泊的劉備不同,曹操的前半生可謂春風得意。他年少時便任俠豪放,不拘小節。待到弱冠之年,更是因其品行端正被推舉為孝廉,並出任洛陽北部尉一職。然而,只是在這個時候,外界尚未風起雲湧,曹操內心深處對於反叛漢室的念頭卻始終難以提起。畢竟當時黃巾軍尚未起事,董卓也尚未入京,天下尚算太平。

“此事休議,還有,莫叫我主公!”

曹操心中所想誰又知道呢?只是苦了勸說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