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2章 讓何雨柱身敗名裂

下午下班的時候,何雨柱被一群工人給堵在了三食堂,這不問不知道,一問才知道,這些工人都是給自家的孩子求寶塔糖的,沒有辦法,這些孩子都被蛔蟲給折磨的不成樣子,寶塔糖也買不到。

現在有風聲說何雨柱手中有寶塔糖,大家都來求何雨柱給一份寶塔糖。

而何雨柱也沒有讓大家失望,只要來求藥的,基本上都拿到了一份,何雨柱給大家也是說了如何使用,這寶塔糖,主要透過阻斷蛔蟲神經系統的傳導,使蛔蟲失去運動能力,從而達到驅除蛔蟲的目的。1

這種藥物的主要成份是磷酸哌嗪,它作為一種中樞神經系統抑制劑,能夠有效地麻痺蛔蟲,使其無法附著在腸壁上,從而隨著腸道的蠕動自然排出體外。

對於兒童來說,通常建議在晚上睡覺前服用寶塔糖,三歲以下的寶寶每次服用5~7粒,連續服用兩天,基本上就可以讓腸道中的蛔蟲等寄生蟲排除乾淨。

而何雨柱一份就是十顆的量,這一下就給去了快一百份,可想而知,整個紅星軋鋼廠有多少孩子需要驅蟲吧...!

拿到了寶塔糖的父母對何雨柱那是千恩萬謝,畢竟自己的孩子肚子可以不疼了,這多好的事情。

讓何雨柱有些驚喜的是,當天晚上一百份的寶塔糖送出去之後,何雨柱就收到了一千的幸福值,孩子們吃了寶塔糖都回饋了幸福值給何雨柱。

現在何雨柱已經有了一千的幸福值可以擲金色骰子十次了。

騎上腳踏車,何雨柱帶著秦曉雅回家,趙龍和柳堂堂在前面給何雨柱開路,何雨柱跟在後面,進入南鑼鼓巷之後,衚衕裡面人來人往,有說話的,有下棋的,有玩耍的。

看到何雨柱,大多數人都會熱情的打招呼,何雨柱都會一一的點頭。

忽然前面一位挎著小籃兒、個兒不高的瘦老頭兒對著何雨柱喊道:“柱子,有好東西,來一點不?”。

說他是老頭兒,其實他也就50來歲,乾巴巴一團還挺有精氣神兒,老愛穿灰色衣服,冬天是一件灰色長棉大衣,好像是什麼衛士裝之類。

孩子們很喜歡他,因為他賣的全都是孩子們特別愛吃和愛玩的,像小人兒酥、柿霜糖、汽水兒糖、酸棗面兒、糕乾及洋畫兒、玻璃球兒、皮筋兒等。

他就是類似一個貨郎。

何雨柱直接停車在老頭兒的身邊笑道:“嚴叔...什麼好東西呀?”

就在何雨柱笑著問的時候,嚴老頭直接從自己的擔子下面拿出了一雙黑色的女式皮鞋笑呵呵的道:“五十塊拿走...!”

“呦...!”趙龍和柳堂堂齊齊的露出了驚駭的表情:“是皮鞋...!”

現在是六十年代,皮鞋可真的是緊俏的東西,在很多四九城人的眼裡,小時候就看到外國人都穿著皮鞋,如果看到咱們人的臉的人穿皮鞋,十有八九是華僑,是不是華僑不用問,一看那雙尖皮鞋就知道了。

那年代的皮鞋是硬皮處理,鞋底子也是真皮,鞋面鋥亮,走起路來咯噔咯噔的脆響。

那就是身份的象徵,並且那個年代,你想要買皮鞋都買不到,所有的皮鞋都僅僅是特殊供應,一般人是想買也買不到。

一直到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時候,皮鞋才真正的放開,那個時候,滿世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胖胖瘦瘦高高矮矮的人們以穿上牛皮鞋而揚眉吐氣,也不管合腳不合腳,舒服不舒服,反正都是那麼幾個工廠和那麼幾個模子製作出來的,雖然沒有時髦款式和多種質材料,但只要是穿上了皮鞋就是趕上了時髦,乃至於農民種地摘菜穿皮鞋滿是泥土,民工篩沙砌磚穿皮鞋滿是水泥,木匠開鑿榫卯穿皮鞋滿是鋸末,學生做操上體育課穿皮鞋腳上打泡……時髦的皮鞋氾濫了。

再看那皮鞋,唉!無語了。

所以這一雙皮鞋,嚴老頭敢喊出五十塊錢的價格,一邊的秦曉雅一看到是女式的皮鞋,立即就心動了,只是,就在這個時候,嚴老頭又從擔子下面拿出了四雙小白鞋。

隨後看著何雨柱道:“四雙五十,你要全要一百塊拿走。”

“小白鞋白又白,瘦腿褲子到膝蓋”!這句流行語盛行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

所謂的小白鞋,就是白球鞋,卡其色或綠色橡膠薄鞋底和矮矮的白帆布面料鞋幫,那是彼時年輕人最最時髦的鞋子,小孩兒和稍大一些年齡的人沒有也沒機會穿。

那年代,大部分人穿的是買現成的塑膠底黑條絨面有扣鼻兒的布鞋,那鞋底繃布幫的純手工鞋七十年代已經不多見了。

但誰若擁有一雙白球鞋,那簡直就是視若最高檔的服飾,親切地稱之為“小白鞋”。

這種鞋日常是捨不得穿的,只有重要的場合才穿出來顯擺顯擺,回到家立馬收納起來。

刷洗完了的小白鞋要用白鞋粉塗抹,沒有白鞋粉的就用白粉筆,幹了以後一走路,呵呵!一步一個白粉印直至粉掉完。

還有用牙膏往鞋上塗的,說是顏色清白而不是死白還不掉粉,呵呵!掉的滿地都是白嘎巴粉。

開運動會或者是廣播體操比賽的時候,小白鞋是必須的,但班裡總有幾個學生買不起價格高昂的小白鞋也借不來,不過人人都會有5毛錢一雙軍綠色膠底和軍綠色帆布鞋幫的叫做勞動鞋或者解放鞋的,無奈之舉就是用白粉筆厚厚的塗滿整個鞋,這還得挨老師的斥責和同學們的乜斜。

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小白鞋始終是集體活動的必需品,但已經變得不那麼珍貴了。

比小白鞋更時髦更珍貴的是上海產的回力牌白球鞋,厚厚的白色橡膠底加上高高的及踝白色帆布鞋幫,很長的兩排鞋帶眼,看著就高、大、上,那個“派”頭呀!

那時,極個別人才有這樣的回力鞋,況且有錢也買不到啊!不解的是,回力鞋全是男青年穿,不見女青年穿,聽說全是40碼以上的鞋。

尤為值得說道的是“瘦腿褲子到膝蓋”,這是少數人才敢穿的不被社會認可的乃至被嚴懲的褲型。

褲子的顏色一定是黑色的,褲腿要緊緊裹在大腿和小腿上,而且長度只到小腿肚靠下一點,目的是凸顯小白鞋,黑白色對比一搭配就更時髦了。

那樣的時代,這樣的人如果進了學校,就會被勒令回家換那種肥而長的“正經”褲子,否則瘦腿褲子就會被剪爛;如果和同學交往,就會被家長警告“不要和壞孩子來往”;如果走在大街上,就會被人們戳著脊樑骨說成“小牛虻”什麼的,如果僥倖能多穿一陣子這樣的褲子,也常常不能有下蹲的動作,往往會撕開褲襠,還得用東西遮擋著往家跑。

唉!那時的棉布料沒那麼大的彈性和抗力呀。另外,儘管是寒風凜冽,也要穿出去抖抖擻擻的溜達一圈,不愧是“美麗凍人”。

呵呵...每個時代都會有時尚的弄潮兒。

這邊趙龍和柳堂堂看到這小白鞋,眼睛都是直了,他們做夢都想有一雙小白鞋,所以嚴老頭拿出之後,趙龍立即道:“嚴老頭,你這賣得也太貴了,一雙十多塊,這百貨大樓裡面也就八塊一雙。”

“那你去百貨大樓買就好了。”嚴老頭直接懟了趙龍一句。

趙龍也是露出苦澀的表情,他倒是想去,可是去百貨大樓裡面買,那是需要球鞋票的,那玩意他可弄不到,別說他弄不到,誰也弄不到。

“便宜點,十塊錢一雙,我借錢來買。”柳堂堂也是心動的看著這一雙小白鞋。

嚴老頭卻擺手笑道:“你們師父有這個實力,而且,我這鞋不賣只換...一雙皮鞋四雙小白鞋再給您八十塊,給我來一臺二手的收音機。”

嚴老頭看著何雨柱拱手笑道:“您行行好,可憐可憐我這個老傢伙。”

“啊...!”何雨柱笑了起來,原來嚴老頭是想要和自己換一臺二手的收音機,要說現在何雨柱的二手生意那是越做越順遂,一天至少有兩百到三百的進賬。

何雨柱現在身上的錢已經至少有一萬多塊了,而且現在二手生意越來越好,只是何雨柱並沒有擴大,因為馬上就要出現一些不好的苗頭,何雨柱要是擴大被人給抓住安一個罪名就麻煩了。

看著嚴老頭那拱手討好的樣子,何雨柱點點頭笑道:“可以...鞋子我先拿走,你明天拿錢去和大力哥說一聲,先給你一臺二手的收音機。”

“謝謝...謝謝...柱子,謝謝了。”嚴老頭開心的將鞋子幫何雨柱給裝好。

何雨柱看著趙龍和柳堂堂笑道:“你們拿一雙合適的,算是師父送給你們的過年禮物。”

“謝謝師父。”趙龍和柳堂堂那叫一個開心。

一行人往家走,這個時候,路上有人叫賣黃土,小型木輪或膠皮軲轆的排子車,拉著一車黃土走街串巷地叫賣。

一般住家戶是不買的。買主兒大都是一些店鋪、宅門兒等。一個用處是修房、種花兒,再就是摻到煤末兒中搖煤球兒。

賣黃土的從城外幾十裡地拉到城裡,一車黃土只賣一兩塊錢,掙的是個腳錢、力氣錢。

你可以經常看到賣黃土的擦著頭上的汗水坐在背蔭的地方休息。

由此可以看到,那時的人掙點幾零花錢是很不容易的下面再說一說搖煤球兒的。

人們的生活用煤(做飯、取暖),經歷了硬煤(兒煤)、手搖煤球兒、機制煤球兒、蜂窩煤的過程。

記得以前何雨柱下學後,因為沒錢,經常做這個事情,煤球幾掉下來的煤末加水和好,用手一個個的攥成煤球兒,晾乾後再燒。早春時節天氣還很冷,和好的煤泥冰涼,手凍得生疼。

就這樣倆手攥煤球兒,煤末幾少可以,要是多了可就擦不過來了。

這就產生了一個行當—搖煤球兒的。

搖煤球兒的和煤鋪裡的工人是兩碼事。

這種搖煤球兒的大都是一些郊區的農民,也有河北易縣、定興的農民、是季節性的他們走街串巷找活兒。住家兒的平民百姓沒那麼多煤末兒,也僱不起。

用他們的都是一些買賣家及單位。先看煤末兒多少,然後再估價。20世紀50年代在街上有時還能見到他們揹著筐、拿著鍬的身影。

搖煤球兒的把煤末兒摻上適量的黃土加水和好,不可太稀,亦不能太乾,薄厚適當地推平在地上,用一種專用的長把平鍬反覆地抹壓光溜,再用剁鏟,也叫剁子,在其上面挨次地先橫著。

後堅著交叉地將地上的煤泥剁成數量很多的、均勻的小煤塊兒。

撮幾鍬放在一個直徑約80厘米、高10厘米左右很淺的筐裡。下面墊上一個花盆兒,兩手把住筐,左右用力搖,小方塊的“煤簡兒”就變成了煤球兒。這活兒既有技術性,又得有很大的臂力,“煤簡兒”是溼的很沉,而且又是蹲在地上搖,全身都得用力。

因為元宵是白色的,煤球兒是黑色的,都是人工搖制而成,所以那時孩子們戲稱煤球兒是“黑元宵”,元宵是“白煤球兒”。

由於煤球就地堆放,佔用道路,限制了孩子們玩耍的場地。

有時皮球踢到了煤球兒上,孩子們就用竹竿夠。也有時翹著腳跟兒,用腳尖著地去夠皮球,但免不了踩壞了還沒晾乾的煤球兒。

有幾次遭到了搖煤球兒的呵斥,孩子們齊齊的都挺不高興。

其實搖煤球兒的從事的是一種笨重的體力勞動,是很不容易的,應該尊重他們的勞動。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遷,賣黃土的與搖煤球兒的早已淡出了四九城人的生活,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已尋覓不到他們的身影了。

何雨柱帶著秦曉雅回到了自己的家,秦曉雅一進家門就開始試起了皮鞋,那皮鞋也是正好是秦曉雅的尺寸,要是尺寸不對,還要去改,現在好了。

秦曉雅穿著皮鞋歡喜不已,只是此時在一個陰暗之處,秦淮茹和賈張氏兩人全部透過自家的玻璃窗,偷偷的監視著何雨柱家的一舉一動,雖然她們兩人看不清何雨柱家中的情形,但是她們卻可以知道何雨柱的房間中有幾個人。

只要她們兩人可以確定這何雨柱的房間裡面有兩個人,那麼她們就可以讓何雨柱身敗名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