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章 淳樸

一個興奮的講,一個有興趣聽,加上要親自照顧四個嬰兒。最終導致的結果是,第二天兩人都起晚了。早餐,沒時間做,吃的是孩子們烤的土豆。

剛來的時候,不想孩子弄火,現在變成,依靠他們才能早些吃上飯。正可謂是人生無常,大腸包小腸。

王昭陽吃完土豆,去忙手上的事。趕時間,寫資料。趕著明天進縣城的時候,給老師郵寄過去。李淑芬感覺自己支撐不住,還想再睡,推遲孩子們的教育計劃,給他們放假一天,回房間繼續補眠,並且叮囑孩子們,餓了,有事,喊爸爸,他沒變,不用怕。

在倪平安和郭亞男上門的時候,幾個女孩把她搖醒來。

怒火在心中燃燒,二狗子,早上說話不算數。

“爸爸呢?”

三胞胎從未見到過這樣的媽媽,嚇得不敢說話。佑佑看著媽媽,彷彿看到爸爸身上的影子,是有點怕。但自小教育,作為大姐,萬事要衝在前面

“沒敢。”

準備好的話,沒有出現的必要。原來的爸爸是給孩子們留下多大的陰影,才會這樣小心翼翼的懼怕。不能再睡,要清醒。

“客人呢?”

“在大門口,沒趕放進來。哥哥和弟弟們在看著,你們告訴的,都記得。沒忘。”

這大冷天,是要凍出個好歹。趕緊起床,拿著棉襖,去看一看。

在門口的兩個人,等到即將凍僵,終於聽到大門口重新有動靜。

郭亞男看到來人開門很高興。隨口說道。“終於來人給開門了。再不來,我就成雪人了。”

李淑芬聽到這句話,趕緊開啟大門,忙說道。

“快進屋,好好暖暖。很抱歉,我在裡屋,四個奶娃娃旁邊,到的有點晚。”

哥哥帶著弟弟和妹妹跑開,王悠作為媽媽的忠實地小跟班,跟著媽媽聽她這樣說,聽著沒毛病。知道詳細情況,體會母親的虛偽。不理解大人們為何要每天都要變換不同的臉,不累嗎?

到達會客的地方,兩人說明來意,計劃要孵化幼崽,檔案已經辦下來,要開始做。具體做,先要商量一個方案,是隻有我們幾個做,還是再加幾個人。細節,各種情況。

實際情況,是看殷寶山幹得風風火火,村長重視,村民尊重,看著眼饞,都是差不多原因來到這裡,自己還比他們早幾年,應該比他做的更好才對。

聽完來人的來意,聽二狗子說過。是專為自己爭取到的,較為輕鬆的工作。只是沒想到這麼快就開始,想要說,剛生完孩子要休養。但從孩子嘴裡聽說,自己養身體的行為,已經在村裡惹爭議,也就是,這胎生的是四個孩子,爭議才不是很大。很多女人都在罵自家男人不夠體貼,捱罵的人,不可能白白承受,就說女的沒人家好生養,沒生出那麼多孩子,結果就是一場矛盾,怨聲載道中,記恨根源。我無辜躺槍,登上榜單。

“這些天忙,需要用的房子,還沒收拾出來,屋裡,還有菜。院子的五分之四都是準備過冬的柴火。”

倪平安主要負責這項事情,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先收拾出兩個有火炕的房間,現在,主要是收蛋。我們弄不準,你說什麼價錢比較好。”

聽到讓她說價錢,讓一個不太瞭解這個世界的人說,看到二狗子,如救世主降臨。看到他的眼神,心中瞬間有主意。

“這個不好說,家裡大多數都是孩子爸拿回來的,我只負責,用這些做飯。現在,正好過來,你們談,我要準備午飯。為了孩子能長個,身體健康。家裡最近一個多月實行一天三頓飯,冬天也如此。”

提到孩子吃飯,作為媽媽,主要負責做飯的人,最近很頭疼,自己家三個孩子挑食,說自己做的飯吃膩了,沒新鮮感。

也不是什麼好隱瞞的事,就大方的說出來。

李淑芬看到二狗子對自己使用的眼色和動作,是要把郭亞男帶離這個房間。回覆明白後,實施行動。

“我住院生孩子起因不是大兒子發燒嗎,醫生檢查後,說孩子缺營養,發育比同齡孩子要緩慢,原因是吃的不好,要是繼續,很可能出現多種疾病,影響大腦發育,嚴重智力可能出現問題。聽後,我心裡特別難受,咱這裡雖然窮,物產有限,也不至於每天吃不飽飯,大山那麼多吃的,誰家都備的滿滿。所以自出院,我開始琢磨如何利用家裡的食材做飯,把孩子餵飽,養好。你看,我家的孩子,這一個多月,臉白的有肉,個子也長高。”

孩子不好,為娘心疼。這點引起共鳴。

“是啊,你家孩子變化太明顯。我也要好好學。你去做飯,不介意我跟著。”

跟著走,正如所願。給二狗子一個得意眼神,對方回覆一個大大的笑臉。

“有什麼的,也不是秘密的地方。”

兩個女人和孩子離開房間,剩下兩個男人。

作為辦事利落,明白事理的人,也不繼續磨嘰。直接說主要的事。你說一句,我說一句,結合當地的情況,現在只收雞蛋和鴨蛋,把蛋的價格,比供銷社一斤多一分錢,也可以是兩個蛋換一隻幼崽。記賬,在孵化後直接領。去和村長說明,去公社,縣裡開會的時候,向周邊的村子宣傳一下,量多能打折扣,多給幾隻幼崽。

倪平安在戲班,外出表演,能理解這樣做的好處。有些不理解,一個自小生活富足,學習,做技術,搞科研的人,能知此道。這大家族養出來的孩子,自小的學習,見識和旁人不同,不得不佩服家族底蘊深厚,不單是否有錢。

透過這幾接觸,王昭陽心中能證明一點,他們夫妻倆都是實在人,值得深交。心中沾沾自喜,遇到這樣的夥伴,在未來很長的時間都有利益上的接觸。

萬事都是有兩面,看中一面,不知道另一個面 ,是否能承擔。小雞仔是否能招架住郭亞男那個實心眼。

習慣性的按照自己的飲食習慣,來說做飯菜的方法。川菜佔據C位,東北菜搭邊。但原主和郭亞男生長的環境都屬於滬市周邊,飲食上相差不大,現在變成她,就是脫胎換骨地改頭換面。

作為認識數年,生活在一個村子,常接觸的人,怎麼會沒發現人的不同,但聽到他們的解釋,也就沒有多想,又誰能想到,芯子會換成其他人。

魚不大,一斤多。配菜酸菜、凍豆腐,粉條、木耳、豆芽、酸蘿蔔,辣椒看著很醒目,吃起來並不辣,配菜比魚還可口,鍋邊貼一圈玉米麵大餅子,一鍋飯菜都有,種類多,葷素齊全。

要來紙筆記錄,不錯過一點環節。費點油,吃進肚子裡,一大鍋,也就可忽略。要來生豆芽的方法,知道是綠豆,或者是黃豆生出來的,感嘆神奇,家鄉暖,一年四季幾乎沒缺過新鮮菜,就忽略掉這方面。在這個季節,能添一樣,也是好的。村裡大棚的菜,是要運出去賣錢,不指望能分下去多少。

一個教,一個學。都很在狀態。

李淑芬在沒負擔的人,面前放開,給他看,二狗子給孩子做的模具,做點心的時候,使用,蒸出來都是帶有圖案。把他當時做的時候理論也說出來,小孩子喜歡新鮮,不單調的東西。這些正好滿足他們這方面。

“不得不還說,這個家中有這麼多孩子,還是那麼上心。有責任感。我家那位,生女兒時候,還新鮮。二胎兩個兒子,變得不耐煩。現在,想著要一個女兒,說小棉襖,多幾個更貼心。”

“還好。”

心虛地擠出笑容,此刻意識到自己的忘行,能說是到這裡,第一次當爸,感覺稀奇,才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