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章 探聽種菜

村長到訪,並且還是長輩,作為一家之主應該接待。

王昭陽記憶中,聽父親說過,村長在解放前,參加過革命,併入黨。在新中國成立後,參與各地解放,又過江去半島支援和西方人作戰,九死一生,平安回來。以回鄉照顧父母的緣由,拒絕組織安排的鐵飯碗工作,回村,與老婆和孩子們團聚,並接替父親的位置,成為村長,十里八鄉,很有聲望,不徇私,有責任感,一心想讓大家能過日子,但在這個年月,計劃經濟,哪裡的日子都不好過。

開始說看到前幾日有卡車來往,認識的人多,人脈廣,等等的話。聽著不是說事情,反而是恭候和誇獎,聽後心裡明白,原主特別喜歡聽一些話,從小就是這樣被誇到大,自身也是優秀。聽他說一堆。自己卻不是他,不能被蠱惑,不留痕跡的應答,還不得罪對方。接著說出來訪目的,過幾天,要上工燒炭。

王昭陽才想到,不是一直貓冬,還是要幹活的。在家做家務,照顧孩子已經變成熟手,習慣這樣的生活,嬰兒長大食量變大,每天需要餵奶的次數在減少,半夜能完整的睡夠四到五小時,喂孩子的工作量減少,以為能越來越輕鬆,結果,還需要上工,太鬧心。

燒炭,要做什麼。裝窯,燒,封,取。最後,運下山。上交一定數量,能留下一部分,分給各家。分到後,用家裡的烤爐,安排柳枝烤肉,葷素都有,提前蒸一些饅頭,烤饅頭片當主食,追憶當年露營燒烤的往事。

在沒有修車可以掙錢這件事情前,對能上工,燒窯不排斥。原主的記憶中,每年都會去幹活。出勞力,很累,工分給的不少。不確定能否吃下這個苦,有記憶,原主在幹幾年後,已經適應,身體適應,但他心理上不想幹,要想辦法,省點力氣,輕鬆點。

馬定邦說完這件事,打招呼離開。孩子生的多,人也變滑頭。沒有以前招人喜歡,問什麼,只要知道都會說。怎麼就沒有父輩們的精神,會用所學造福一方,大無畏,無私奉獻,思想太落後,但又挑不出錯處。

既然來了,知道了,就不能放棄。去縣裡開會的時候,領導說過,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我就不信,探聽不到。走出王昭陽幹活的屋子,並沒離開,在院子裡徘徊。看到王卓,上前搭話。

“你這個小子幾天沒見,長高,長壯實了。”

長高,當然好,在醫院的時候,爸爸常說,你這個不到一米的小矮子,昨天晚上量過,沒有妹妹長的高,但超過一米,不會被爸爸這樣說。看到馬爺爺很高興,時刻想著父母的話,不能說出,家裡的真實伙食。不能讓別人認為家裡的糧食多。

“馬爺爺,我是病好了,喝水都長高,長肉。”

小孩子的話,聽一聽就好。人哪有不吃飯,就能活著,小臉粉嘟嘟的,一看就精心餵養的。衣服有補丁,但比以前更加乾淨,不像村裡四處亂跑的娃娃。這從醫院生孩子去一趟,回來,對孩子照顧更仔細了。

“你爸爸在幹活,說是要種東西。你來,不就打擾他,把他惹惱,會訓斥你。”

“爸爸不會這樣,有媽媽,他不敢。爸爸怕媽媽生氣,在媽媽面前是小泰迪。我知道爸爸在幹活,媽媽讓做的,說爸爸只有這個做的好。種出的菜,冬天吃,就不用總吃土豆、蘿蔔、白菜,還有乾菜和鹹菜。小孩子需要多種營養,身體才會好。”

小泰迪是什麼狗,沒聽說過。這讀過書的人生活方式就不一樣,講究,養孩子和別人不一樣。

“種菜,大冬天的能種出來嗎?”

“媽媽說,歷史書上記載,古人用溫泉,或者暖房裡養花,種菜,我們是利用現有材料學習先人做法。我吃了臭菜,過幾天,生菜就能吃了。下週能吃韭菜雞蛋的餃子。”

“種類這樣全啊。我不相信你說的。小小年紀,就會騙人。”

“我沒有騙人,不是壞孩子。家裡還有,小白菜,香菜,菠菜,油菜,茼蒿,油麥菜。媽媽說,只種一些生長快的。”

王昭陽聽到院子裡有人說話,從屋子裡走出來。

“馬叔,你還在啊。”

被這樣說,有些尷尬。看到孩子,理由很自然。

“我這不看到孩子,好久沒見,說一說話。”

王卓被說自己可以是壞孩子,糾結,急需解救,看到爸爸,很好,像,彷彿找到解決的鑰匙。

“爸爸,你和馬爺爺說,我不是壞孩子,沒騙人,家裡有種菜。很多種。”

被點名的人,聽到後,頭疼,和小雞仔一起,教育孩子們,不要瞎說話,成效甚微,對方繞一下,就說出。還好不是違禁的事。這是一個教訓,以後,做事情要隱瞞孩子們,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就一些,為自家吃,人多,東西少,秋收的時候,孩子媽懷孕,準備過冬的東西少,我們兩口子只能動腦筋想辦法,不讓孩子們餓到。種類多一些,迴圈吃,防止孩子挑食,不好好吃飯,身體不好。”

為了養孩子,能理解兩人的做法。小孩子挑嘴,不是勸說,就能聽你的。對種出的菜,很感興趣。

“我想去看看你家種的菜,聽說,是古人做法的改良。先人的智慧。”

到這個份上,隱藏變得多餘。只能硬頭皮帶著去,做好,等會兒被小雞仔指責的準備。都怪左左這小子。

“馬叔,跟我來。根據我和媳婦的瞭解。咱們國家冬天種菜有兩千年曆史,根據《漢書》上記載,最早出現在西漢。也許更早,反正我們都記得是西漢。春鵝秋鶵,冬葵溫韭。冬葵,就是冬天種植出的一種蔬菜。”

馬定邦沒上過幾年學,認識常用的字。少年時期在部隊上過認字的課程,認識的字才變得多一些。喜歡和讀書多的人說話,知道的多,還能學到新知識。老祖宗能做成的事,也就是說,冬天種菜是可行的。

“你小子懂得真多,還是讀書好,見識多。”

王昭陽不想聽這樣的誇獎,明明是目的達成後,好聽的結束語。在通知上工時候,套話沒成功,就從小孩子的身上下手。真卑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