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8章 入學手續

夜色中的歡聲笑語彷彿還縈繞在柳樹村的上空,晨曦卻已悄然驅散了薄霧。

當村民們揉著惺忪的睡眼,打著哈欠推開房門時,眼前的一幕讓他們瞬間僵在原地,睡意全無。

只見教學區那片昨天還空空如也的平地上,赫然矗立著兩棟龐然大物。

一棟稍長,約有六層高,紅磚灰瓦,整齊排列著寬大明亮的窗戶,正門上方似乎還預留了掛匾的位置,透著一股莊重與書卷氣。

另一棟則方正些,同樣是六層,但窗戶更多,更密集,看起來像是能容納許多人居住的樣子。

“俺,俺滴親孃咧……”有人手中的水瓢直接掉在地上。

“我,我是不是沒睡醒?”有人用力揉著眼睛,甚至掐了自己大腿一把。

“是房子,是高高的房子。”孩子們驚叫著,指著那兩棟彷彿從地裡長出來的建築。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完全無法理解眼前發生的一切。

昨天收工時這裡還是一片空地,僅僅一夜之間,兩棟如此高大的樓房就拔地而起了?

這簡直是神仙手段。

恐慌和茫然只持續了短短几息,很快,眼尖的人發現了站在那兩棟嶄新樓房前的一個熟悉身影,正是趙安瀾。

她背對著眾人,正仰頭打量著新建築,晨光勾勒出她精緻的側顏。

“是東家。”

“原來是東家弄出來的。”

“呼,嚇死我了,我就說嘛,肯定是東家的手段。”

看到是趙安瀾,村民們心中那點驚駭瞬間化作了然。

既然是東家做的,那再不可思議的事情也變得理所當然起來。

大家紛紛鬆了口氣,臉上重新掛上笑容,帶著強烈的好奇心,紛紛朝著趙安瀾和那兩棟神秘樓房走去。

鄭東作為技術組的頭兒,對建築尤為敏感。

他快走幾步湊到趙安瀾身邊,看著眼前氣派的建築,聲音帶著掩飾不住的驚歎和疑惑,“東家,這,這是?”

趙安瀾聞聲轉過身,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指了指那棟長條形的樓房。

“這一棟,是教學樓。”她又指向旁邊那棟方正的樓房,“那一棟,是宿舍樓。”

她目光掃過圍攏過來,臉上滿是驚奇與期待的村民們,朗聲道:“學堂的地方,暫時就這兩棟樓了,今天上午吃完飯後,大家可以休息半天。”

她頓了頓,聲音更加清脆悅耳,“所有想送孩子來識字的,帶著孩子到這裡來,辦理入學手續。”

人群瞬間激動起來,昨天才宣佈辦學堂,今天就建好了校舍?

這效率,這魄力。

看著眼前這嶄新,結實,明亮的教學樓和宿舍樓,再想想一年一兩銀子還包吃住的束脩,巨大的幸福感幾乎要將眾人淹沒。

然而,狂喜的所有人之中,也有人面露猶豫。

其他村子裡的幾個村民互相看了看,一個穿著洗得發白衣裳的中年婦女終於鼓起勇氣,擠到前面。

她緊緊攥著自己粗糙的衣角,看向趙安瀾的眼神帶著小心翼翼的期盼和忐忑。

“東,東家。”她的聲音有些發顫。

“俺,俺們小王莊的娃,也能,也能來這樓裡,識字嗎?”

她問出了小王莊所有村民的心聲。

“是啊東家,我們李家溝的孩子……”

“還有我們桃花村的……”

其他村子的村民也紛紛附和,眼神裡充滿了渴望與不安。

趙安瀾看著他們緊張又充滿希冀的臉,沒有絲毫猶豫,聲音溫和地響起,“當然可以。”

“謝謝東家,謝謝您啊。”

得到趙安瀾肯定的答覆,小王莊,李家溝,桃花村和杏林村的村民們瞬間紅了眼眶,激動得語無倫次,就要給趙安瀾磕頭。

那份被接納,被平等對待的歸屬感和感激之情,比之前更加洶湧澎湃。

趙安瀾連忙示意柳老根等人扶住激動的村民,“好了好了,都別跪,都回去吃早飯吧,下午記得帶孩子來。”

人群這才依依不捨地散去,一步三回頭地打量著那兩棟陽光下熠熠生輝的新樓,心中充滿了對下午的期盼。

早飯的香氣比往日更誘人,臨時食堂裡,張嬸果然又改善了伙食。

金黃油脆的蔥油餅,濃稠噴香的小米粥,還有新醃的脆爽醬黃瓜。

玉米麵饅頭裡甚至摻了些白麵,更加鬆軟可口。

大家捧著碗,吃著熱乎的早飯,話題自然離不開那兩棟樓房和下午的入學。

“那樓可真高真亮堂啊,娃在裡面唸書,得多舒坦。”

“東家真是菩薩心腸,連小王溝的娃都收。”

“下午可得給娃穿身乾淨衣裳去,不能給東家丟臉。”

“對,對。”

很快到了午後,陽光正好。

教學樓前的小空地上,前所未有的熱鬧。

村民們帶著自己的孩子,早早地就聚集了過來。

孩子們有的興奮地東張西望,對高大的樓房充滿好奇;有的則怯生生地躲在父母身後,小臉上帶著緊張;還有幾個半大小子湊在一起,既興奮又有點不好意思。

趙安瀾帶著顧明姍,顧季安和顧家女眷趙如夢幾人,在教學樓一層一間臨時佈置好的屋子裡,擺開了幾張桌子。鄭東,孫西和柳老根則在一旁維持秩序。

“排好隊,別擠,一個個來。”鄭東中氣十足地喊著。

“爹,娘,我不想去……”一個小女孩緊緊抓著母親的衣角,看著陌生的樓房有點害怕。

“傻丫頭,這是天大的好事,你看那樓多好,快去。”母親又是哄又是推。

趙安瀾坐在主位,面前放著紙筆。

趙如夢負責登記孩子和家長的姓名,年齡,住址。

錢月蘭負責記錄孩子的身體特徵和發放一個木製手環。

顧季安和李寧玉則負責發放一套嶄新的文具,包含一個書包,兩根自動鉛筆,一塊橡皮和一本粗糙但乾淨的草紙本。

“姓名?年齡?哪個村的?”趙如夢聲音溫和。

“王,王大壯,十歲,小王莊的。”一個黝黑壯實的男孩被他爹推上前,聲音洪亮。

“好,王大壯,十歲,小王莊。”趙如夢提筆記下。

錢月蘭仔細看了看孩子,在名冊對應位置畫了個簡圖,然後遞給他一個手環。

“拿好,這是能證明你身份的手環,以後進出學堂和宿舍都要用。”

李寧玉則笑著遞過一個藍色的粗布書包,“給,你的書包和文具,要愛惜哦。”

王大壯接過書包和手環,眼睛瞪得溜圓,咧著嘴傻笑起來,愛不釋手地摸著光滑的書包布。

流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孩子們從最初的緊張,到拿到屬於自己的書包和身份牌時的驚喜,小臉上漸漸綻放出光彩。

家長們看著自家孩子穿著乾淨的衣服,背上新書包,帶著手環,昂首挺胸的樣子,眼眶一次次溼潤,只覺得這輩子都沒這麼有盼頭過。

趙安瀾看著眼前這熱鬧而充滿希望的場景,看著孩子們眼中閃爍的對知識的懵懂渴望,看著家長們臉上洋溢的驕傲與感激,嘴角不自覺地揚起。

夕陽的餘暉灑在嶄新的教學樓和宿舍樓上,鍍上了一層溫暖的金光。

樓前,辦理完手續的家長和孩子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興奮地討論著,笑聲在空氣中迴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