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濱海市疫情期間無法開庭。
這件事一來二去的耽誤了十五天。
在城市解禁之後,李旭也立即收到了法院的傳票。
時隔一個月,李旭再次被傳喚到了法庭。
這一次的原告依舊是那麼些人,但是和上一次的精神奕奕不同。
原告席位上,林瀟瀟等人一個個面容憔悴,形同枯槁。
一些人甚至沒有出席,比如林母。
又比如李大為。
此刻只有堂哥李剛在場。
李旭知道,這些人的病情加重,根本來不了了。
隨著開庭,法官開始問話。
“根據原告們的證詞,李旭先生,你對於他們狀告你違規販賣自研藥與醫院聯合進行斂財一事,你有什麼想自辯的麼?”
此刻在觀眾席位上,還有不少電視臺的人,正在做實時直播。
畢竟告李旭是小事,林瀟瀟等人是把醫院也告了呀。
所以這些電視臺的人,也是法庭特意安排的,這場疫情不少人都花錢買了特效藥。
此刻許多人在直播間道:
“怎麼回事?特效藥是假的?不可能啊,我服用以後效果很好啊?”
“效果好是不假,但是現在核心就是這是自研藥,那被告沒有製藥的資格啊。”
“對啊,而且這藥也太貴了。”
此刻,李旭身旁的辯護律師站起來道:“法官大人,關於李旭先生的自制藥一事,是有相關專家提供專業意見的,確實能挽救濱海市市民性命的!”
就在此刻,大門外,穿著西裝,精神抖擻的樓清河院長緩緩走來。
法官立刻道:“既然如此,我們已經邀請了濱海醫大附屬醫院院長,樓清河提供證詞。”
樓清河坐在證人席位上,沉聲道:“法官大人,各位陪審團!”
“試問大家在一個1級傳染病爆發期間,處於1級戰備狀態的濱海市!在我等束手無策的情況下,一個土方藥物對該傳染病有特效的情況下!”
“難道我們就因為這位李旭先生證件被吊銷了!我們就不用了麼!”
法庭頓時一片譁然。
“沒錯啊,一個什麼資格,跟大家的性命比起來,什麼土方不土方根本不重要了吧。”
“就是!我怎麼感覺這個年輕人是個英雄啊,一已之力扭轉乾坤了啊。”
隨著輿論的轉變。
林瀟瀟當即喊道:“不是的!不是這樣的!李旭就是個賣假藥的!他是個賣假藥的!”
“肅靜!”法官呵斥道。
林瀟瀟只能閉嘴。
“請樓院長繼續說明情況!”
樓清河繼續道:“況且,根據藥品管理法規定,中醫土方藥!在特殊情況下,可以繞開管理法,對病人使用。”
“當日我作為濱海防疫指揮者,使用李旭先生的製劑!是我下的命令!”
李旭看了樓清河一眼,後者一臉剛正不阿的樣子。
李旭嘴角上揚,當日和樓清河打過電話之後,他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一個為李旭正名,為其揚名的好機會。
還有什麼比戲劇性的草根英雄拯救濱海更能讓觀眾喜歡的呢。
此刻律師再次站起來,沉聲道:“法官大人,如果我的當事人是在1級戰備下聽從命令做事的話,那麼一切責任自然不在我的當事人身上!”
一眾法官紛紛頷首。
直播間裡面已經集體在打出666了。
“好一個鄉野藥師!逆襲記啊!”
“就是,這位藥師本事這麼好,簡直可以說是英雄了吧,那些告他的都是什麼人啊?打秋風?”
此刻眼看局勢不對。
原告方律師立刻站起來,沉聲道:“法官大人!我反對!雖然根據樓院長說的,這位李旭先生可以繞開主要責任!”
“但是!什麼樣的土方藥!要賣一萬塊!這不是發國難財麼!”
對啊,觀眾的注意力再次被帶偏了,即便李旭別的問題沒有,可是隻要有發國難財的可能,那麼他就是有罪。
這一回法官也蹙眉起來,本來他們也覺得李旭問題不大了。
可是現在嘛。
一名法官道:“藥物的定價是否合理,這個我們還是得再商議。”
“這樣吧暫時休庭,大家也都辛苦了。”
這些法官是在拖延時間了。
李旭自然是知道的,之後這些法官就要開始權衡利弊了。
而此刻,法院會議室。
幾名法官找到一名醫藥局官員正在溝通。
這位官員笑著道:“根據我的判斷,這藥價自然是虛高的,所以幾位法官可以酌情審判。”
“這......”
幾位法官頓時面露為難,本來想透過這位官員瞭解一下政府的意願的,可現在他居然讓我們自行判斷?
這要怎麼判斷?
十分鐘的休庭很快就過去了。
法庭再次開始審判。
醫藥局官員的判斷被當做證據呈上。
為首的審判長沉聲道:“根據我們的商議結合現有的證據...”
忽然,坐在證人席位上的樓清河抬手道:“法官大人,我想再提供一點。”
法官們頷首。
樓清河沉聲道:“李旭提供藥物給院方,院方根據其藥效和作用為其定價!合情合理!而且要說李旭以此發國難財!那更是荒謬!”
“疫病發生到現在,你們說他發國難財的!可是他到現在一分錢都沒有拿到!”
“難道不是麼!”
這話一出,現場所有人都震驚。
“什麼?這人沒有拿到過錢?那賣這麼貴?全是醫院的意思?”
“可是醫院也說了,他們有定價的權利,那很明顯了,這件事很難說誰對誰錯。”
此刻,法院大門再次開啟。
一道身影緩緩朝法院內走來。
充滿知性美的金絲眼鏡,一頭犀利的齊肩短髮。
褐色西服套裝。
但是所有人對她不陌生,濱海市現任市長。
翁薇歌!
一些政治敏感的人已經全部站了起來。
翁薇歌也微笑著回應現場的人,絲毫沒有冷落他人的感覺。
這就是政客的厲害之處。
無論何時,都能讓他人感覺自已正在被這樣的大人物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