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無事。
第二天一早,張毅和四傻在驛站吃過早飯後,帶著手下一眾衙役騎馬上路返回長安。
“駕駕駕……”
為了能趕回長安吃午飯,張毅和四傻快馬加鞭,浩浩蕩蕩的馬隊在官道上一路狂奔,揚起了漫天的塵土。
下午未時。
張毅和四傻從光化門進入長安城,回到了崇仁坊張府,五人剛剛走出馬廄,收到訊息的李依人便匆匆從後院趕來。
“表弟,退婚之事可還順利?婚約書拿回來了沒有?”
張毅笑了笑,隨手從懷中取出婚約書朝李依人遞了過去,“表姊,幸不辱命!此次退婚非常的順利,那孟延昌非常痛快的交出了婚約書,而且孟延昌昨天晚上還在孟家宴請了我們。”
李依人雙手接過婚約書,迫不及待的展開來仔細檢視,確認上面李信和宋緋月的簽名無誤後,頓時長長的鬆了一口氣,緊繃的神色瞬間放鬆。
“事情可算是解決了,這兩天,我懸著的心一刻都沒放下。表弟,此番多虧你和四位小郎君專程跑一趟涇陽縣。”
張毅連忙擺了擺手,“表姊跟我還客氣什麼,以後有什麼事儘管來找我,只要表弟能辦的到,就一定傾盡全力。”
程處默在一旁撓了撓頭,一臉憨笑著說道:“李家小娘子,你就別跟俺們客氣啦!為了早點回來,吃完早飯就往回趕,到現在午飯還沒吃呢!”
眾人正說著,李秋蘭牽著張婉兮的手,從遠處走了過來。
“阿兄,你終於回來啦!”
張婉兮見到張毅邁開兩條小短腿就向他跑了過來。
張毅臉色一喜,伸手就把小丫頭抱了起來,“阿妹,為兄不在家的時候你有沒有聽阿孃的話啊?”
張婉兮點了點小腦袋,“阿兄放心,我可聽阿孃的話了。”
就在此時,李秋蘭來到了張毅的面前,“毅兒,退婚之事辦的怎麼樣了?”
“阿孃放心,孟家已經同意退婚,事情圓滿解決。”
李秋蘭點了點頭,“那就好,為娘就知道你們肯定沒吃午飯,已經讓碧簫通知陳伯給你們做飯了,你們先到餐廳吃點水果糕點墊墊肚子,飯菜一會兒就好。”
正堂餐廳。
張毅和四傻一邊吃著水果糕點,一邊講述著此次涇陽縣之行的點點滴滴。
很快,碧簫領著一眾侍女端上了美味的酒菜,豐盛的午餐開始了……
太極宮。
中華殿。
唐太宗李世民身著明黃袞服,端坐在龍紋御座之上,尚書左僕射蕭瑀,中書令房玄齡,門下侍中高士廉,吏部尚書長孫無忌,兵部尚書杜如晦分坐兩旁。
眾人面前的茶杯裡升騰著嫋嫋熱氣,正在就朝政要事低聲交談著,殿內的氣氛很是融洽。
“諸位愛卿,現如今我大唐新立百業待興,糧食價格居高不下,東西兩市一斗米賣到了四十文錢。”
“長安城內,無數百姓如同負重的耕牛,每日迎著晨曦匆匆出城勞作,伴著暮色疲憊歸家。”
“可即便如此,他們也只能勉強維持生計,掙來的錢糧僅夠餬口,而長安城之外的百姓,她們的處境則更加的艱難,面對這一嚴峻的現實,諸位愛卿可有平抑糧價的良策?”
李世民話音落下,眾臣一時陷入沉思,整個中華殿頓時安靜了下來。
片刻之後,中書令房玄齡率先起身拱了拱手,“陛下心繫黎民,實乃天下蒼生之福,臣以為當務之急是疏通漕運。”
“自隋末戰亂以來,運河淤塞,江南糧米難以北運,若能修復汴渠、廣通渠,使江淮之粟可直達長安,屆時糧價自會下降。”
門下侍中高士廉也起身拱了拱手,“陛下,老臣以為除了疏通漕運還應興修水利,關中之地雖沃野千里,但灌溉設施年久失修。”
“臣建議撥出專項資金,修繕舊渠,開鑿新渠,新修水車,如此一來,農田得水,糧食產量便能大幅提升,糧食一多,價格自然回落。”
兵部尚書杜如晦點頭附和,“臣附議!此外,臣建議在關中推行‘常平倉’之法,豐年時官府平價收糧儲之,荒年時平價售出,既可平抑糧價,又能防備災荒。”
尚書左僕射蕭瑀起身拱了拱手,“啟稟陛下,三位大人之策雖善,但恐遠水難解近渴。”
“今年天公作美,風調雨順,隴右諸州麥粟豐收,糧價驟降至鬥米五文,遠低於長安的四十文,然而因交通不便,商賈轉運艱難,百姓雖有餘糧,卻難以外售。 ”
“老臣建議陛下速遣使者前往隴右購糧,先行賑濟,另可減免商稅,鼓勵各地糧商運糧入京。”
吏部尚書長孫無忌也起身拱了拱手,“陛下,現如今世家大族隱匿大量田產、人口,逃避賦稅徭役,致使朝廷稅賦減少,無力大規模推動農事。”
“臣建議陛下旨徹查全國土地、人口,抑制兼併,保證朝廷掌握足夠資源,用於救災和農事扶持。”
高士廉點了點頭,隨即拱了拱手,“陛下,近日突厥使節帶來草原良馬三百匹,不如以絹帛加倍易之,轉手賣給西域商人換取糧食,既充實邊備,又解糧荒。”
蕭瑀微微頷首,再次開口說道:“陛下,老臣以為還需清查戶部賬目,自武德年間積存的義倉糧,或可呼叫部分應急。"
語畢,蕭瑀從袖中取出一卷賬冊,“這是老臣近日核查的數目,請陛下過目。”
“呈上來!”
候在一旁的曹春元立即上前從蕭瑀手中接過賬冊,然後恭恭敬敬的把賬冊放到了李世民面前的御案上。
李世民開啟賬冊,開始詳細的檢視起來。
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
李世民忽然合上賬冊,從龍椅上站了起來,大聲說道:“玄齡負責漕運之事,克明主持常平倉,時文督辦隴右購糧,士廉負責馬糧交易,輔機負責徹查全國土地人口。”
“諸位愛卿各司其職,務必在明年春耕之前,讓長安城的糧價回落至二十文一斗。”
“陛下聖明!臣等遵旨!”
殿內眾臣齊齊拱手行禮。
就在此時,房玄齡忽然想到了什麼,當即上前再次拱了拱手,“啟奏陛下,臣還建議選派幹吏巡視各州,嚴懲那些囤積居奇之輩。”
李世民一臉讚許的點了點頭,“玄齡所言大善,准奏!”
“諸位愛卿,百姓溫飽,乃我大唐社稷的根基,任何侵損百姓利益之舉,皆是動搖國本,朕絕不姑息,定要嚴懲不貸!”
“朕要讓天下百姓都知道,我大唐朝廷與他們同呼吸、共命運!”
“陛下愛民如子,實乃天下百姓之福,亦是臣等之幸!”殿內眾臣齊聲附和。
隨後,君臣圍繞民生議題深入探討,制定出一系列利國利民的方針策略,嫋嫋茶香在殿內縈繞未散,一幅振興大唐、開創盛世的宏圖,已在中華殿內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