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1章 仁政暖民心

李世民的唇角露出了一抹欣慰的笑意,抬手虛扶,示意張毅起身,隨後目光掃過殿內眾臣。

“張愛卿一心為民,爾等皆當以其為範,望諸位愛卿同心同德,以忠君報國為念,守我大唐錦繡山河,護我黎民歲歲安康!”

“臣等遵旨!陛下聖明!吾皇萬歲!”

殿內眾臣齊齊拱手行禮,聲浪一波接著一波,在巍峨的宮殿中久久迴響,大唐盛世的新篇章,也在這一片山呼萬歲聲中,徐徐展開。

文武百官的表現,李世民非常滿意,當即一臉欣慰的點了點頭,然後看了看候在一旁的曹春元。

曹春元會意,向前一步大聲說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殿內寂靜了片刻,民部尚書唐儉上前一步,恭敬的拱了拱手,“啟稟陛下,寒冬已至,長安百姓取暖所需的木炭等物質,因供應緊張已經出現了大幅度的漲價。”

李世民聞言,眉頭微蹙,目光轉向唐儉,沉聲道:“唐愛卿,此事關乎民生,不可輕忽,你詳細說來,究竟是何緣由導致物資短缺?”

唐儉再次拱了拱手,“回稟陛下,今歲關中降雪較早,木炭需求驟增,而南山炭戶因山路積雪,運輸受阻,致使長安城內炭價飛漲。”

唐儉話音一落,殿內群臣神色各異,尚書左僕射蕭瑀立即出列,神色肅然的說道:“陛下,此事若不及時處置,恐釀成民怨,臣請調撥官倉存炭,平價投放市肆,以穩定物價。”

李世民微微頷首,目光掃過殿內眾臣,沉聲道:“蕭卿所言極是,民生疾苦,朕豈能坐視?”

語畢,李世民隨即看向工部尚書段綸,“段愛卿,南山炭道何時可通?”

段綸立即出列拱手答道:“回陛下,臣已命人加緊清雪開路,五日內必可恢復運輸。”

李世民點了點頭,隨即又看向張毅,眼中帶著期許,“張愛卿,你素來心繫百姓,可有良策?”

說到百姓取暖的問題,張毅身為穿越者,他首先想到的就是煤,因為煤的熱量非常高,而且還便宜耐燒。

據張毅所知,唐初已有煤炭開採,不過長安城所在的關中地區並不產煤,煤炭主要從周邊地區輸入,如來自渭北煤田的煤炭供應。

然而,由於煤炭的開採技術落後,運輸成本高昂,而且煤炭燃燒時會產生碳毒、黑煙等問題,長安百姓冬季取暖主要以木柴和木炭為主,煤炭的使用非常有限。

此時此刻,煤炭並未成為長安百姓冬季取暖的主流燃料,僅作為補充燃料在使用,直到貞觀十年,隨著煤場和煤球廠的增加,煤炭的應用才逐漸擴大。

所以,張毅想要解決長安百姓的取暖問題,煤炭這條路根本就行不通,他只能從其他的方面想辦法。

張毅沉思了片刻,隨即上前一步,朗聲說道:“回陛下,臣以為除調撥官炭之外,可令長安富戶、商賈捐獻炭薪,朝廷予以褒獎。”

“與此同時,命雍州府開設暖棚,收容無家可歸者,施粥贈衣,以度寒冬。”

李世民眼中精光一閃,“張愛卿所言大善,此策甚合朕意。傳朕旨意,即日起,官炭平價出售,嚴禁奸商囤積居奇。另外,再命雍州府協同五城兵馬司,巡查坊市,若有哄抬物價者,嚴懲不貸!”

“陛下聖明!臣等遵旨!”

殿內群臣齊聲出言應諾。

李世民隨即從龍椅上站了起來,目光深遠,緩緩開口說道:“寒冬雖冷,但朕願以仁政暖民心,望諸卿協力,使天下百姓皆能安然過冬。”

“陛下愛民如子,臣等之幸!天下百姓之幸!”

殿內眾臣再度躬身行禮,而在這凜冽的寒冬裡,大唐的盛世之火,正因君王的仁德與臣子的勤勉,燃燒得愈發的熾熱。

大唐疆域遼闊人口眾多,每天都有無數的大事發生,繼民部尚書唐儉之後,又有一些大臣站出來啟奏。

此次望朝會整整持續了近一個時辰才結束,站的張毅腿都軟了,這上朝還真是一件苦差事啊!

幸好張毅現在才六品官,這要是將來升官了,隔三差五的就要早起上朝,那日子想想都可怕。

望朝會結束之後,與張毅相熟的幾位大佬紛紛向張毅表示祝賀,張毅也一一拱手謝過,態度謙遜有禮。

接下來,張毅先後去了工部和少府監,和工匠們一起改良轅犁,製造腳踏車。

下午酉時,張毅的馬車緩緩駛出了少府監的大門,直接回到了崇仁坊張府。

“家主,我們回府了。”

張福的聲音傳來,張毅隨即起身走下了馬車,隱隱約約聽見了四傻與張婉兮說話的聲音,笑了笑快步朝正堂走去。

張毅走進會客廳,一眼就看見了李秋蘭、張婉兮、四傻、碧簫、詩鸞圍著一張四方桌,正一臉興奮的在說著話。

見到張毅,李秋蘭臉色一喜,立即朝張毅招了招手,“毅兒回來了,曹內侍剛剛送來了你高陵縣伯的賞賜,你快過來看看吧!”

張婉兮回頭一看,邁開兩條小短腿就朝張毅跑了過來,“阿兄,你終於回來啦!剛才有人給咱們家送了好多好多的好東西呢!”

小丫頭非常興奮,上來就拉著張毅的手往四方桌走,張毅上前一看,只見四方桌上整齊擺放著朝廷賞賜的財物,以及象徵身份的服飾、印綬。

金銀首飾、田契地契、絲綢布帛等應有盡有,財物比之前受封高陵縣子的時候明顯要更多一些,也更珍貴一些。

張毅伸手拿起桌上的一個精緻的木盒,開啟一看裡面是一枚官印,拿起官印仔細一看上面寫著六個小篆文字——高陵縣伯之印。

“哈哈哈……”

程處默聲如洪鐘,滿臉笑意地朝張毅拱了拱手,“恭喜張兄晉爵高陵縣伯,當真是可喜可賀啊!”

房俊一臉笑意的點了點頭,“上月初一,張兄剛剛受封高陵縣子,今日又晉爵高陵縣伯,這升遷速度猶如乘風蹈浪,照此勢頭估計不出幾年怕不是要位列當朝國公了,屆時可千萬別忘了提攜一下兄弟們啊!”

張毅連忙擺了擺手,唇角揚起了爽朗的笑意,“房兄這話可就折煞我了,你我兄弟早已是榮辱與共,還談什麼提攜不提攜的?往後兄弟們若有需要我幫忙的,只管開口便是。”

“嘭!”

秦懷道用力拍了拍桌案,大聲說道:“張兄這話說的在理,兄弟之間就應該互相幫助,今日乃張府的大喜之日,我們兄弟幾個必須得痛痛快快的喝上一場,今天晚上不醉不休!”

“哈哈哈!我都有些等不及了。”

尉遲寶琳也非常興奮,看了看候在張毅身旁的詩鸞,“詩鸞姑娘,你快去廚屋看看,這飯菜都做好了沒有。”

“是,尉遲公子!”

詩鸞款款一禮,轉身快步朝會客廳之外走去……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