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5章 項燕的瘋狂計劃

二十萬大軍猶如銅牆鐵壁般,牢牢地堵在了夷陵城前,使得楚軍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困境之中。

進?可前方卻是秦軍的防線,楚軍已多次嘗試進攻,但都未能取得勝利。

退?身後便是楚國的國都壽春,一旦撤退,就意味著放棄楚國最後的屏障。

此時的夷陵城內,從壽春方向送來的質問信件如雪片般堆積在項燕面前的桌案上。這些信件充滿了楚王負芻和三姓大家對項燕兵敗的責備。

然而,項燕是什麼樣的人物呢?作為楚國的一代名將,他早已受夠了那些貴族們的牽制。

自楚國開始爭霸天下以來,國內的貴族們便時常陷入內鬥之中,成為了楚國前進路上的絆腳石。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楚國之所以會落得今天這樣的下場,三姓功不可沒。面對如此艱難的局面,項燕的心中逐漸浮現出一個大膽且充滿風險的計劃。

面對壽春送來一封封的質問信件時,項燕卻選擇了視而不見,轉而拿出一張描繪著天下大部分城池和道路的地圖,與昌平君一同仔細端詳起來。

昌平君盯著地圖,滿臉狐疑地問道:“項燕將軍,這是什麼意思?”

他發現眼前的地圖詳盡地標示了天下大部分的城池和道路。

如今,秦國勢如破竹,接連吞併了四國家,其疆域已然超越了楚國和齊國。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除了一些偏遠的蠻夷地區,僅剩下秦、楚、齊三個大國。

項燕沉默地思索了好一會兒,才緩緩轉過頭來,目光如炬般盯著昌平君,語氣沉重地問道:“昌平君,你覺得壽春這個地方的地理位置怎麼樣呢?”

昌平君聽後微微一愣,他看著地圖上壽春的位置,心中不禁湧起一陣疑惑,不明白項燕為何會突然問起這個問題。

項燕的表情愈發嚴肅起來,他接著說道:“如今的局勢已然明瞭,壽春之外已無險可守,而秦國的兵鋒正指向夷陵。一旦夷陵被攻破,秦軍便可以長驅直入,那時恐怕又將是一場巨大的災禍降臨。”

聞言昌平君的臉色變得十分凝重,他深知項燕所言非虛。楚國的國都此時確實面臨著極大的危險。

事實上,回顧之前,在過去的幾百年間,楚國的國都曾多次被其他國家攻破。從遙遠的春秋時期的吳國,到近代的秦國白起,都給楚國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然而,儘管昌平君對這些歷史教訓心知肚明,但他仍然無法理解項燕此刻的真正意圖。。

見狀,項燕也不再藏著掖著,“昌平君,我與你的約定依然作數。”

“...??”

“什...什麼...意思?”

昌平君一愣。

他與項燕的約定,只有一個。

那就是他叛秦歸楚,獻出城父,項燕擁立他為新的楚王。

可是現在,城父之事已經失敗。

所以在入城之後昌平君並未提起過楚王之事。

“城父之敗,罪不在你。”

“我項燕依然願意擁立你為楚國的大王。”

“楚國三姓貴族把持朝政的制度是該改變了,否則楚國終將被大秦所滅。”

“如今我手握楚國的兵馬大權,再加上昌平君你的支援。”

“既然壽春已經不可守,那麼我們不去率部退入此地。”

項燕神采奕奕的說著,將手指向了地圖上的一個城池。

“長沙?!”

昌平君吃驚的說道。

即是驚訝於項燕項燕繼續擁立他為楚王之事,又驚訝項燕竟然項燕直接放棄楚國的國都壽春之事。

“沒錯,長沙!”

“長沙非四戰之地,前有零陽為屏障,後有糧倉為支援。”

“我楚國大軍囤積於此,縱使百萬秦軍來攻,項燕也有把握守住楚國的社稷。”

“而且從夷陵到壽春,再至零陽,長沙,路途崎嶇遙遠。”

“秦軍遠道而來,糧草必然不濟。且我四地之楚人抵抗不斷,秦軍也無力全神貫注進攻。”

項燕侃侃而談,將自已的想法和盤托出,他的計劃令昌平君都大吃一驚。

不戰而棄守一國國都,這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也是一個令人難以接受的決定。

“可是若我們揮師南下將壽春拱手相讓,那麼恐怕你我二人會被天下的楚人所唾棄。”昌平君為難地說道。

他剛剛叛秦,好不容易才得到楚人的認可和支援,成為了楚人心中的英雄。如果現在做出這樣的事情,那真的就是自毀聲譽,人人喊打了。

“此事自然要好生謀劃一番。”項燕沉思片刻後,沉聲說道。

他們需要仔細思考,尋找一個合適的策略,既要保護楚國的利益,又要避免自已陷入困境。

於是,兩人開始商討具體的細節和步驟,試圖想出一個完美的方案來應對當前的局勢。他們知道,這個決定將會影響到整個楚國的命運,也關係到他們自已的前途和聲譽。

另一邊,城父。

經過多日的休養,秦然的傷勢終於好多了。

不過現在秦然也迎來了一個麻煩的事情。

城父之內,來了一群不速之客。

“九幽燕地一別,許久不見,聽聞你與農家俠魁一戰之後身受重傷,首領大人特地命我前來探望。”

來人正是前往楚國調查驚鯢叛變一事的掩日。

這些日子,羅網經過多方面的探查,田猛已死之事千真萬確。

可是驚鯢的死,疑點重重。

因為當面的證人只有兩個。

一個是已經死了的田猛,另一個是田蜜。

從農家得到的訊息雖然是九幽出現將驚鯢斬殺,可是事後農家並未找到驚鯢的屍體。

“掩日大人...竟然是你親自來了。”

“區區小傷,勞煩府令大人掛念了。”

秦然看著掩日淡淡的說道,雖然現在自已的傷勢還沒有完全恢復,可是掩日也不能在明面上拿自已怎麼樣。

對於掩日的身份,就連秦然也很好奇。

羅網的卷宗之中對於此人的身份幾乎沒有任何記載。

“城父之事,我已聽說。”

“秦然不得不說你的手段很高明。”

“能假扮你瞞天過海的人,我思來想去也只有一人。”

“千變萬幻,真假難分。”

“蓑衣客那個傢伙手下曾經有過這麼一個令人頭痛的人。”

掩日說著看向了秦然。